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思出生。
1916年7月9日
愛德華·希思
愛德華·希思爵士閣下
任期: 1970年6月19日–1974年3月4日
前任首相: 哈羅德·威爾遜
繼任首相: 哈羅德·威爾遜
出生日期: 1916年7月9日
出生地: 肯特Broadstairs聖彼得(St. Peters)
去世日期: 2005年7月17日
去世地: 威爾特郡薩利斯堡
政黨: 保守黨
愛德華·希思(Sir Edward Heath, 1916年7月9日 - 2005年7月17日),1965年至1975年英國保守黨黨魁,1970年至1974年英國首相。他經歷了保守黨內的重要轉變,是前首相麥美倫和柴契爾夫人之間的過渡人物。他在任內的最大貢獻,是成功推動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
早年生涯
希思於1916年7月9日生於肯特郡的布羅德斯泰斯(Broadstairs),父親是一位木匠,而母親則是一位女傭。他早年就讀於拉姆斯蓋特(Ramsgate)的查塔姆樓文法學校,隨後於1935年入讀牛津大學的貝利奧爾學院,修讀哲學、政治及經濟學。入大學前,他曾兩次申請獎學金,但都遭到拒絕,因此他的學費主要由父母和肯特郡教育委員會的貸款提供。希思是一位音樂天才,曾在第一段學期獲得書院的音樂獎學金。在1939年,希思最終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另外,希思在大學的時候已十分熱心於參與保守黨的政治活動,但他卻極力反對斯坦利·鮑德溫和內維爾·張伯倫所推行的綏靖政策。而在1938年的牛津市國會補選中,希思更反對保守黨的官方候選人奎尼汀·霍格(Quintin Hogg),轉移支持獨立進步黨(Independent Progressive)的林賽博士(Dr. Lindsay)。在同年11月,希思在貝利奧爾學院的贊助下,以抵制綏靖政策為政綱,當選為牛津辯論學會(Oxford Union Society)的主席。
據了解,希思之所以反對綏靖政策,是因為他曾在1937年出席過納粹黨的紐倫堡大會,並曾在黨衛隊的雞尾酒會中見過赫爾曼·戈林、約瑟夫·戈培爾和海因里希·希姆萊等納粹黨領導人。當中,希思在後來回憶道:“希姆萊是我見過最邪惡的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思在皇家炮兵隊服役,炮兵隊遣散後,他於1946年8月加入榮譽炮兵連,並獲擢升為指揮官。另外,希思又一度獲民航處聘用,成為公務員,但他因為有意參選國會而旋即於1947年11月辭職。辭職後,希思曾成為《教會時代》的編輯,又在正式參選前在布朗與席普利公司(Brown, Shipley & Co)當過銀行家。在1950年,希思以133票之差,擊敗對手阿什利·布拉莫爾(Ashley Bramall),成為下議院議員,代表貝克斯利(Bexley)選區(希思與布拉莫爾在大學辯論隊時代已經是對手)。
國會生涯
在1951年2月,希思獲邱吉爾聘任為反對黨黨鞭,隨後,保守黨在1951年大選後重新上台,希思雖然留在黨鞭辦公室,但他仍得到多番擢升,並在1955年12月獲安東尼·艾登起用為黨鞭長(Chief Whip)。由於黨鞭無須在國會發言,因此當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後,希思未有受牽連。至於在安東尼·艾登宣布辭去首相一職後,希思提交了一份報告,收集保守黨議員對艾登繼承人的意見,這份報告得到麥美倫的欣賞,更幫助他成為首相,因此麥美倫在1959年大選後,立即任用希思為勞工大臣。
希思一直強烈支持英國在政治和經濟上加入共同市場。而在1960年,他被麥美倫改任為掌璽大臣,負責就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進行談判,但是談判最後以失敗告終。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上任首相後,希思被改派為貿易委員會主席和工業、貿易和地區發展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dustry, Trad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任內見證著零售業價格管制的廢止。
