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85年>> 1月5日

北京中學生通訊社宣告成立

1985年1月5日

1985年1月5日北京中學生通訊社宣告成立_歷史上的今天

 

1985年1月5日:中國歷史博物館禮堂激情鼎沸,一群活力四溢的年輕人在此宣讀了《告全市同學書》----“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看前人沒有看過的圖景”,是他們發出的響噹噹的宣言。這一天,一個承載著希望與責任、充盈著青春與熱血的中學生自己的通訊社----北京中學生通訊社正式成立了!

 

學通社成立之初,新華社、《經濟日報》、《光明日報》、中新社以及豐臺、西城、東城、宣武、朝陽等區的校辦企業公司還給予了經濟上的資助,安崗、杜導正、王立行、許文、郭梅尼等新聞界的知名人士欣然擔任了顧問。時過不久,北京市委宣傳部正式下發檔案,確認學通社是北京青年報社領導下的北京中學生課餘新聞組織。

 

時光匆匆而過。到1999年夏,學通社已經有了第17屆的“學通社人”。一屆又一屆,學通社做了前人沒有做過的事、看了前人沒有看過的圖景;在感受這個時代的同時,成為這個時代的見證者和記錄者,他們的目光和腳步遍及社會的各個角落。

 

1985年,《北京青年報》因創辦學通社獲得團中央頒發的“創新活動獎”,各省市紛紛效仿,一時間,學通社遍布全國。

 

80年代,學通社的記者就以敢想敢闖聞名,憑著一張小小的記者證,采寫過許多國際著名人物:足聯主席阿維蘭熱;排聯主席阿科斯塔;著名電影演員格利高里·派克、阿蘭·德龍;法國啞劇大師布拉戴爾;荷蘭鹿特丹大學教授都德等等。采寫的國內各界高層或著名人士有:國家領導人萬里、鄧朴方;數學界泰斗華羅庚;地理學家牛文元;語言學家呂叔湘;作家劉白羽、王願堅、肖復興、鄭萬隆;作曲家谷建芬;主持人陳鐸;演員李婉芬等等。

 

進入90年代,學通社把目光和觸角更深地投向宏大的社會背景層面,更多地採用集團作戰、規模作戰。他們走入京郊百姓的家庭,體會《人民心目中的鄧小平》;他們《走進戒毒所》,採訪深受毒害的同齡人;他們到長江三峽,採訪工程總指揮、普通移民、工地建設者,感受《山之魂,水之魄》;他們體會到改革進入到攻堅階段的艱巨和痛苦,寫出《我們是下崗職工的子女》;他們在知識經濟到來的年代,三次採訪九旬高齡的核物理學家王淦昌;他們關注環保,考察京通大運河,發起《學通社出擊水污染》的活動;他們走上抗洪一線餐風飲露,拍下珍貴歷史鏡頭,在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節目中播出;他們在市場經濟背景下,關注著同齡人道德素質的變化,全市各個分社大聯手,《目擊首都中學生》;他們學習做合格的消費者,《我和王海去打假》;他們主動扮演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色,寫出一篇又一篇的《體味》…… 學通社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僅1998年夏,學通社參與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第二起跑線》,北京電視台、中國教育台《走向明天》等欄目或節目就有十幾次之多。

 

1986年,學通社曾在報上公開徵集社徽,河南省金生同志一枚尚未完成的草圖被選中,那是用“學通”的變形字母構成的小樹造型,有“十年樹人”的暗喻。90年代中期,學通社由《北京青年報》社《中學時事報》編輯部管理,除北京分社之外,又新建了天津分社和塘沽分社,每一屆成員達五六百人之多。

 

歷年學通社記者“著書立說”的都大有人在:從80年代王曉在課餘編寫20萬字的《中國歷史地名小字典》、楊飛、楊遐姐妹的小說集《恰同學少年》到90年代李芳芳的《十七歲不哭》、張悅悅的《12歲,我到美國讀中學》……都在社會上產生良好反響。張悅悅還把《12歲,我到美國讀中學》一書的所有稿費捐贈給希望工程,此書在2000年6月又喜獲再版。1999年,學通社同學的作品集《長大不容易》、《我們在關注》又已面世。

 

1999歲末,學通社發出請大家“回家看看”的訊息,連日來,“學通社人”的電話不斷。不少“學通社人”表示:“學通社”對於他們已經不再是一個組織的名稱,而是一段難忘的成長經歷,它是“成長鏈”上關鍵的一環,穿起人生經歷中種種讓人興奮讓人痴迷讓人回味無窮的記憶……

1月5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