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組詞_敕字怎么組詞_敕組詞有哪些_帶敕字的詞語

敕的解釋:


chì
帝王的詔書、命令:敕命。敕書。敕封。奉敕。宣敕。
告誡:申敕。戒敕。
古同“飭”,整頓。
筆畫數:11;
部首:攵;
筆順編號:12512343134

敕怎么寫好看:

敕怎么寫好看
敕怎么寫好看

敕開頭的詞語:

  1. 敕造
  2. 奉詔令建造。紅樓夢第三回正門上有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

  3. 敕勒歌
  4. 樂府雜歌篇名。北朝民歌。史載北齊高歡攻北周玉壁城不克,士卒死者十有四五。歡恚憤,疾發,勉強坐起見諸貴,使斛律金唱敕勒歌以

  5. 敕令
  6. 指帝王所發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詳細解釋亦作勅令。誡令命令。漢書韋玄成傳初,玄成兄弘為太常丞,職奉宗廟,典諸陵邑,煩劇多罪過

  7. 敕封
  8. 皇帝頒詔書封賜臣僚爵號。清惲敬都昌元將軍碑銘自明洪武中敕封,附祀於左蠡山之湖神廟。

  9. 敕建
  10. 猶敕造。蕭乾栗子矮檐白衣庵是一座明代敕建的古廟,自從康熙年間一位善人重修了一番後,兩三百年便不曾有誰給添過一塊瓦片。

  11. 敕勒
  12. 又名鐵勒我國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敕勒川陰山下。北朝民歌敕勒歌詳細解釋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名。北魏時亦稱鐵勒高車部。北史魏紀二世

  13. 敕符
  14. 古時朝廷用以傳達命令調兵遣將的憑證。以竹木或金玉為之,上書文字,剖而為二,各存其一,用時相合以為證信。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二

  15. 敕命
  16. 命令。多指天命或帝王的詔令。釋名釋書契符,付也。書所敕命於上,付使傳行之也。郭沫若海濤集跨著東海他說,你的處分,頂多不過

  17. 敕牒
  18. 詔書的一種。新唐書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冊書,立皇后皇太子,封諸王,臨軒冊命則用之七曰敕牒,隨事承制,不易於舊則用之

  19. 敕身
  20. 警飭己身。漢書禮樂志敕身齊戒,施教申申。顏師古注引應劭曰敕,謹敬之貌。

  21. 敕正
  22. 亦作勅正。整飭整頓。漢書翟方進傳方進國之司直,不自敕正以先羣下。漢書谷永傳誠敕正左右齊栗之臣,戴金貂之飾,執常伯之職者,

  23. 敕賜
  24. 皇帝的賞賜。三國志蜀志後主傳謹遣私署待中張紹光祿大夫譙周駙馬都尉鄧良奉齎印綬,請命告誠,敬輸忠款,存亡敕賜,惟所裁之。明

  25. 敕文
  26. 指帝王詔書。南海觀音全傳第二十回劉欽來到庵中,仍將聖旨展開讀罷敕文,善財化作大仙。

  27. 敕旨
  28. 帝王的詔旨。南朝梁蕭統謝敕賚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啟後閣應敕,木佛子奉宣敕旨。新唐書百官志二五日敕旨,百官奏請施行則用之。南海

  29. 敕語
  30. 敕言,綸言。宋史藝文志二鄭畋敕語堂刊五卷。

  31. 敕授
  32. 唐制,朝廷封授六品以下官稱敕授。資治通鑑唐睿宗景雲元年舊制,三品以上官冊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

  33. 敕諭
  34. 皇帝的詔令。南朝陳徐陵為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敕諭分明,信誓殊重。告戒曉諭。漢書東平王劉宇傳上於是遣太中大夫張子蟜奉璽書敕諭

  35. 敕始毖終
  36. 自始至終警飭謹慎。清曾國藩戶部員外郎彭君墓表凡綜理彭氏家政七十餘年,敕始毖終,內外秩秩。

  37. 敕見
  38. 敕命進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鍾毓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

  39. 敕書
  40. 皇帝慰諭公卿誡約朝臣的文書之一。新唐書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六曰論事敕書,戒約臣下則用之七曰敕牒,隨事承制,不易於舊則用

