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組詞_陵字怎么組詞_陵組詞有哪些_帶陵字的詞語

陵的解釋:


líng
大土山:山陵。丘陵。陵谷遷變(簡作“陵谷”)。
高大的墳墓:陵園。陵墓。陵寢。
古同“凌”,侵犯,欺侮。
筆畫數:10;
部首:阝;
筆順編號:5212134354

陵怎么寫好看:

陵怎么寫好看
陵怎么寫好看

陵開頭的詞語:

  1. 陵谷滄桑
  2. 比喻世事巨變。清趙翼甌北詩話吳梅村詩一顧謙益已仕我朝,又自托於前朝遺老,借陵谷滄桑之感,以揜其一身兩姓之慙,其人已無足觀

  3. 陵轢
  4. 同凌轢詳細解釋欺壓,欺蔑。史記孔子世家楚靈王兵強,陵轢中國。後漢書朱浮傳帝以浮陵轢同列,每銜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李賢

  5. 陵遲
  6. 坡度緩漸趨衰敗禮義陵遲詳細解釋斜坡緩延。文子上仁河以逶迤故能遠,山以陵遲故能高,道以優遊故能化。荀子宥坐三尺之岸,而虛車

  7. 陵夷
  8. 山坡緩平貌。漢桓寬鹽鐵論詔聖故峻則樓季難三刃,陵夷則牧豎易山巔。由盛到衰。衰頹,衰落。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始未嘗不欲固其

  9. 陵邑
  10. 漢代為守護帝王陵園所置的邑地。借指帝王陵墓所在地。文選班固西都賦與乎州郡之豪傑,五都之貨殖,三選七遷,充奉陵邑。李善注元

  11. 陵谷
  12. 詩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毛傳言易位也。鄭玄箋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處上之謂也。後因以陵谷比喻君臣高下易位。魏書

  13. 陵辱
  14. 欺凌侮辱。晉石崇王明君辭父子見陵辱,對之慙且驚。宋書五行志二是年三月,王敦有石頭之變,二宮陵辱,大臣誅死。清陳天華警世鐘

  15. 陵岡
  16. 亦作陵崗。升登山岡。晉郭璞遊仙詩之一臨源挹清波,陵崗掇丹荑。晉書文苑傳李充狡兔陵岡,游魚遁川。山陵山岡。晉潘岳京陵女公子

  17. 陵籍
  18. 謂欺壓作踐他人。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王勃又以虢州多藥草,求補參軍。倚才陵籍,僚吏疾之。新唐書本傳作陵藉。

  19. 陵園
  20. 本指帝王或諸侯的墓地今通稱以陵墓為主的園林。也作園陵公墓烈士陵園詳細解釋帝王或諸侯的墓地。現指以陵墓為主的園林。晉書琅邪

  21. 陵母伏劍
  22. 王陵為漢將。項羽取陵母,欲以招陵。有漢使來,陵母見之,謂曰願告吾兒,漢王長者,必得天下,子謹事之,無有二志,妾以死送使者

  23. 陵寢
  24. 帝王及后妃的墳墓及墓地的宮殿建築墓地祖宗陵寢詳細解釋古代帝王陵墓的宮殿寢廟。借指帝王陵墓。後漢書祭祀志下殤帝生三百餘日而

  25. 陵廟
  26. 全部或部分在地面之下或者全部在地面之上存放屍體的房屋詳細解釋陵墓與宗廟。後漢書陳忠傳河閒託叔父之屬,清河有陵廟之尊。南史

  27. 陵勁淬礪
  28. 強勁鋒利。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二章四我強調了魯迅的人民立場小說平易近人,雜文則陵勁淬礪。我們是應該抓緊那種精神,而分別學習。

  29. 陵上
  30. 凌駕於他人之上。國語周語中夫人性,陵上者也,不可蓋也。韋昭注如能在人上者,人慾勝陵之也,故君子上禮讓而天下莫敢陵也。犯上

  31. 陵霄
  32. 直上雲霄。形容飛得極高。淮南子原道訓乘雲陵霄,與造化者俱。後漢書文苑傳下酈炎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33. 陵暴
  34. 輕侮。尹文子大道下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陵暴。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唐韓

