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畫家盧卡·焦爾達諾出生。
1634年10月18日
中文國名:義大利共和國
義大利語國名:Italia - 全稱 La Repubblica Italiana
英文名稱:Italy
國際域名縮寫:it
國際電話區號:+39
首都:羅馬
獨立日:3月17日(1861年)
國慶日:6月2日(1946年)
全國解放日:4月25日(194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相連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綠、白、紅三色。義大利原來國旗的顏色與法國國旗相同,1796年才把藍色改為綠色。據記載,1796年拿破崙的義大利軍團在征戰中曾使用由拿破崙本人設計的綠、白、紅三色旗。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正式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
國徽:呈圓形。中心圖案是一個帶紅邊的五角星,象徵義大利共和國;五角星背後是一個大齒輪,象徵勞動者;齒輪周圍由橄欖枝葉和橡樹葉環繞,象徵和平與強盛。底部的紅色綬帶上用義大利文寫著“義大利共和國”。
國歌:《馬梅利之歌》
國球:足球
國花:雛菊
國石:珊瑚
面積:301333平方公里
貨幣: 歐元
人口:5875.2萬(截止到2006年1月1日)。94%的居民為義大利人,少數民族有法蘭西人、拉丁人、弗留里人等。講義大利語,個別地區講法文和德文。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義大利境內還有兩個主權袖珍國:梵蒂岡和聖馬利諾。
首都:羅馬
語言:義大利語
國家政要: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 (Giorgio Napolitano) ,2006年5月當選;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 (Silvio Berlusconi),2008年5月任職;參議院和眾議院議長佛朗哥·馬里尼和福斯托·貝爾蒂諾蒂,2006年4月當選 。
國家概況 義大利全稱“義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西與法國,北與瑞士,奧地利,東與斯洛維尼亞接壤,東西南三面臨亞得里亞海和第勒尼安海(都是地中海的子海)。
義大利古時稱過“艾諾利亞”“艾斯佩利亞”“威大利亞”,後因語言變化“威”音變“意”,即稱“義大利義大利亞”,意為“小牛生長的樂園”。又有人說,“義大利”名稱是由該國一個古代部落首領的名字演變而來的。義大利為羅馬帝國的發祥地。2至3世紀為古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版圖遍及整個地中海沿岸。14至15世紀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搖籃。此後幾經分裂和外族入侵。1861年成立王國。1870年實現統一,建成義大利王國。1946年6月2日正式命名為“義大利共和國”。
同其他西方已開發國家相比,義大利存在著資源貧乏、工業起步較晚的劣勢。但義大利注意適時調整經濟政策,重視研究和引進新技術,促進經濟發展。礦產資源僅有水力、地熱、天然氣、大理石、汞、硫磺等資源,還有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工業主要以加工工業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賴外國進口,工業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國家參與制企業比較發達,義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為1億噸左右,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產量居歐洲第二;塑膠工業、拖拉機製造業、電力工業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國營財團掌握著經濟命脈,在全國工業產值中約占1/3,經營範圍涉及鋼鐵、造船、機械、石油、化工、軍火等部門。中小企業在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近70%的國內生產總值由這些企業創造,因此被世人稱為“中小企業王國”。在製革、製鞋、紡織、家具、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採及電子工業等部門均占優勢,具有專業化程度高、適應能力強、勞動力安排富於伸縮性和產品出口的比例大等優點。以家庭式微型企業為主的“地下經濟”十分繁榮,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農業可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0%。義大利旅遊資源豐富,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文物古蹟很多,有良好的海灘和山區發達,公路四通八達,旅館多為中小型。
工業主要集中在北部,有米蘭,都靈,熱那亞的三角地區。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機械·化學·電子·紡織等。都靈是汽車城,米蘭是化學工業基地,熱那亞為造船工業。東部和中部,新興工業區,以中小企業集聚,多輕工業。南部西西里島以煉油工業為主,石油從北非·中東進口,塔蘭托建立在南部港口基礎上,便於進口鐵礦石和產品向國際市場輸出。
旅遊業發達,旅遊收入是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的重要來源。旅遊業營業額達150萬億里拉(約合714億多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淨收入約53萬億里拉(約合252億多美元)。對外貿易是義大利經濟的主要支柱,外貿連年順差,是繼日本、德國之後世界第三大貿易順差國。進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為主,出口以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皮鞋、金銀首飾等輕工產品為主。國外市場主要在歐洲,進出口主要對象為歐盟和美國。主要旅遊城市是羅馬、佛羅倫斯和威尼斯。
10月18日發生的事情:
- 作家陳學昭逝世。 1991年發生的事
-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農村工作會議。 1993年發生的事
- 中俄批准兩國西段邊界協定。 1995年發生的事
- 江澤民總書記會見辜振甫夫婦。 1998年發生的事
- 赫魯雪夫改革。 1961年發生的事
- 非洲面臨前所未有的旱災 衣索比亞最重 1984年發生的事
- 北京和會,簽署《天津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1860年發生的事
- 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小說《白鯨》以縮節本形式首次出版。 1851年發生的事
- 德軍潛艇U-27擊毀英軍潛艇E-3,這是戰爭史上第一次潛對潛作戰。 1914年發生的事
- 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世界更年期醫學會選定每年的10月18日為“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並召集全世界49個國家,期望共同重視中老年婦女的健康,並採取行動進行更年期教育保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