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誕生,我國十大大將之首,軍事家,戰略家。
1907年8月10日
粟裕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原名粟多珍,字裕人,湖南會同人,侗族。中國現代傑出的戰略家、軍事家、革命家。中共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曾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第一政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重要職務。
粟裕,湖南省會同縣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七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二軍連長、營長、支隊長,六十四師師長,紅四軍參謀長,
紅一軍團教導師政治委員,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紅十軍團參謀長,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參謀長,挺進師師長,閩浙軍區司令員。堅持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江南、蘇北指揮部副指揮,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蘇中軍區、蘇浙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華中野戰軍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代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一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共產黨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粟裕-生平介紹
粟裕(1907.8.10~1984.2.5)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軍事家。生於湖南會同坪村鄉楓木樹腳村。侗族。1924年春到常德,入湖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讀書,參加中共領導的學生運動。192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5月參加葉挺為師長的國民革命軍第24師,任教導隊班長。6月轉入中國共產黨。8月參加南昌起義,任警衛隊
班長,是南昌起義革命委員會成員之一。起義軍在廣東潮(安)汕(頭)地區失敗後,堅定地跟隨朱德、陳毅轉戰閩粵贛湘邊,10月任連政治指導員。1928年參加湘南起義後到井岡山。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的連長、營長、團長、師長,紅4軍參謀長、紅7軍團參謀長等職。參加井岡山鬥爭,轉戰贛南、閩西和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
剿 ”。1934年7月任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參謀長,轉戰閩浙贛皖邊。1935年1月同劉英率500餘人突破封鎖線到浙南,任挺進師師長、閩浙軍區司令員,在國民黨統治的腹心地區開闢浙南遊擊根據地。在與上級黨組織失去聯繫的情況下,獨立領導部隊開展游擊戰爭。他摒棄“左”傾冒險主義的影響,從實際情況出發,調整政策,注意團結中間階層,重視民眾經濟利益,並把公開的武裝鬥爭與隱蔽的民眾工作結合起來。採取“敵進我進”的指導方針,挫敗了國民黨軍多次“進剿” 和兩次兵力各達40個團的大規模“圍剿”,使浙南遊擊根據地得到鞏固和發展。
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1月在閩浙邊講授游擊戰術時論述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意義。4月任新四軍第2支隊副司令員、先遣支隊司令員,率部挺進江南敵後,首戰韋崗告捷。接著率領第2支隊在南京、蕪湖、溧水地區抗擊日軍。1939年8月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副指揮,同陳毅一起,執行中共中央關於新四軍東進北上、獨立自主地開展游擊戰爭的戰略方針,開闢了蘇南抗日根據地。1940年7月率部挺進蘇北,任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副指揮兼參謀長。10月協助陳毅指揮黃橋戰役,粉碎了4倍於己的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進攻,鞏固發展了蘇北抗日根據地,開創了華中敵後抗戰的新局面。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1師師長(後兼政治委員)、蘇中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蘇中區委員會書記。制定游擊戰與要點爭奪相結合的作戰方針,保持基本區的相對穩定,發動民眾改造地形,攔河築壩,設定水下障礙,限制日軍汽艇機動,開展海上游擊戰,在臨江瀕海、交通發達的平原水網地區開展游擊戰爭,挫敗日偽軍頻繁“掃蕩 ”、“清剿”和“清鄉”,建成了鞏固的蘇中抗日根據地。1944年3月開始對日軍發動局部反攻,組織指揮車橋戰役,創華中敵後殲滅戰的範例。同年12月率第1師主力南渡長江,任蘇浙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後又兼中共蘇浙區委員會書記,鞏固和發展了蘇南、浙東抗日根據地,開闢了浙西抗日根據地。1945年指揮所部在
天目山區對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行3次自衛反擊戰,繳獲大批美械裝備,率先實現了從游擊戰向運動戰的轉變。