  35. 陵魚
  36. 古代種族名。呂氏春秋恃君非濱之東,夷穢之鄉,大解陵魚其鹿野搖山揚島大人之居,多無君。陳奇猷校釋大解陵魚當為種族名。沉沉祖

  37. 陵阜
  38. 丘陵。墨子辭過古之民,未知為宮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晉張協七命陵阜霑流膏,谿谷厭芳煙。續資治通鑑宋太宗雍熙三年范陽之旁

  39. 陵苕
  40. 花名。凌霄花的別名。詩小雅苕之華苕之華,芸其黃矣毛傳苕,陵苕也,將落則黃。晉郭璞遊仙詩之五潛穎怨青陽,陵苕哀素秋。清趙翼

  41. 陵闕
  42. 山陵和城闕。文選謝混游西池詩回阡被陵闕,高臺眺飛霞。張銑注陵,山陵闕,城闕。南齊書褚淵王儉等傳論市朝亟革,寵貴方來,陵闕

  43. 陵波
  44. 起伏飄浮於波濤之上。南朝陳徐陵移齊文巴漢樓船,陵波無際。南史隱逸傳上漁父落日逍遙渚際,見一輕舟陵波隱顯。資治通鑑唐太宗貞

  45. 陵丘
  46. 亦作陵邱。大丘大阜。墨子節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宮室之時,因陵丘堀穴而處焉。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詩颶起最可畏,

  47. 陵人
  48. 以勢壓人。左傳僖公十五年重怒,難任陵人,不祥。晉書禿髮傉檀載記形移勢變,終始殊途,陵人者易敗,自守者難攻。清葉廷琯吹網錄

  49. 陵犯
  50. 冒犯侵犯。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市之禁令,禁其鬭嚻者,與其虣亂者,出入相陵犯者。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四又京師去岐咫尺,人心易以

  51. 陵亂
  52. 雜亂無次序。南朝宋謝惠連秋懷詩高臺驟登踐,清淺時陵亂。唐楊巨源月宮詞藻井浮花共陵亂,玉階零露相裴回。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十

  53. 陵墓
  54. 領袖烈士知名人士或帝王及后妃的墳墓詳細解釋指帝王諸侯的墳墓。現多指領袖或先烈的墳地。亦泛指墳墓。漢張衡西京賦若歷世而長存

  55. 陵谷變遷
  56. 陵大土山谷兩山之間的夾道。丘陵變山谷,山谷變丘陵。比喻世事變遷,高下易位。

  57. 陵居
  58. 居於高地。素問異法方宜論其民陵居而多風。王冰注居室如陵,故曰陵居。林億等新校正大抵西方地高,民居高陵,故多風也,不必室如

  59. 陵藪
  60. 山陵和湖澤。泛指山野。晉王康琚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

  61. 陵雲
  62. 駕雲飛升。謂羽化登仙。漢書揚雄傳下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賦,欲以風,帝反縹縹有陵雲之志。高矗至雲霄。南朝陳徐陵武皇帝

  63. 陵晨
  64. 凌晨清晨。唐韓愈祭郴州李使君文遭脣舌之紛羅,獨陵晨而孤雊。唐韓愈戲題牡丹詩陵晨併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65. 陵空
  66. 凌空。高入天際。宋蘇轍超然台賦巋高臺之陵空兮,溢晨景之絜鮮。

  67. 陵雨
  68. 暴雨。漢揚雄法言吾子震風陵雨,然後知夏屋之為帡幪也。李軌注陵,暴。晉陸機演連珠之五十是以迅風陵雨,不謬晨禽之察勁陰殺節,

  69. 陵陂
  70. 山坡地勢較高的田地。莊子外物青青之麥,生於陵陂。唐杜甫喜晴詩青熒陵陂麥,窈窕桃李花。

  71. 陵跨
  72. 跨越凌駕。後漢書梁冀傳臺閣周通,更相臨望飛梁石蹬,陵跨水道。侵越。後漢書烏桓鮮卑傳論蹋頓凶桀其陵跨中國,結患生人者,靡世

  73. 陵木
  74. 即陵樹。清顧炎武孝陵圖詩相逢虞子大,獨記陵木數。參見陵樹。

  75. 陵冢
  76. 帝王的陵墓。宋馬永卿嬾真子卷五天子諸侯即位,即立太子,起陵塚。

  77. 陵石
  78. 綠石,能顯現鉛錫銅礦等的石頭。管子地數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郭沫若等集校引孫星衍曰御覽三十八引作