  41. 敕許
  42. 敕命準許。南史褚翔傳翔以秩滿,吏人詣闕請之,敕許焉。

  43. 敕額
  44. 謂皇帝賜給寺院匾額。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二年敕天下寺院,非敕額者悉廢之。胡三省注敕額者,敕賜寺額,如慈恩安國興唐之類。

  45. 敕法
  46. 整飭法令。晉葛洪抱朴子用刑易稱明罰敕法,書有哀矜折獄,爵人於朝,刑人於市,有自來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故授官選賢,則

  47. 敕備
  48. 謹慎周備。漢書郊祀志下武宣之世,奉此三神,禮敬敕備,神光尤著。整飭完善。章炳麟黃先生傳先生為禮書通故百卷,列五十目,囊括

  49. 敕印
  50. 敕符,印信。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敘過寒溫,送過敕印,把大小軍政一一交盤明白。清史稿禮志九順治元年,命英王阿濟格為靖遠大

  51. 敕甲
  52. 五代時對卑職官員不發告身,中書省錄其授官制辭編號備案謂之敕甲。新五代史雜傳十七劉岳故事,吏部文武官告身,皆輸朱膠紙軸錢然

  53. 敕撰
  54. 奉敕命編撰。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二篇清乾隆中,敕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紀昀總其事,於小説別為三派,而所論列則襲舊志。

  55. 敕使
  56. 皇帝的使者。晉書何無忌傳無忌偽著傳詔服,稱敕使,城中無敢動者。宋王讜唐語林自新田神功見李光弼與敕使打毬,聞判官張傪至,光

  57. 敕條
  58. 朝廷所頒列的法律條款。宋蘇舜欽論五事惟此輩凶人,唯利是嗜人雖切齒,無可奈何,蓋緣國家別無敕條,以加檢束。

  59. 敕葬
  60. 宋代大臣及近戚有病,皇帝多命醫診治,凡藥必服,家人不敢問。及死,例遣內侍監護葬事,稱敕葬。至敕葬,聽憑監護吩咐,有至傾家

  61. 敕頭
  62. 即狀元。稱謂錄狀元引宋洪皓松漠紀聞續金人科舉至秋盡,集諸路舉人於燕,名曰會試。凡六人取一榜,首曰敕頭,亦曰狀元。參見狀元

  63. 敕號
  64. 帝王頒賜稱號。南海觀音全傳第二一回權將正殿為殿堂,暫把龍牀為法座,嚴潔道場,敕號僧人為三天門下大寶法主鎮國禪師,代朕掌管

  65. 敕準
  66. 原謂行事得到詔命準許。後泛指經當局許可。魯迅南腔北調集祝濤聲看現在的景況,凡有敕準或默許其存在的,倒往往會被一部分人們搖

  67. 敕戒
  68. 警誡,教誡。漢書息夫躬傳天子見異,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覺悟反正,推誠行善,民心悅而天意得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敕戒恆誥

  69. 敕曉
  70. 告戒曉諭。東觀漢記杜詩傳時將軍蕭廣放縱兵士,猝暴民間,詩敕曉不改,遂格殺廣,還,以狀聞。資治通鑑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引此文,

