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歌唱家恩里科·卡魯索(E.Enrico Caruso)出生
1873年2月25日
恩里科-卡魯索 (Enrico Caruso,1873-1921),世界著名的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1895年在家鄉那不勒斯初次以男中音登台演唱《浮士德》,1898年以扮演《費杜拉》一劇中的羅列斯始唱男高音角色。後旅行熱那亞、聖彼得堡等地演唱,深受歡迎。1904年赴英國修道院花園歌劇院演出,一舉成名。畢生刻苦磨練,演出歌劇五十餘部,在紐約的十年內即演唱過六百餘場,隨時能演出的曲目有五百多首。
卡魯索的歌唱藝術的最突出之處在於他的呼吸技術。他的伴奏者福契多在《卡魯索的歌唱藝術》一書中說,卡魯索套用的是兩肋一一橫隔膜的連合呼吸法。這種呼吸方法被義大利美聲學派的聲樂大師們認為是人最自然的呼吸法,他們認為要能很好地掌握歌唱的呼吸技術,不僅僅是肌肉上的控制,而且還要與詞義相結合,全神貫注地來執行肌肉的控制。
“美聲”的特點之一就是歌唱中的連音。卡魯索所唱的連音好像每一個音與第二個音都連得似乎溶化在一起了。他在小音程的進行中所使用的連音同他在大音程中,或者在同一個音上所進行的連音都是一樣的聽不出任何缺點。這是他在音調中所做到的連音。在發聲方面每個字母與字母之間他所掌握的連音,都是非常奇妙的,那就是每個字母改變到第二個字母時,進行得非常圓潤,亦好像是天衣無縫,他用字音起調時,發聲很柔軟,可是卻很有力量,他從來不讓子音尖銳化而影響到母音。卡魯索唱歌時口腔各部股肉保持著自然、鬆弛的狀態。由於這一點,配合了他完整的呼吸技術,因此才能儘量使用不同的共鳴達到多樣化的音色。無論在最樸實的民歌,還是在歌劇的詠嘆調中,當音樂轉調的時候,他的聲音都能符合於音樂和聲的泛音,極細緻地轉變。
單音強弱變化是美聲歌唱中的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卡魯索能夠從一個最弱的音量出發唱到最強的音量,然後往返數次,這實在是很少有歌唱家能夠做得到的
卡魯索青年時期的音域不寬,威爾琴大師又十分謹慎,始終把他限制在抒情性曲目範圍內去訓練。可是當他在米蘭(1896 年前後)的時候,在隆巴爾迪大師的指導下,逐漸向戲劇性男高音發展。所以在他跨上世界歌劇舞台時,他既是抒情的,也是戲劇性的男高音。在這個時期,他的音域不但很廣,而且已經能達到全部音域的統一。所以從他的歌聲中我們是聽不出人的聲音是有不同的音域的,卡魯索的聲帶保健醫生馬臘費奧迪指出:“卡魯索不是男高音,也不是男中音或男低音,而是三者混合的歌唱家。他有個使人聽不出學院派的傳統聲區分類和不受音域範圍限制的嗓子。他用他那同樣富麗色彩的男聲,從他音域內的最低音一直唱到最高音,克服了人聲的各種難度,而總是飽含著深情、溫柔、圓潤.同時又具有威力。他的聲音是一股金子般的流水。”
從純粹的發聲功能上講,卡魯索是個奇蹟。且不說他其他方面的優點,單指他聲音本身的力量和美,很多年來一直使人不解。當他對著鋼琴弦呼氣,使它們發出聲音,而且窗子上的玻璃也都震得碎裂時,人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卡魯索生就一副中等身材,他有很寬的肩和球狀的胸。在 一米 的距離上他可以把音量加強到歌唱家們不能達到的140 分貝。他的強音使得他的同台演員不得不和他保持一個距離。在他之後的男高音中,只有莫納何的音量多少能夠望其項背。
