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水稻種質資源學家程侃聲逝世
1999年1月24日
程侃聲(1908-1999),水稻種質資源學家。他聯繫雲南多種多樣的生態環境條件,對稻種資源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在稻種起源、演變、分類等方面繼承和發展了丁穎的學術觀點,形成了自己的新見解,為發展我國水稻科學作出了貢獻。
程侃聲,字鶴西,1908年3月生於湖北省安陸市曹家沖。10歲前在家讀私塾,10歲後隨父到北京就讀於北京高等師範學堂附小和附中。在五四新文學運動時期,經常在《晨報詩刊》、《小說月報》、《華北日報》、《新中華日報》上發表詩文和譯稿,得到葉聖陶先生的賞識與鼓勵。1935年,朱自清編的《新文學大系》的詩集就收錄了他早年的作品《城上》。
中學畢業後,程侃聲正準備和父親一起回鄉務農時,恰好收到他翻譯的《鏡中世界》一書的稿費,解決了上大學的學費問題,於是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平大學農學院,戲劇性地踏上了學農的道路。
在農學院中,他從一些師長那裡獲得了深刻教益。汪厥明先生原為農藝系主任,當精明能幹的王善佺先生應聘來校後汪即主動讓賢,並全力協助王搞好教學和系務工作。這種虛懷若谷,坦蕩胸襟,不為個人名譽、地位的高尚品德給他以深刻的教育,並一生引為典範。另一次在家禽課實習時,分給他觀察的那隻雞,羽毛既不像母雞那樣圓,也不像公雞那樣尖,他認為不公不母沒什麼意思。然而,當陳宰均老師指出“這就是問題嘛!”之後,他頓然悟出了任何平凡的小事都藏有學問和道理。從那時起,他逐漸在工作中養成了處處留意的習慣。他常說:“問題,是有心人才會發現的。”這為他後來在農業科研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
1931年程侃聲大學畢業,留校任助教,開始了教學與科研生涯。在北平大學農學院任教時,為了追蹤國外新動向,曾作過棉花小區試驗、棉花花粉直感和輻射效應的研究,也曾在生物統計學上下過一番功夫。雖然因研究時間短而沒有做出具體的成效,但他卻從中得到一個啟示,即“既要借鑑前人,更要獨立思考,才會走出自己的路來”。他在50年代以前所涉足的棉花、黃麻、芝麻、菸草、花生等作物的研究中,都給人們留下值得回顧的印跡,發表過不少有關木棉的文章,並曾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單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他和楊龍興最先將從生花生引到雲南,為改變雲南花生生產面貌做出了貢獻。
1950年,程侃聲從木棉轉行搞水稻,任雲南省農業試驗站站長,開始了水稻科學研究工作。40多年來,他紮根於雲南,不僅育出套用於雲南各生態地區的水稻品種,而且在光溫反應型及其亞洲稻的分類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學術思想體系。
程侃聲曾先後被選為第三、五屆雲南省人大代表、第六屆省人大常委;雲南省第三屆科協副主席;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顧問;1980—1983年雲南省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遺傳資源研究委員會主任。1978年他主持的雲南稻種資源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1年他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共同主持的雲南稻種資源考察獲農業部農牧漁業重要科技成果一等獎;1982年水稻新品種“雲粳136”獲雲南省科技成果三等獎;1985年“雲南省稻種資源的綜合研究與利用”項目通過部級鑑定獲雲南省科技成果一等獎;1987年被授予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