  71. 敕躬
  72. 敕身。漢書孔光傳勤心虛己,延見羣臣,思求其故,然後敕躬自約,總正萬事誠為政之大本,應變之至務也。

  73. 敕教
  74. 帝王的命令。三國志魏志牽招傳招乃還坐,為峭王等説成敗之效,禍福所歸,皆下席跪伏,敬受敕教,便辭遼東之使,罷所嚴騎。

  75. 敕格
  76. 朝廷頒定的律法。新唐書柳登傳登字成伯,淹貫羣書,年六十餘,始仕宦。元和初,為大理少卿,與許孟容等刊正敕格。資治通鑑唐太宗

  77. 敕厲
  78. 告戒勉勵。漢書韓延壽傳郡中歙然,莫不傳相敕厲,不敢犯。

  79. 敕黃
  80. 敕書。用黃紙書寫,故名。宋洪邁容齋五筆近世文物之殊紹興十二年壬戌,予寓南山浄慈,待詞科試,見省試官聯騎,公服戴帽,不加披

  81. 敕勒術
  82. 驅鬼術。道士畫符咒制鬼必書敕令二字以約勒鬼神,故稱。清錢泳履園叢話鬼神彭半壺彭半壺,江西人,忘其名,游幕蜀中,善敕勒術。

  83. 敕目
  84. 任命官員的名單。唐杜甫有秦州見敕目薛三琚授司議郎詩。仇兆鰲注引朱鶴齡曰敕目,除官目次也。

  85. 敕局
  86. 宋時內廷承旨撰製法律條例的機構。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九政和末,李彥章為御史,言士大夫多作詩,有害經術,自陶淵明至李杜皆遭詆

  87. 敕力
  88. 複姓。後魏有敕力犍。見通志氏族五。

  89. 敕答
  90. 帝王的批答。南史蕭子云傳梁初,郊廟未革牲牷,樂辭皆沉約撰,至是承用。子云啟宜改之,敕答曰此是主者守株,宜急改也。

  91. 敕斷
  92. 亦作勅斷。猶裁斷。金史賈鉉傳願下州郡申明舊章,檢量封記,按察官其檢察不如法者,具以名聞。內庭勅斷,亦依已定程式。

  93. 敕警
  94. 猶警戒。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嘉祐元年知諫院范鎮言近日彗出東方,孛於七星,其色正白。七星主急兵,色白亦主兵。陛下宜與大臣相敕警

  95. 敕設
  96. 整飭周備。設,周備。宋劉克莊漢宮春丞相生日乙丑詞槐第安排敕設,有藕如船大,有棗如缾。

  97. 敕牓
  98. 皇帝賜給寺院的門榜。唐白居易兩朱閣詩寺門敕牓金字書,尼院佛庭寬有餘。

  99. 敕喚
  100. 敕令召喚。北史藝術傳上張子信是夜,琅邪王五使切召永洛,且雲敕喚。

敕結尾的詞語:

  1. 宣敕
  2. 見宣勑。

  3. 教敕
  4. 教誡教訓。漢書江充傳非愛車馬,誠不欲令上聞之,以教敕亡素者。世說新語排調攀龍附鳳,並登天府南朝梁劉孝標註張敏集載頭責子羽

  5. 手敕
  6. 亦作手勅。手詔。宋書謝弘微傳書皆是太祖手勑。周書宇文亮傳晉公護誅後,亮心不自安,唯縱酒而已。高祖手勑讓之。資治通鑑唐高祖

  7. 制敕
  8. 亦作制勅。皇帝的詔令。舊唐書后妃傳上中宗韋庶人安樂恃寵驕恣,賣官鬻獄,勢傾朝廷,常自草制敕,掩其文而請帝書焉。舊五代史唐

  9. 奉敕
  10. 亦作奉勅。奉皇帝的命令。南朝梁任昉奉敕示七夕詩啟臣昉啟,奉敕,並賜示七夕五韻。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曹彬既平江南回,詣閤門入

  11. 誥敕
  12. 亦作誥勅。朝廷封官授爵的敕書。宣和遺事前集張叔夜前來招誘宋江和那三十六人歸順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誥勑,分注諸路巡檢使去也。

  13. 告敕
  14. 即告身。朝廷授官的文憑。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九元昊遣使戴金冠衣緋佩蹀躞,奉表納旌節告敕。宋程大昌演繁露續集到官呈告敕今人初

  15. 詔敕
  16. 亦作詔勅。皇帝下令。後漢書馮勤傳勤母年八十,每會見,詔勑勿拜,令御者扶上殿。詔書。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安和政弛,禮閣鮮

  17. 口敕
  18. 亦作口勅。口宣詔敕。南齊書垣崇祖傳崇祖去後,上復遣荀伯玉口敕,以邊事受旨夜發,不得辭東宮。唐李綽尚書故實河東公鎮并州,上

  19. 謹敕
  20. 亦作謹勅。謹慎自飭。漢書元後傳譚等雖與臣至親,行皆奢僭,無以率導百姓,不如御史大夫音謹敕,臣敢以死保之。顏師古注敕,整也

  21. 整敕
  22. 同整飭。端謹。後漢書陳蕃傳春秋於魯,小惡必書。宜先自整敕,後以及人。

  23. 特敕
  24. 亦作特勅。帝王的特別命令。唐韓愈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飢狀今年已來,京畿諸縣夏逢亢旱,秋又早霜伏乞特勑京兆府應今年稅錢及草粟等