保守黨在1964年大選落敗後,道格拉斯-霍姆決定辭去黨魁一職,並在辭職前通過更改黨魁選舉規則,只讓國會議員擁有投票權。黨魁選舉在翌年舉行,結果希思以150票意外當選,他的熱門對手雷金納·麥德寧(Reginald Maudling)只得133票,而另一對手埃諾奇·鮑威爾(Enoch Powell)亦僅得15票[1]。希思當選後,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保守黨黨魁,雖然保守黨後來在1966年大選再次落敗,但希思沒有宣布請辭。
Image:Edwardheath1970.jpg
希思在1970年大選勝出後接受訪問。
在1970年,大選臨近的時候,保守黨在塞爾斯登公園酒店意外泄露一份政策檔案,內容大約指出保守黨將會任用頗激進的貨幣主義者,推動以自由市場為方針的政策,去解決國內的通貨膨脹和失業問題。訊息傳出後,工黨左翼首相哈羅德·威爾遜立即指出保守黨的政策失當,並以“塞爾斯登人”(Selsdon Man)來取笑保守黨的政策反動保守。儘管當時輿論一致認為工黨的威爾遜將在大選勝出連任,但希思帶領的保守黨卻出乎意料地在1970年大選中擊倒威爾遜,希思遂成為首相。
首相
希思與其他1970年代的英國首相一樣,經歷了十分艱難的日子。他甫上任後不久,財政大臣伊安·麥克勞德(Iain Macleod)即於1970年7月20日遽逝。麥克勞德的死,使很多原先計畫好的經濟政策(包括把稅制由直接稅改為間接稅)都被迫暫緩實施,而“塞爾斯登檔案”也在1972年擱置起來。另外,改革工會成為了當時的一大難題,在以往,不論是保守黨還是工黨政府,都未能成功對工會進行改革,而希思上任首相的時期,工會更日益變得激進好鬥。結果,希思對工會的改革變成為長時間的政治角力,但通脹和失業情況卻愈益嚴峻。到了1973年,全球又正值陷入了能源危機,希思唯有對工廠實行三天工作周,以減低能源消耗。總言之,這些事件已經使希思政府的聲望大大下降。
希思政府又曾削減社會福利方面的開支,他的教育大臣柴契爾夫人,除了取消向學童免費供應牛奶外,又削減對公開大學的撥款。但若果比較日後柴契爾夫人的政府,希思在這方面已顯得較仁慈了。
北愛爾蘭問題在希思任首相期間急劇惡化,並在1972年爆發了著名的血腥星期日。當日,倫敦德里(Londonderry)舉行了非法遊行,英軍向民眾開火,結果有14名手無寸鐵的人被擊斃,而希思在2003年的一個聽證會上,聲明自己沒有推廣或同意在北愛爾蘭使用任何違法的武力。事後在1972年7月,希思指派他的北愛爾蘭事務大臣威廉·懷特勞(William Whitelaw)與愛爾蘭共和軍的代表在倫敦舉行非正式的會談,但會談沒有達成共識,希思政府唯有接觸一些較溫和的北愛爾蘭黨派,並成功在1973年12月9日年發表了《桑寧代爾協定》(Sunningdale Agreement)。不過,《桑寧代爾協定》一直被愛爾蘭共和軍杯葛,而不少統一論者也對協定大表不滿,這引致北愛爾蘭統一黨(Ulster Unionist Party)後來不再支持保守黨政府,使希思政府的聲望進一步受挫,更成為他下台的伏筆。
希思任內較大的成就,是在1973年成功使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到了1974年2月28日,為了鞏固國民對保守黨的支持,希思決定舉行大選,但選舉的結果卻是非決定性的。雖然保守黨在選票數量上取得相對多數,但由於失去了北愛爾蘭統一黨國會議員的支持,工黨在議席數量上卻得到了相對多數。希思曾企圖尋求與自由黨組成聯合政府,不過卻遭到拒絕。結果在1974年3月4日,希思宣布辭去首相一職,由工黨的威爾遜組成少數黨政府,復任首相,並在同年10月再次舉行的大選中,取得了些微的多數。至於《桑寧代爾協定》則在1974年5月28日,即希思卸任首相後廢止。
基思·約瑟夫爵士(Sir Keith Joseph)與柴契爾夫人在1974年成立了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Policy Studies),繼承了希思的“塞爾斯登檔案”,提倡激進的自由市場政策。
卸任首相以後
在希思多年帶領下,保守黨多次在大選失利,在國會的議席也逐漸減少,這種情況使不少保守黨議員和報紙編輯,也開始視希思本身為保守黨的一個不利因素。但由於希思常表示自己希望可以組成一個令全國團結一致的政府,因此他仍得到了普遍選民的同情。
落選首相後,希思在前坐議員的支持下,仍舊出任黨魁一職。但由於在當時,根據黨規,黨魁選舉只會在黨魁一職出缺的情況下才會舉行,而黨規卻不容許黨魁指派接班人,或接受其他黨員的挑戰。因此當時希思仍備受壓力,迫使他在1974年底宣布重新檢討黨規,以便舉行黨魁選舉,讓黨員向他作出挑戰。最初,希思相信自己不會被成功挑戰,因為他過往的競爭對手埃諾奇·鮑威爾早已退黨,而另一熱門人選基思·約瑟夫爵士又在控制生育的議題上備受批評。可是,始料不及的是,保守黨的後坐議員一直對希思表示不滿,而他們的代表艾瑞·尼夫(Airey Neave)更決意物色一位有份量的人選挑戰希思,最後他找到了有份創立政策研究中心的柴契爾夫人,遂揭開了黨魁選舉的序幕。
