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案發生
1903年6月29日
革命刊物《蘇報》被查禁,史稱晚清最大一宗文字獄
《蘇報》案是辛亥革命前一次著名的反清政治案件。
義和團運動以後,革命形勢重新高漲,資產階級革命派逐漸成為一支影響較大的革命力量。許多革命志士紛紛出版書刊雜誌,宣傳和鼓動革命。《蘇報》1899年在上海創刊,是當時一份宣傳革命思想的報刊。
1903年夏,《蘇報》支持中國教育會和愛國學社的活動,聘請章士釗為主筆,章太炎、蔡元培為撰稿人,報導各地學生的愛國運動。以後,《蘇報》又陸續刊登了許多激烈地宣傳革命的文章,旗幟更為鮮明。當時,鄒容的《革命軍》在上海出版,章太炎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也公開發表。章太炎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尖銳地批判了康有為的中國只能改良,不能革命的謬論,並把矛頭直接指向清王朝光緒皇帝。這兩篇極其犀利的革命文章問世之後,立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引起了清政府的敵視。《蘇報》節錄了《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痛罵清朝統治者和揭露康有為改良主義奴顏婢膝的一段文字發表,並發表文章,介紹《革命軍》的內容,向讀者推薦《革命軍》。
這些激烈的革命宣傳和它所產生的影響,使清政府感到極大的恐慌和震怒,清政府公然採取鎮壓手段,下令封閉《蘇報》,逮捕章太炎、鄒容等人。
由於《蘇報》社設在租界內,清政府便請求帝國主義幫助鎮壓。1903年6月29日,清政府勾結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查封了《蘇報》,逮捕了章太炎。鄒容激於義憤,自動投案。章太炎、鄒容在會審的時候慷慨陳詞,堅持鬥爭,使《蘇報》案成為當時轟動國內外的政治事件。最後,租界法庭判決章太炎3年徒刑,鄒容2年徒刑,並禁止中國人在租界內辦報紙宣傳革命和出版革命書籍。
章太炎、鄒容在監獄中,仍然堅持鬥爭。章太炎在獄中寫了《答新聞報記者問》,在這篇文章中滿懷信心地說:“四萬萬人民都會同情我們,而公理一定會戰勝的”。他在獄中還參與組織江浙革命組織“光復會”的籌劃工作。鄒容在監獄生活的折磨下,不幸病故,年僅21歲。1906年章太炎刑滿出獄,前往日本東京,參加了孫中山先生組織的同盟會,主編《民報》,與改良派論戰。
“《蘇報》案”是帝國主義、封建勢力聯合鎮壓愛國革命運動的事件,清政府和帝國主義企圖用高壓政策,將革命的聲音禁錮起來。但是同他們的願望相反,這次事件發生以後,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運動發展更加迅猛,革命思想在國內外發生了廣泛的影響,從而壯大了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