葉劍英骨灰移往廣州
1986年10月31日
葉劍英和周恩來
1986年10月31日,德高望重的開國元勛之一葉劍英的骨灰從北京移往廣州。為黨和人民奮鬥了60餘年的葉劍英,葉落歸根,又回到了當年參加廣州起義犧牲的戰友們的身旁。
葉劍英1897年出生於廣東梅縣。從青年時代起,他就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民主主義革命,征討桂系軍閥,抗擊陳炯明叛軍,護衛孫中山脫險,參與創建黃埔軍校,馳騁在東征和北伐戰場,成為國民革命軍的名將。
在蔣介石和汪精衛背叛革命、大批革命黨人被屠殺的危難時刻,葉劍英發出討蔣通電,又在1927年7月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葉劍英堅定而機敏地策應南昌起義的組織準備工作,以後又同張太雷等人一起,領導了廣州起義。
在長征路上,身為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的葉劍英,堅決維護全黨和全軍的團結,機智勇敢地同張國燾分裂紅軍、危害黨中央的陰謀作鬥爭,為保證紅軍勝利北上立了大功。毛澤東後來屢次稱讚葉劍英在關鍵時刻“救了黨、救了紅軍”。
紅軍勝利到達陝北後,葉劍英為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發展,做了大量工作。抗戰勝利後,他協助周恩來同國民黨談判,達成了停止內戰的協定。隨後,領導中共代表團在北平進行軍事調處,同國民党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
新中國成立後,葉劍英長期擔任中央軍委領導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為維護軍隊和全國的穩定,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堅決的鬥爭。
1976年10月,葉劍英同中央其他領導同志一道,代表黨和人民的意志,粉碎“四人幫”,從而再一次從危難中挽救了黨、挽救了國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葉劍英是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立了新的歷史功勳。
1986年10月22日,葉劍英在北京逝世。“矢志共產宏圖業,為花欣作落泥紅”,這是葉劍英一生的真實寫照。
葉劍英逝世
10月31日發生的事情:
- 日本大分縣日田市KCVkomyunikeshonzu(當時九州有線廣播)廣播開始。 1982年發生的事
- 《解放軍報》發表文章《為毛澤東準備的大元帥肩章》 1992年發生的事
- 我國“極地”號科考船開始環球航行。 1986年發生的事
- 台北市立動物園遷至木柵。 1986年發生的事
- 在德意志的維滕貝格教堂門前,馬丁·路德貼出《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掀起宗教改革運動。 1517年發生的事
- 倫敦百年老報《新聞晚報》關閉。 1980年發生的事
- 荷蘭畫家約翰尼斯·維美爾出生(卒於1975年)。 1632年發生的事
- 英、法兩國藉口保護蘇伊士運河航運,向埃及發出“最後通牒”。埃及嚴詞拒絕。 1956年發生的事
- 日本法學者四宮和夫出生(卒於1988年) 。 1914年發生的事
- 日本朝廷天皇事實上承認源賴朝對於國家的支配。 1183年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