除了讓黨員挑戰黨魁外,新的黨規又列明,勝出的候選人若未能取得多數而指定的票數,就要進入第二輪選舉。柴契爾夫人最初被外界視為掩護性候選人(stalking horse),但她的競選經理艾瑞·尼夫其後卻認為柴契爾夫人有足夠能力擊敗希思。最後,選舉結果在1975年2月4日公布,柴契爾夫人以130票擊敗希思的119票。而希思在第一輪選舉落敗後,決定退出選舉,並以他心目中的接班人威廉·懷特勞出選。但柴契爾夫人仍然在一星期後,以146票擊敗懷特勞的79票。至此,柴契爾夫人正式接替希思,成為保守黨首位女性黨魁。
晚年
希思的盾徽。
希思被擊敗後,一直對保守黨的新方向和新理念予以抨擊。隨後,在1979年大選後,保守黨重新上台,希思獲委任為英國駐美國大使,但他卻加以拒絕。一直至1981年的保守黨大會,希思仍被黨內部份左翼人士視為象徵性的領袖。
希思在晚年仍活躍於國際舞台,曾參與過布蘭特委員會(Brandt Commission)。另外,他又一直對舊同僚埃諾奇·鮑威爾表示憎惡,而鮑威爾在1998年逝世後,希思一直拒絕對其家人表示同情。
在1974年第二次大選的時候,希思曾表示期望可以組成一個由各黨派參與的“聯合政府”。不少評論員認為,希思這種想法是希望國家政局出現危難的時候,自己可以以“較老練的政客”的身份,出掌一個類似的“聯合政府”。然而,這種機會一直也沒有來臨。
希思卸任首相和黨魁後,以後坐議員的身份繼續在下議院供職,並代表倫敦的舊貝克斯利和西德卡普選區(Old Bexley and Sidcup)。在2001年,希思從下議院退休,而他早在1992年已獲授予嘉德勳章。另外,希思是任職下議院議員和擁有“下院之父”名銜時間最長的人,見證過不少下議院議長的任免。
在2003年8月,希思在奧地利薩爾斯堡旅遊時患上了肺栓塞,此後一直留在索爾茲伯里(Salisbury)休養,最後在2005年7月17日因肺炎病逝,享年89歲,遺體隨後安葬於索爾茲伯里大教堂。
在2006年1月,有訊息指依據遺囑,希思生前留下了5百萬英鎊,但由於他終生不娶,沒有後嗣,所以當中絕大部份的遺產,均捐贈予一個以自己的名稱命名的慈善基金,而該基金主要是為他那幢在18世紀建成的宅第進行保育(宅第名叫Arundells,位於索爾茲伯里大教堂旁)。另外,希思將20000英鎊遺贈予他兄長的遺孀,而希思的管家則獲分到2500英鎊[2]。
個人嗜好
希思是一位出色的帆船運動員。他在1969年購入了首部屬於自己的遊艇—“Morning Cloud”,並在同年於悉尼至荷伯特帆船大賽(Sydney to Hobart Yacht Race)中勝出。其後,他又在1971年和1979年的海軍上將杯(Admiral's Cup)帶領英國隊參賽,當中更在1971年勝出。
希思也特別鍾愛於古典音樂,曾將一台施坦威三角鋼琴搬到首相府唐寧街10號。另外,他又常為自己選區的周年詩歌音樂會擔任指揮。
希思曾寫有三本與政治無關的書,主題分別是航海、音樂和旅遊。此外,他又寫有一本自傳,名為《The Course of My Life》。
希思與中國
希思在1974年卸任首相後,首次訪問中國,並與當時的領導人毛澤東和鄧小平等人會面,此後在27年的時間裡,他訪問中國達25次之多。在希思的支持下,英國與中國成功在1972年建交,並促進了中國與西方的交往。及後在1980年代,希思又多次與鄧小平會談,協助中英雙方,就香港的前途問題展開談判。
希思自己又曾經認為,“一國兩制將可在香港成功落實”;而香港回歸中國,是“對中國、香港、英國和全世界的最好交代”。在2002年11月26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對希思頒贈“友好證書”和勳章,並授予他“人民友誼使者”的稱號,以答謝他多年來對中英關係所付出的努力。在他死後,內地的《人民日報》和英文報章《中國時報》都引用鄧小平的話,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old friend of China)來形容他。
頭銜
愛德華·希思,Esq (1916年7月9日—1945年)
愛德華·希思中校,Esq (1945年)
愛德華·希思中校,Esq,MBE (1946年)
愛德華·希思,Esq,MBE (?—1950年2月23日)
愛德華·希思,Esq,MBE,MP (1950年2月23日—1955年)
愛德華·希思閣下,MBE,MP (1955年—1992年4月24日)