  79. 陵越
  80. 逾越,違犯規矩。宋書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遂乃陵越典度,偃倨尊戚,失隨方之眇跡,迷製化之淵義。北史蘇威傳江表自晉以來,刑法疏

  81. 陵虐
  82. 欺壓凌辱。左傳昭公五年奸大國之盟,陵虐小國。後漢書袁術傳董卓無道,陵虐王室,禍加太后,暴及弘農。唐李白古風之十四借問誰陵

  83. 陵戶
  84. 守護帝王陵墓的人家。魏書任城王元順傳順不達其旨,聞害衣冠,遂便出走,為陵戶鮮于康奴所害。新唐書禮樂志四建初啟運陵如興寧永

  85. 陵台
  86. 即陵署。唐開元十三年改陵署為陵台。新唐書禮樂志四貞元四年,國子祭酒包佶言歲二月八月,公卿朝拜諸陵,陵臺所由導至陵下,禮略

  87. 陵駕
  88. 超越高出徒以馮憑藉世賢用相陵駕。宋書恩幸傳序詳細解釋超越高出其上。宋書恩倖傳序而舉世人才,升降蓋寡。徒以馮藉世資,用相陵

  89. 陵風
  90. 駕著風,乘風。唐周繇白石潭秋霽作詩陵風舴艋謳啞去,山水鸕鷀薄泊飛。形容高峻。南朝梁沉約登玄暢樓詩中有陵風榭,迴望川之陰。

  91. 陵忽
  92. 欺凌輕慢。宋書劉敬宣傳而恭以豪戚自居,甚相陵忽,牢之心不能平。宋司馬光任守忠第三札子總領近侍,委之差遣,而陵忽同列,與奪

  93. 陵藉
  94. 欺辱踐踏。魏書崔休傳挾持二家,志氣微改,內有自得之心,外則陵藉同列。資治通鑑齊武帝永明十一年奐王奐曰我不作賊,欲先遣啟自

  95. 陵道
  96. 陵墓的甬道。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無錫西龍尾陵道者,春申君初封吳所造也。郭沫若南京印象八在步下陵道的時候,我便脫下了我

  97. 陵替
  98. 方法紀廢止社會秩序混亂衰敗朝廷陵替詳細解釋左傳昭公十八年於是乎下陵上替,能無亂乎後因以陵替謂綱紀廢弛,上下失序。梁書武帝

  99. 陵樹
  100. 植於陵園的樹木。後漢書虞延傳延進止從容,占拜可觀,其陵樹株櫱,皆諳其數,俎豆犧牲,頗曉其禮。宋史符瑞志中太常丞上言,其日

陵結尾的詞語:

  1. 少陵
  2. 漢宣帝許後之陵。因規模比宣帝的杜陵小,故名。指唐詩人杜甫。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唐韓愈石

  3. 子陵
  4. 嚴光的字。東漢餘姚人。曾與漢光武帝劉秀同遊學,劉秀即位後,改名隱居,後被召至京師洛陽,授諫議大夫,不受而退隱於富春山。唐

  5. 巴陵
  6. 舊縣名。晉太康元年置,治所在今湖南嶽陽。年改名岳陽縣。郡名。南朝宋元嘉十六年置。治所在巴陵今湖南嶽陽。隋開皇九年廢。唐天

  7. 丘陵
  8. 地形的一種指地勢起伏不平連線成大片的小山穿過一片丘陵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詳細解釋連綿不斷的山丘。易坎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

  9. 山陵
  10. 山嶽舊指皇帝陵墓太行碣石之間宮闕山陵之所在。明顧炎武復庵記比喻帝王或王后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戰國策趙策詳細解釋山

  11. 西陵
  12. 古國名。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張守節正義西陵,國名也。陵墓名。三國魏武帝陵寢。在河南省臨

  13. 延陵
  14. 古邑名。春秋吳邑,公子季札因讓國避居一說受封於此。故址在今江蘇常州市。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去之延陵,終身不入吳國。何休

