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玉門油礦基本建成,成為一座擁有地質勘探、鑽井、採油、煉油、機械修配、油田建設和石油科學研究等部門的大型石油聯合企業。
1957年10月8日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遠在1700多年以前,石油就已被我國勞動人民用於取暖、照明。當時人們稱之為“石漆”。西晉張華著的《博物志》中載有:“(玉門)縣南有山石出泉……,其水如肥如煮肉洎,漾漾永永,如凝膏,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這是我國最早的有關石油的文字記載。
11世紀,我國鑽井技術已經有相當的水平。到1521年,已能鑽出生產石油的深井。而美國直到1859年才鑽了一口深度僅21.7米的淺井。自稱鑽了世界上第一口採油井的蘇聯,是1848年才鑽成的。蘇美兩國採油史,比我國晚了300多年。據英國李約瑟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介紹,中國古代深井鑽掘機械技術是十一世紀前後傳入西方的。直到1900年以前,世界上所有的油井,基本上是採用中國人創造的辦法打成的。
但是,中國長期處在封建社會裡,社會生產力發展極其緩慢,石油工業的發展更是徘徊不前。老一輩的人都記得,過去中國一直戴著“貧油國”的帽子,用的都是“洋油”。雖然十九世紀末期玉門油礦開始為中外地質學家所重視,但直到1939年,才克服重重困難,開始鑽井產油,獲日產原油1噸多。玉門油礦成為舊中國投入開發規模最大、產量最高的油田,同時也是世界上開發最早的陸相油田之一。但這與我國遼闊的土地和眾多的人口相比,如杯水車薪,於事無補。我國仍然沒有摘掉“貧油國”的帽子。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石油工業飛速發展。1957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玉門油礦建成,從此使我國走上了大規模的石油建設和開採的道路。廣大石油戰線的職工發揚奮發圖強、戰天鬥地的革命精神,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把“貧油國”的帽子拋進了太平洋。現在,我國的石油不但可以自給,而且還能出口到國外。玉門油礦也已被建設成為一個擁有地質勘探、鑽井、採油、煉油、機械修配、油田建設和石油科學研究等部門的大型石油聯合企業。
10月8日發生的事情:
- 李小雙在世界體操錦標賽上實現零的突破。 1995年發生的事
- 蔣介石與胡漢民再度合作執政。 1928年發生的事
- 荷蘭畫家倫勃朗逝世,享年63歲。 1669年發生的事
- 我國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國學家黃侃(1886-1935)逝世。 1935年發生的事
- 我國第一座太陽能光電站建成。 1985年發生的事
- 中央檔案館在北京西郊落成,這使我國重要的歷史檔案有了集中保管的地方,為黨和國家各項研究工作使用這些材料,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1959年發生的事
- “四人幫”餘黨被粉碎, 1976年發生的事
- 天理教徒林清在北京舉事,率眾攻入皇宮。 1813年發生的事
- 溫家寶出席第七次中國與東協(10+1)領導人會議。 2003年發生的事
- 中國女棋手劉適蘭在提比里西舉行的西洋棋女子世界冠軍賽區際賽中以9分的總成績獲得第3名 1982年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