愛德華·希思爵士閣下,KG,MBE,MP (1992年4月24日—2001年6月7日)
愛德華·希思爵士閣下,KG,MBE (2001年6月7日—2005年7月17日)
綽號
“泰德·希思”(Ted Heath)和“泰德”(Ted)是希思最廣為人知的綽號,
自從希思於1962年11月,就英國在共同市場的食品價格問題上進行談判後,《Private Eye》雜誌便開始稱呼他作“雜貨店主”(The Grocer)或“雜貨店主希思”(Grocer Heath)。最初這綽號並不常用,但希思在1970年大選承諾減低雜貨價格後,這綽號再被該雜誌廣泛使用。
希思對自己被柴契爾夫人擊敗,一直感到丟臉和不滿,這股怒氣在柴契爾夫人擔任首相的時候也沒有退減,因此希思又被戲稱為“難以置信的怒漢”(The Incredible Sulk)。後來,希思在他的回憶錄發行會上打趣地說,“怒氣已不復存在”(The sulk is over)。
少數的歐洲懷疑論者會以“賣國賊希思”(Traitor Heath)來稱呼他,因為他們認為希思帶領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是出賣英國利益的行為。
希思內閣
愛德華·希思—首相
聖瑪麗洛堡的海爾什勳爵(Lord Hailsham of St Marylebone)—大法官
威廉·懷特勞—樞密院議長和下議院領袖
傑利科勳爵(Lord Jellicoe)—掌璽大臣和上議院領袖
伊安·麥克勞德—財政大臣
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外務大臣
雷金納·麥德寧—內務大臣
詹姆斯·普賴爾(James Prior)—農業、漁業及食品部長
卡靈頓勳爵(Lord Carrington)—國防大臣
柴契爾夫人—教育及科學大臣
羅伯特·卡爾(Robert Carr)—就業事務大臣
彼得·沃克(Peter Walker)—房屋及地方政府事務大臣
基思·約瑟夫爵士—衛生事務及社會福利大臣
安東尼·巴伯(Anthony Barber)—蘭卡斯特公爵領地總裁
戈登·甘貝爾(Gordon Campbell)—蘇格蘭事務大臣
傑佛瑞·呂本(Geoffrey Rippon)—科技大臣
麥可·諾貝爾(Michael Noble)—貿易委員會主席
彼得·托馬斯(Peter Thomas)—威爾斯事務大臣
變動
1970年7月—伊安·麥克勞德逝世,財政大臣由安東尼·巴伯接任。傑佛瑞·呂本接替巴伯成為蘭卡斯特公爵領地總裁。約翰·戴維斯(John Davies)獲委任為科技大臣
1970年10月—科技部和貿易委員會合併為貿易及工業部(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約翰·戴維斯遂成為貿易及工業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Trade and Industry)。原任貿易委員會主席的麥可·諾貝爾則脫離內閣。另外,房屋及地方政府事務部改組為環境事務部,彼得·沃克成為首任環境事務大臣。
1972年3月—羅伯特·卡爾取代威廉·懷特勞,成為樞密院議長和下議院領袖。莫里斯·麥美倫(Maurice Macmillan)晉身內閣,接替卡爾為就業事務大臣。懷特勞則改任為首任北愛爾蘭事務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Northern Ireland)。
1972年7月—羅伯特·卡爾取代雷金納·麥德寧為內務大臣。詹姆斯·普賴爾接替羅伯特·卡爾為樞密院議長和下議院領袖。約瑟·戈德伯(Joseph Godber)則接替普賴爾為農業、魚業及食品大臣。
1972年11月—傑佛瑞·呂本接替彼得·沃克,成為環境事務大臣。呂本原任的蘭卡斯特公爵領地總裁一職由約翰·戴維斯接任。彼得·沃克則接替戴維斯,成為貿易及工業大臣。另外,賀維晉身內閣,出任消費者事務大臣(Minister for Trade and Consumer Affairs)一職。
1973年6月—溫德爾沙姆勳爵(Lord Windlesham),接替傑利科勳爵,出任掌璽大臣和上議院領袖。
1973年12月—威廉·懷特勞接替莫里斯·麥美倫為就業事務大臣。法蘭西斯·皮姆(Francis Pym)則接替懷特勞為北愛爾蘭事務大臣。莫里斯·麥美倫改任財政部主計長(Paymaster-General)。
1974年1月—伊恩·吉爾莫(Ian Gilmour)取代卡靈頓勳爵,成為國防大臣。卡靈頓勳爵改任能源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