  15. 金陵
  16. 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別稱。戰國楚威王七年公元前年滅越後在今南京市清涼山石城山設金陵邑。南朝齊謝朓鼓吹曲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

  17. 七陵
  18. 指西漢七個皇帝的陵墓。宣帝葬杜陵,文帝葬霸陵,高帝葬長陵,惠帝葬安陵,景帝葬陽陵,武帝葬茂陵,昭帝葬平陵,合稱七陵。文選

  19. 霸陵
  20. 即灞陵。漢文帝陵名。史記孝文本紀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後漢書逸民傳韓康康嘆曰我本欲

  21. 九陵
  22. 高山峻岭。易震躋於九陵,勿逐,七日得。漢揚雄太玄銳上九陵,崢岸峭陁。

  23. 杜陵
  24. 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古為杜伯國。秦置杜縣,漢宣帝築陵於東原上,因名杜陵。並改杜縣為杜陵縣。晉曰杜城縣,北魏曰杜縣

  25. 避雨陵
  26. 指殽山北陵,即東殽山。山陵同義。二陵即東殽山和西殽山,中有古道,其兩側高山相嶔,可避風雨。傳說周文王曾避風雨於此。左傳僖

  27. 泰姬陵
  28. 又名泰吉瑪哈爾陵。在印度北方邦阿格拉郊外朱木拿河南岸。印度莫臥兒王朝皇帝沙賈汗為安葬其後比格姆修建。主體建築為方形台基上

  29. 五陵
  30. 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即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在長安附近。當時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後世詩文常以五陵為富豪人家聚居

  31. 侵陵
  32. 見侵凌。

  33. 襄陵
  34. 謂大水漫上丘陵。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孔傳襄,上也。明何景明水車賦過顙類激,襄陵乃害。清龔自珍非五行傳河決瓠

  35. 兩廣丘陵
  36. 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低山丘陵的總稱。分布於南嶺以南。海拔多在米之間,少數山峰超過米。廣東境內多花崗岩丘陵。廣西境內多石灰岩

  37. 乾陵
  38. 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墓在陝西乾縣梁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陵前排列大型石人石獸華表等石刻其中著名的有翼馬石獅述聖記

  39. 中山陵
  40. 孫中山的陵墓。在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陵墓坐北朝南,從廣場至陵門,墓道長三百七十五米。祭堂仿古宮殿式,其中供孫中山坐像。墓

  41. 廬陵
  42. 廬陵郡就是吉州。現在江西省吉安市

  43. 灞陵
  44. 古地名。本作霸陵。故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漢文帝葬於此,故稱。三國魏改名霸城,北周建德二年廢。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豈知灞陵夜

  45. 原陵
  46. 平原與丘陵。漢書食貨志上若山林藪澤原陵淳鹵之地,各以肥磽多少為差。有賦有稅。陵名。東漢光武帝劉秀之陵。後漢書顯宗孝明帝紀

  47. 謁陵
  48. 到陵墓前拜謁瞻仰陵墓詳細解釋拜謁陵墓。東觀漢記樂成王萇傳樂成王居諒闇,衰服在身,彈棊為戲,不肯謁陵。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

  49. 夷陵
  50. 楚先王的坆墓在今湖北宜昌縣東再戰而燒夷陵。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51. 壽陵
  52. 指帝後生前預築的陵墓。後漢書光武紀下初作壽陵。將作大匠竇融上言園陵廣袤,無慮所用。李賢注初作陵未有名,故號壽陵,蓋取久長

  53. 岡陵
  54. 山岡和丘陵連綿起伏的岡陵詳細解釋丘陵。詩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宋蘇轍黃州快哉亭記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

  55. 園陵
  56. 帝王的墓地詳細解釋帝王的墓地。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先帝園陵寢廟,羣臣莫習。後漢書光武帝紀上赤眉焚西京宮室,發掘園陵。李賢注

  57. 廣陵
  58. 見廣陵散。

  59. 嚴陵
  60. 即嚴光。光字子陵,省稱嚴陵。東漢會稽餘姚人。少曾與漢光武帝劉秀同遊學。秀即帝位後,光變姓名隱遁。秀遣人覓訪,徵召到京,授

  61. 迦陵
  62. 迦陵頻伽的省稱。唐元稹度門寺詩佛語迦陵説,僧行猛虎從。唐劉商詠雙開蓮花西方采畫迦陵鳥,早晚雙飛池上來。宋鹹輝首楞嚴經義海

  63. 十三陵
  64. 明代十三個皇帝陵墓的總稱。陵名為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

