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
1993年4月27日
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右)與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左)具有歷史意義的握手
備受世人矚目的“汪辜會談”於1993年4月27日至28日在新加坡舉行。這是海峽兩岸授權民間機構領導人的第一次晤談,晤談的雙方分別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和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辜振甫。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成立於1991年12月16日,它以促進海峽兩岸交往,發展兩岸關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為宗旨。首任會長汪道涵曾任上海市市長,榮毅仁出任海協會名譽會長。海協成立一年多來,為促進海峽兩岸的交往交流做了大量工作。1992年一年便促成了兩岸新聞、文化、科技界和兩岸青年、少年兒童的雙向交流,協助處理了兩岸漁民的海上糾紛,並為推動兩岸商貿往來作出了努力。與台灣海基會進行的關於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詢和開辦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的首個事務性商談也已草簽協定。
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於1990年11月21日,在1991年3月9日正式掛牌工作。據台灣方面聲稱,成立這個機構是為了既堅持與大陸“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又能面對兩岸交往中衍生的問題需要兩岸協商解決的現實。作為台灣方面負責兩岸交流的“民間中介機構”,海基會7億元新台幣的基金里,官方撥款占5.2億元,另1.8億元由台灣一些民間企業捐助。海基會首任董事長辜振甫是前國民黨中常委,台灣工業總會理事長。
海協一年來為促成“汪辜會談”的早日實現作了積極努力。1992年1月8日,成立不久的海協致函邀請台灣海基會董事長、副董事長、秘書長率團來訪。8月4日,汪道涵會長再次向辜振甫先生髮出邀請,希望“就當前經濟發展、兩會會務問題,交換問題,洽商方案。”8月22日,辜振甫正式回函接受邀請。從那時起,“汪辜會談”逐漸成為兩岸輿論界的熱門話題,被認為是“兩岸跨出正式會談的第一步”。此後,兩會為商議此一會談電函往來不斷,經過半年多的醞釀和準備,1993年4月8日至10日,台灣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訪問北京,海協與海基會舉行了“汪辜會談”預備性磋商,確定了“汪辜會談”的主要議題:
會談中,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和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辜振甫就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及兩會會務問題進行了磋商,在許多方面達成了共識,並於4月29日上午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定》、《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定》、《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定》和《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定》四項檔案,取得了雙方滿意的結果。這次會談標誌著海峽兩岸關係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的一步,它對於推動兩岸關係的深入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