  25. 墨敕
  26. 亦作墨勅。由皇帝親筆書寫,不經外廷蓋印而直接下達的命令。宋書王曇首傳既無墨敕,又闕幡棨,雖稱上旨,不異單刺。宋司馬光論夜

  27. 戒敕
  28. 亦作戒勅。告戒。漢蔡邕獨斷卷上戒書,戒敕刺史太守及三邊營官。三國志魏志中山恭王袞傳袞憂懼,戒敕官屬愈謹。宋書蕭惠開傳惠開

  29. 賜敕
  30. 下詔令。南朝齊蕭子良請停台使檢課表愚謂凡諸檢課,宜停遣使,密畿州郡,則指賜敕,遙外鎮宰,明下條源,既各奉別旨,人競自罄。

  31. 齎敕
  32. 見齎勑。

  33. 符敕
  34. 亦作符勅。敕命文書。舊唐書崔器傳器懼,所受賊文牒符敕,一時焚之。明何景明何子固權夫班爵封者遺之券誥,賜祠第者護之符勅。指

  35. 明敕
  36. 亦作明疎。明白地訓示或告誡。漢書平帝紀其明敕百寮,婦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歲以下,家非坐不道,詔所名捕,它皆無得

  37. 修敕
  38. 同脩敕。謹慎不逾矩。

  39. 發敕
  40. 見發日敕。

  41. 正敕
  42. 正式敕命。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二故事少尹與大尹游宴禮隔,雖除官亦當俟正敕也。

  43. 誡敕
  44. 亦作誡勅。漢代皇帝詔書的一種。後漢書光武帝紀上辛未詔曰唐李賢注漢制度曰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

  45. 申敕
  46. 亦作申勅。告誡。漢書成帝紀公卿申敕百寮,深思天誡,有可省減便安百姓者,條奏。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臣欲遵伊周之權,以安社

  47. 約敕
  48. 亦作約勅。亦作約飭。約束誡飭。漢書遊俠傳原涉子獨不見家人寡婦邪始自約敕之時,意乃慕宋伯姬及陳孝婦。後漢書徐穉傳漢末寇賊從

  49. 刀敕
  50. 亦作刀勅。捉刀應敕的省稱。借指權臣。南史恩倖傳茹法珍齊東昏侯時左右應敕捉刀之徒,並專國命,人間謂之刀敕,權奪人主。都下為

  51. 嚳敕
  52. 猶教誡。章炳麟瑞安孫先生傷辭乃者先生不以炳麟寡昧,有所嚳敕。

  53. 批敕
  54. 代皇帝批示處理奏章和對草擬的制敕簽署意見。唐羅隱送李右丞分司詩在省曾批敕,中臺肯於黃敕後批之。吏曰宜別連白紙。藩曰別以白

  55. 帖敕
  56. 由主政大臣在奏章上籤署意見,作為敕命批發,稱帖敕。南齊書江祏傳祏兄弟與暄及始安王遙光尚書令徐孝嗣領軍蕭坦之六人,更日帖敕

  57. 畫敕
  58. 畫押。清顧炎武日知錄押字是則以親署為押,已見於三國時矣。原注南北朝謂之畫敕。

  59. 降敕
  60. 頒發詔書。宋史禮志八大觀中,尚書省言,神祠加封爵等,未有定製,乃並給告賜額降敕。

  61. 誨敕
  62. 教誨,告誡。宋陳善捫虱新話孔子說與楞嚴經合予讀楞嚴經波斯匿王問佛言我昔未聞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鹹言此身死後斷滅,

  63. 發日敕
  64. 唐代詔旨形式之一。凡增減官員廢置州縣徵發兵馬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下官等用之。唐六典中書省凡王言之別有七四曰發日敕。亦省作發敕