  65. 高陵
  66. 高丘,山丘。易同人伏戎於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晉陸機擬青青陵上柏詩冉冉高陵苹,習習隨風翰。元劉永之酬寄伍朝賓詩鯨鯢依巨

  67. 二陵
  68. 即二崤。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晉人御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楊伯峻注二陵者,東崤山

  69. 定陵
  70. 明十三陵之一。萬曆帝朱翊鈞和孝端孝靖兩後的陵墓。在北京市昌平天壽山。墓室由五個極其高大寬敞的石築殿堂聯結組成。前中後三殿

  71. 深谷為陵
  72. 深谷變成山陵。常喻人世間的重大變遷。左傳昭公三十二年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故詩曰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北魏酈道

  73. 邱陵
  74. 連綿起伏的小山坡地。孟子離婁上為高必因邱陵,為下必因川澤。唐陳子昂峴山懷古詩邱陵徒自出,賢聖幾凋枯。清龔自珍夜坐詩之一一

  75. 安陵
  76. 戰國時國名。本屬魏,秦滅魏後,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見戰國策魏策四。

  77. 朱陵
  78. 即朱陵洞天。道家所稱三十六洞天之一,在湖南衡山縣。借指神仙居所。北周庾信道士步虛詞之一赤玉靈文下,朱陵真氣來。唐吳筠遊仙

  79. 毗陵
  80. 今江蘇省常州市詳細解釋亦作毘陵。古地名。本春秋時吳季札封地延陵邑。西漢置縣,治所在今江蘇省常州市。三國吳時,為毗陵典農校

  81. 昭陵
  82. 陵墓名。唐太宗墓。在陝西省禮泉縣九嵕山。利用山峰鑿成。著名的昭陵六駿石刻,原來即列置在昭陵北面祭壇的東西兩廡房內。前蜀韋

  83. 顯陵
  84. 五代晉高祖陵。在今河南省宜陽縣西北。新五代史晉出帝紀十一月庚寅,葬聖文章武孝皇帝於顯陵。徐無黨注陵在河南壽安縣。遼世宗陵

  85. 上替下陵
  86. 同下陵上替。後漢書禮儀志上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儀,上替下陵,此謂大亂。

  87. 陽陵
  88. 古曲名。又稱陽阿。漢劉向新序雜事一其為陽陵採薇,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參見陽阿。

  89. 零陵
  90. 古地名。在今湖南寧遠東南。相傳舜帝葬於此。史記五帝本紀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裴駰集解引皇覽舜冢

  91. 東陵
  92. 莊子駢拇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盜跖之非乎!後因以東

  93. 銅陵
  94. 產銅的山陵。古文苑揚雄蜀都賦西有鹽泉鐵冶,橘林銅陵。章樵注鐵冶銅陵,產銅鐵處。明陳汝元金蓮記釋憤孰道銅陵金穴,頓作冰山。

  95. 陪陵
  96. 古代指臣子的靈柩葬在皇帝墳墓的近旁。隸釋漢太尉楊震碑次秉,寔能纘脩,復登上司,陪陵京師。按,後漢書楊秉傳作賜塋陪陵。三國

  97. 陰陵
  98. 春秋楚邑。為項羽兵敗後迷失道處。漢時置縣。故城在今安徽定遠西北。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北周庾信燕射歌辭宮調曲之

  99. 孝陵
  100. 明太祖陵,在今南京市東北鍾山南面。明初置衛守護,故其地名孝陵衛。明史太祖紀三辛卯,葬孝陵。諡曰高皇帝,廟號太祖。清趙翼過

陵居中的詞語:

  1. 山陵崩
  2. 諸侯帝王死亡的委婉語。戰國策秦策五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於累卵,而不壽於朝生。高誘注山陵,喻尊高也崩,死

