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黃橋戰役取得勝利
1940年10月5日
粟裕、陳毅在蘇北黃橋戰役前夕
粟裕、陳毅在蘇北黃橋戰役前夕。黃橋戰役是新四軍反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攻的重要戰役。
1940年9月30日,在抗日相持階段,新四軍為了擴大根據地,為抗戰勝利後與國民黨抗衡,對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兼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部隊發動進攻。其部署是:韓德勤以第89軍李守維部和獨立第6旅翁達部為主力,組成中路軍,經營溪、古溪和祖師廟、加力,進攻黃橋北面和東面地區;以魯蘇皖邊區游擊軍李明揚部、蘇北游擊第8軍陳泰運部組成右路軍,以保全第1、第5、第6、第9、第10旅組成左路軍,掩護主力之兩翼,攻擊黃橋以西及東南地區。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指揮陳毅、副指揮粟裕成功地爭取了李明揚部和陳泰運部保持中立,同時採取集中兵力、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戰法,在黃橋地區進行自衛還擊。10月1日、2日國民黨軍受阻於暴雨,3日雨過天晴,即分幾路撲向黃橋。4日下午3時許,獨立第6旅3000餘人進抵黃橋附近。擔任伏擊的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1縱隊分四路猛插,將獨立第6旅分成數段。經3小時激戰,全殲該旅,中將旅長翁達自殺。國民黨軍為扭轉被動局面,猛攻黃橋,一部突入東門。守衛黃橋的第3縱隊頑強反擊。第2縱隊從八字橋插至分界,第1縱隊揮師南下,完成了對第89軍的合圍。經一夜激戰,至6日清晨將該軍全殲,中將軍長李守維逃跑時失足落水溺斃。黃橋戰役進行時,八路軍第5縱隊從淮陰地區南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部隊東進至運河,在戰略上起了策應作用。此役歷時4天,共殲國民黨頑固派軍隊1.1萬餘人,俘師、旅、團軍官10餘名、下級軍官600餘名、士兵3200餘名,繳獲步馬槍3103支、駁殼槍229支、重機槍24挺、輕機槍135挺、山炮兩門、迫擊炮6門、子彈、手榴彈、電台等軍用品甚多。新四軍傷亡900餘名。此次戰役,埋下了日後國共破裂的隱患,3個月後,爆發了皖南事變。
10月5日發生的事情:
- 中國土壤化學和物理化學家虞宏正出生。(1966年去世) 1897年發生的事
- 中國與挪威王國建交。挪威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北部,首都奧斯陸。 1954年發生的事
- 桑蘭首次公開露面。 1998年發生的事
- 中共中央作出《關於辦好各級黨校的決定》。 1977年發生的事
- 紅軍與廣東軍閥陳濟棠達成秘密協定,向陳濟棠部“借道長征”,為紅軍突圍轉移創造有利條件。 1934年發生的事
- 薩達特接替納賽爾出任埃及總統。 1970年發生的事
- 中國“新山水畫”代表畫家傅抱石出生。(1965年去世) 1904年發生的事
- 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阿爾希波夫被解職。 1986年發生的事
- 中國國家主席劉少奇和尼泊爾國王馬亨德拉代表中尼兩國在北京簽訂了兩國邊界條約。 1961年發生的事
- 《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關於“廣大幹部下放勞動”的號召。 1968年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