  65. 應敕
  66. 在帝王左右侍候傳達旨意的人。梁書武帝紀上我若總荊雍之兵,掃定東夏,韓白重出,不能為計,況以無算之昏主,役御刀應敕之徒哉資

  67. 陰敕
  68. 猶密令。漢書西南夷傳宜因其罪惡未成,未疑漢家加誅,陰敕旁郡守尉練士馬,大司農豫調穀積要害處,選任職太守往,以秋涼時入,誅

  69. 脩敕
  70. 謹慎不逾矩。新唐書外戚傳序玄宗初年,法行近親,里表脩敕。天寶奪明,委政妃宗,階召反虜,遂喪天下。

  71. 警敕
  72. 亦作警勅。亦作警飭。警戒。詩小雅採薇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漢鄭玄箋戒,警敕軍事也。孔,甚。棘,急也。言君子小人豈不日相警戒乎

  73. 黃敕
  74. 皇帝的詔書。因用黃紙書寫,故名。舊唐書李藩傳制敕有不可,遂於黃敕後批之。吏曰宜別連白紙。藩曰別以白紙,是文狀,豈曰批敕耶

  75. 訓敕
  76. 亦作訓勅。君上對臣下告諭誡飭。宋宋祁代鄭公授知制詔謝表因程奏之升聞,紆睿辭之訓敕,就加金艾之服,以奬朝廷之容。元虞集敕賜

  77. 格敕
  78. 法規敕令。舊唐書權德輿傳許孟容蔣乂等奉詔刪定格敕,孟容等尋改他官,乂獨成三十卷,表獻之,留中不出。

  79. 命敕
  80. 猶敕命。皇帝的詔令。宋蘇舜欽投匭疏況其身檢命敕,已得為朝中官,則口鉗舌卷,鮮肯言天下事。

  81. 母敕
  82. 母親的告誡。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王經為尚書,助魏,不忠於晉,被收,涕泣辭母曰不從母敕,以至今日!

  83. 敦敕
  84. 督察敕戒。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穀水詔使中謁者魏郡清淵馬憲,監作石橋樑柱,敦敕工匠。

  85. 銜敕
  86. 遵奉皇帝的詔令。南齊書王融傳續蒙軍號,賜使招集,銜敕而行,非敢虛扇。

  87. 跋敕
  88. 亦作跋勅。謂撰寫詔敕。亦泛指起草官文書。唐元稹內狀詩寄楊白二員外衝街不避將軍令,跋敕兼題宰相名。敕,一本作勑。五代王仁裕

  89. 匡敕
  90. 見匡勑。

  91. 豫敕
  92. 預先命令告誡。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蒙豫敕四將,各選百人,普出,便入守城門。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凡事皆應慎密,亦宜豫敕左右,人

  93. 遵敕
  94. 謂遵照皇帝的詔令。蔡東藩南北史通俗演義第四二回沉約至是與宴華光殿中,遵敕賦詩,誇張戰績。

  95. 矯敕
  96. 假託詔令。資治通鑑唐肅宗上元元年興慶宮先有馬三百匹,輔國矯敕取之。胡三省注矯敕,猶言矯詔也。

  97. 出敕
  98. 出示帝王的詔書。宋梅堯臣碧雲騢守主客員外郎知制誥蔡襄封回詞頭,以中復等出無名,不可撰詞,乞付他舍人。必料亦襄執正無敢當,

  99. 切敕
  100. 見切勑。

敕居中的詞語:

  1. 墨敕斜封
  2. 用斜封下達的墨敕。唐中宗時權寵用事,任命官吏不遵制度,常由皇帝直接頒下敕書,用斜封付中書執行,時人稱為斜封官。舊唐書后妃

  3. 明罰敕法
  4. 見明罰勑法。

  5. 誥敕房
  6. 官署名。清置。負責起草和繕寫皇帝詔令。清會典事例中書科封典期限中書科於封印前期十日,將繕妥誥軸,移送內閣誥敕房詳覈。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敕組詞_敕字怎么組詞_敕組詞有哪些_帶敕字的詞語0
敕組詞_敕字怎么組詞_敕組詞有哪些_帶敕字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