  3. 武陵溪
  4. 見武陵源。

  5. 於陵子終
  6. 於陵子仲之字。漢劉向列女傳楚於陵妻楚王聞於陵子終賢,欲以為相,使使者持金百鎰往聘迎之。於陵子終曰僕有箕箒之妾,請入與計之

  7. 於陵子
  8. 即於陵子仲。晉張協雜詩之十取志於陵子,比足黔婁生。明徐渭於陵子序於陵子自命出世者也。參見於陵子仲。

  9. 迦陵頻伽
  10. 梵語的音譯。鳥名,意譯為好聲鳥。佛教傳說中的妙禽。 * 念處經觀天品天子復詣普林。其普林中,有七種鳥珊瑚銀寶,為迦陵頻伽,

  11. 霸陵橋
  12. 即霸橋。因灞水西高原上有漢文帝霸陵,故稱。宋柳永少年游詞參差煙樹霸陵橋,風物盡前朝。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直至大庾嶺邊,霸

  13. 零陵香
  14. 香草名。宋沉括夢溪補筆談藥議零陵香,本名蕙,古之蘭蕙是也,又名薰。左傳曰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即此草也。唐人謂之鈴鈴香

  15. 廣陵散絕
  16. 廣陵散已失傳。常比喻優良傳統斷絕或後繼無人。

  17. 下陵上替
  18. 在下者凌駕於上,在上者廢弛無所作為。謂上下失序,綱紀廢墜。陵,通凌。左傳昭公十八年於是乎下陵上替,能無亂乎後漢書袁紹傳下

  19. 東陵侯
  20. 指漢邵平。以種東陵瓜而著名。北周庾信擬詠懷之二四昔日東陵侯,惟有瓜園在。唐李白古風之九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參見東陵瓜

  21. 東格陵蘭寒流
  22. 北冰洋的寒流。源自北冰洋,沿格陵蘭東岸向南流入大西洋。流速較緩,春季多冰山和浮冰。

  23. 嚴陵瀨
  24. 在浙江桐廬縣南,相傳為東漢嚴光隱居垂釣處。後漢書逸民傳嚴光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於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北魏

  25. 杜陵布衣
  26. 唐杜甫的自稱。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參見杜陵野老。

  27. 子陵灘
  28. 即七里灘。又名七里瀨嚴陵瀨。富春江的一段。北岸富春山嚴陵山相傳為東漢嚴光隱居垂釣處。南朝梁顧野王輿地誌七里灘在東陽江下,

  29. 安陵君
  30. 安陵國的國君。安陵是當時一個小國現在河南省鄢陵縣西北原是魏國的附庸魏襄王封其弟為安陵君。戰國策魏策

  31. 五陵原
  32. 漢代五個皇帝陵園所在地。在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的渭北高原上。敦煌曲子詞天仙子五陵原上有仙娥,攜歌扇,香爛漫,留住九華雲一片

  33. 昭陵六駿
  34. 陝西省禮泉縣東北九嵕山唐太宗昭陵前的六塊浮雕石刻。是李世民在建立唐王朝的戰爭中所騎的六匹駿馬的雕像。刻於貞觀十年公元年。

  35. 杜陵叟
  36. 指杜陵的老農夫。唐白居易新樂府杜陵叟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餘。指唐杜甫。宋陸游感舊詩之六我思杜陵叟,處處有遺蹤。

  37. 蘭陵王
  38. 北齊蘭陵武王長恭,文襄帝第四子。才武而貌美,臨陣常戴假面以對敵,芒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騎五百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

  39. 杜陵野老
  40. 唐杜甫的自稱。杜甫祖籍杜陵,他也曾在杜陵附近居住,故常自稱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杜甫投簡成華兩縣諸子詩長安苦寒誰獨

  41. 上陵下替
  42. 同下陵上替。隋書煬帝紀上上陵下替,綱維靡立。

  43. 茂陵劉郎
  44. 指漢武帝劉徹。以其陵墓曰茂陵,故稱。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45. 五陵年少
  46. 指京都富豪子弟。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三折五陵年少,端的一言難盡。清揆敘鷹坊歌五

  47. 嘉陵江
  48. 長江上游支流。在中國四川省東部發源於秦嶺在重慶市注入長江全長公里流域面積萬平方公里

  49. 日陵月替
  50. 謂逐漸衰落弛退。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徵曰觀自古帝王,在於憂危之間,則任賢受諫。及至安樂,必懷寬怠,言事者惟令兢懼,日陵月替

