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我國卓越的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王芸生出生。
1901年9月26日
王芸生(l901一1980),原名,天津人。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我國卓越的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王芸生1901年9月26日出生在天津郊區,早年家貧,曾在天津當學徒。他酷愛讀書,尤其對報紙有興趣,早年曾在《益世報》副刊發表過《新新年致舊新年書》。1925年五卅運動中,24歲的王芸生和天津各洋行的青年員工發起組織天津洋務華員工會,被推為宣傳部長,主編工會的周刊,因鼓動愛國情緒,進行反帝宣傳而受通緝,1926年3月被迫停刊,南走上海,任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都副秘書長,同時與共產黨人先後主辦《亦是》、《猛進》等周刊與《和平日報》。1926年底回天津,任國民黨天津市黨部宣傳部副部長,經常給《華北新聞》寫社論。1928年,天津《商報》請他擔任總編輯。從此,這個茶葉鋪的小夥計、洋行職員、職業革命者,終於正式開始了他的新聞生涯。
王芸生1929年8月22日應《大公報》總編張季鸞之請進入《大公報》,成為一名職業新聞記者,從此他的一生就和《大公報》無法分開了。王芸生歷任該報天津、上海、重慶等版編輯、主筆、總編輯。1931年至1932年,寫出七卷本《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當時中日問題是人人矚目的焦點,日本史學界非常重視這本書。這本書在當時已成為研究中國近代史特別是中日關係史必不可少的參考書。王芸生因此一舉成名,成為日本問題專家,深受張季鸞的青睞,也奠定了他在《大公報》的地位。1935年他一躍成為《大公報》編輯主任,僅在張季鸞、胡政之之下。抗日戰爭期間,王芸生在武漢、重慶協助張季鸞主持《大公報》筆政。1941年,任重慶《大公報》總編輯,成為該報言論的主要撰稿人和該報評論委員會主任委員。抗戰勝利後,王芸生任上海版《大公報》總編輯。1947年2月27日至3月15日,王芸生以《大公報》總編輯身份參加中國赴日記者團。1948年底,回響中國共產黨的號召,進入華東解放區,旋抵北京。1949年5月返回剛剛解放的上海,任《大公報》社長至1966年。1949年9月,王芸生到北平與胡喬木等14位新聞人士組成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籌備會。1949年10月1日,王芸生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後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和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並當選為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同時任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著有《芸生文存》等。
1980年5月30日,王芸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79歲。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和中央統戰部於6月19日下午在全國政協禮堂為王芸生先生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葉劍英、鄧小平、彭真、鄧穎超等同志分別送花圈或參加追悼大會。王芸生先生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作為一位卓越的老一輩新聞工作者與受人尊敬的日本問題研究家,他的逝世引起人們的悲痛。
王芸生從事新聞工作四十年。他的一生是在綿延半個世紀的政治浪濤中游泳。作為一個大時代的產兒,五四運動給他打下了一個做人的基礎;五卅運動又使其認識了自己的國家。他親歷了這個時代的風雨血火,他熾熱的文字因此也成了那個時代最有力的見證之一。王芸生以其熱情、無私、遠見獻身於新聞自由事業,自稱“徹頭徹尾的新聞人”,他繼續捍衛了民間報紙 “文人議政”的傳統。作為新記《大公報》第二代總編輯,作為一個正直的、執著追求進步的愛國知識分子,他的名字與中國近現代新聞史是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