日本投降後回師江北。1945年10月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華中野戰軍司令員。指揮高郵戰役和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殲滅拒降日偽軍2萬餘人,為迎擊國民黨軍的進攻準備了內線作戰的有利條件,使華中、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後,中共中央採納他的建議,改變太行、山東、華中3支大軍同時出擊外線的計畫,同意華中野戰軍主力先在蘇中內線作戰。7月起,指揮華中野戰軍主力3萬餘人,與12萬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作戰,七戰七捷,每戰均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殲敵一部,一個半月中殲敵5.3萬餘人,鼓舞了解放區軍民敢打必勝的信心,為解放戰爭初期的作戰指導提供了實踐經驗。中央軍委將蘇中作戰經驗通報全軍,要求各區“仿照辦理”。10月山東、華中野戰軍會師後,根據中共中央決定,負責戰役指揮。1947年1月任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仍負責戰役指揮。在戰略上仍處於內線的條件下,先後指揮了宿北、魯南、萊蕪、泰蒙、孟良崮等戰役,共殲敵7個軍(整編師)和1個快速縱隊,內有國民黨號稱“王牌軍”的整編第74師。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後,同陳毅一起率華東野戰軍主力挺進魯西南,掩護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南下大別山,指揮沙土集戰役,殲敵1個整編師,迫使敵從山東和大別山區抽調4個整編師來援,實現了華東戰區由內線向外線、從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的轉折,隨即挺進豫皖蘇邊區。他體察軍事政治形勢的發展,於1948年1月、4月提出3個縱隊暫緩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的建議,為中共中央採納。5月陳毅奉調到中原工作,他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6月兼任豫皖蘇軍區司令員。六七月間,指揮華東野戰軍8個縱隊、中原野戰軍2個縱隊進行豫東戰役,殲敵9萬餘人,取得了大規模攻城打援作戰的勝利,改變了中原、華東戰場的戰略態勢,打亂了國民黨軍防禦體系,為爾後進行更大規模的殲滅戰創造了有利條件。9月指揮濟南戰役,攻克堅固設防的大城市濟南,殲敵10萬餘人。9月24 日提出進行淮海戰役的建議,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原、華東野戰軍並肩作戰,於11月6日發起淮海戰役。11月8日與華東野戰軍副參謀長張震聯名提出將南線國民黨軍主力抑留於徐州
及其周圍逐步殲滅的重要建議,為中央軍委採納,對擴大淮海戰役規模,發展成為南線的戰略決戰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戰役中,作為中共淮海前線總前委成員,直接指揮了華東野戰軍17個縱隊作戰。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仍代理司令員、政治委員職務)。在渡江戰役中指揮所部追殲逃敵5個軍於皖南郎溪、廣德山區,解放南京、杭州。5月指揮上海戰役,殲敵主力8個軍於上海外圍,使上海免遭嚴重破壞。先後兼任上海市軍管會副主任、南京市軍管會主任、南京市市長、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在解放戰爭中,他富有戰略遠見,善於關照戰略與戰役和各戰役、各階段之間的聯繫,適時集中和轉用兵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戰役的勝利,積累了組織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豐富經驗。
1951年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954年任總參謀長。堅持真理,實事求是。深入研究國防戰略,制定作戰計畫,探索未來反侵略戰爭的戰略方針、作戰指導和國家戰備等問題,提出諸軍兵種建設方針和富有戰略創見的構想,使總參謀部在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中發揮重要的組織領導作用。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一至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58年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受到錯誤的批判,並因此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同年調任國防部副部長兼軍事科學院副院長。1972年任軍事科學院第一政治委員。他致力于堅持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提倡學習軍事辯證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提出要在軍事領域解放思想,研究和回答現代戰爭提出的新問題。是軍事科學研究實踐的一位開拓者。“文化大革命” 中曾任國務院業務組成員,在周恩來領導下,分管鐵道、交通、郵電、港口建設和造船統籌。是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至第十一屆中央委員。 1967~1968年、1975~1982年任中央軍委常委。1980年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82年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984年2月5日病逝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