此外,卡魯索能夠最大限度地收縮內壁肌,同時仍能保持喉頭處於最低位置上,從而把聲璧最大限度地拉長。這是卡魯索在聲樂功能上獨有的絕技(這是聲望僅次於他的男高音貝尼亞米諾· 吉里所從未掌握的技術,儘管兩人在聲樂的行為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氣息壓力雖然可怕,但卡魯索仍能通過純“技巧”而保持喉嚨絕對放鬆,從不死板僵硬。這一點確實是驚人的絕招,堪稱聲樂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蹟。
從演唱曲目範圍來看,許多歌唱家因在一個局限的範圍內的精采演唱,或因扮演某個角色成功而名垂青史,但卡魯索演唱的曲目卻非常廣泛,包括義大利和法國的幾乎所有著名的歌劇,從抒情到戲劇性曲目,從最輕巧的奈莫利諾到最壯實的奧賽羅(只錄過後一角色的唱片),他都能唱。他演唱了普契尼、瑪斯卡尼、萊昂卡瓦洛、焦爾達諾與契雷亞寫的真實主義歌劇,他也唱較老的劇目,如《預言家》、《非洲女》、《新教徒》 、《 威廉·退爾》 、《浮士德》等,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威爾弟的作品。
在義大利的男高音中,他是塔馬諾與德· 路西亞的繼承者,但他與他們不同,他比塔馬諾更抒情,比德· 路西亞更直率,他與他們的共同點是演唱時強烈,動人心弦,這是一切義大利歌唱家的共同特點。比較而言,路西亞的唱法是比卡魯索更老式的一種唱法,他有著明顯的顫音,並常用混聲、頭聲與假聲,與豐富響亮的高音形成對比。卡魯索很少運用這種對比的手法。塔馬諾的唱法與卡魯索相比也顯得較為原始,所以當代男高音歌王帕瓦羅蒂認為:“卡魯索是當時所有男高音歌唱家中最現代的。他是現代男高音的發明者。”
與卡魯索同時代的義大利男高音中只有亞歷山德羅· 龐契和喬萬尼· 澤那泰洛在有限的曲目範圍內近似於卡魯索。但無論具有什麼長處的男高音,他們在卡魯索麵前都會黯然失色。卡魯索具備了歌唱家的一切條件,並學會了演員的主要技巧。雖然他的聲音雄渾厚重,卻有著驚人的靈敏。他具有漂亮的高音,但他從來不是只唱高音的歌唱家。他有著深刻的音樂感,有著拿坡里人天賦的音樂表現力。卡魯索說:“我唱的時候從來不想歌唱技術,我的舌頭,我的嘴等等,我完全集中於歌詞的意義。”馬臘費奧迪指出:“心理的資質給予卡魯索富於感情的聲音是無與倫比的,它們依存於有把握的正確的發聲方法中。這就給卡魯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使他以他的全部精力用於歌唱的每個細節,並將其聲音的美極為自然地溶合在思想感情之中。”
確實如此。對卡魯索來說,歌唱是一種樂趣,而不是為了追求某種效果而做的技巧掙扎。因而,觀眾喜愛他扮演的各個不同的角色。他的思想不會去為了思考音的高低而受到束縛,而永遠是隨著音樂和歌詞去發揮他的演唱。
卡魯索是美聲學派中第一個起來廢除常規的人。他拒絕屈服於使歌詞成為音她奴隸的傳統唱法,他歌唱文字本身的含意,表達它們的感情和意義。他聽從心靈的支配超過技巧對他的影響,他的感情是他歌唱的唯一導師。
人的嗓音是由人間喜怒哀樂等色彩表達出來的,是一個樂器的發音所無法表現的。人間哀婉動人的情緒是卡魯索的魔力,他那歌聲,穿透到所有幸運地聽到的人的心靈琢處。當代男高音歌王帕瓦羅蒂對卡魯索的評價頗具總結性質,他說:“卡魯索確實是楷模,所有的男高音都應當以他為師。他的聲音舉世無雙。他一直保持了清澈而圓潤的音色。不僅如此,他那非凡的樂句處理和令人難以置信的音樂激情使他比任何人都能接觸到音樂的真諦,任何人都不能同他相提並論。”
卡魯索1921 年8 月2 日在索蓮托逝世,享年4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