  51. 霸陵醉尉
  52. 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53. 李陵台
  54. 指漢李陵的墓。明陳恭尹明妃怨詩生死歸殊俗,君王命妾來。莫令青塚草,生近李陵臺。

  55. 廣陵散
  56. 琴曲名。三國魏嵇康善彈此曲,秘不授人。後遭讒被害,臨刑索琴彈之,曰廣陵散於今絶矣!見晉書嵇康傳。後亦稱事無後繼已成絕響者

  57. 延陵季子
  58. 指春秋時吳公子季札。相傳吳王壽夢有四子諸樊或稱謁餘祭餘眛一作夷昧季札。季札賢,壽夢欲廢長立少。季札讓不可。壽夢卒,諸樊立

  59. 於陵子仲
  60. 戰國時隱逸之士。或謂即陳仲子。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於陵子仲辭三公為人灌園。裴駰集解列士傳曰楚於陵子仲,楚王欲以為相,而不許

  61. 杜陵野客
  62. 唐杜甫的自稱。唐杜甫醉時歌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鬢如絲。參見杜陵野老。

  63. 武陵源
  64. 晉陶潛桃花源記載晉太元中,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見其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老少怡然自樂。村人自稱先

  65. 子陵台
  66. 東漢嚴子陵隱居釣魚處。在浙江桐廬縣南富春山腰間,有東西兩台,各高百餘米。東稱嚴子陵釣台,西是宋末謝翱哭文天祥處。南朝梁顧

  67. 杜陵老
  68. 指唐杜甫。宋黃庭堅過洞庭青草湖詩我雖貧至骨,猶勝杜陵老。宋戴復古論詩七絕飄零憂國杜陵老,感寓傷時陳子昂。

  69. 娥陵氏
  70. 相傳為女媧氏掌樂之官。太平御覽卷五六六引帝系譜女媧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

  71. 青陵粉蝶
  72. 太平寰宇記卷十四引晉乾寶搜神記大夫韓憑取妻美,宋康王奪之,憑怨王, * ,妻腐其衣,與王登臺,自投臺下,左右攬之,著手化為

  73. 金陵王氣
  74. 今之南京,戰國時楚威王埋金以鎮王氣,故曰金陵。後三國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皆建都於此。所謂金陵王氣即指帝王所在地金陵的祥瑞之

  75. 暴內陵外
  76. 暴殘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對內殘害百姓,對外欺壓弱小。

  77. 杜陵屋
  78. 唐杜甫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後因指破舊的房屋。明李東陽風雨嘆詩不然獨破杜陵屋,猶能不廢嘯與歌。

  79. 西陵峽
  80. 即巴峽。長江三峽之一。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燈影峽宜昌峽的總稱,是三峽中最長的峽。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二江水又東逕西陵峽。

  81. 武陵蠻
  82. 漢時對分布在今湘西鄂西南等地區少數民族的總稱。因其地為武陵郡,故名。後漢書桓帝紀武陵蠻寇江陵,車騎將軍馮緄討,皆降散。

  83. 延陵劍
  84. 漢劉向新序節士載,春秋時延陵季子吳公子季札將出訪晉國,帶寶劍經過徐國,徐君觀劍不言而 * 之。延陵季子為有晉國之使,未即獻

  85. 廣陵濤
  86. 漢枚乘七發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遊兄弟,並往觀濤乎廣陵之曲江。後即以廣陵濤稱廣陵今揚州曲江潮。漢時其勢浩大,蔚為壯觀

  87. 壽陵失步
  88. 比喻模仿別人不到家反而連自己原來所會的東西也忘掉了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莊

  89. 十三陵水庫
  90. 在北京市昌平縣境內,因位於明十三陵附近,故名。一九五八年建成,主要建築物為攔洪大壩。水庫周圍群山聳翠,有仙人洞等名勝古蹟

  91. 東陵瓜
  92. 指漢邵平所種之瓜,味甜美。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長安城東出南頭第一門曰霸城門或曰青門,門外舊出佳瓜。廣陵人邵平為秦東陵侯,秦

  93. 海陵倉
  94. 倉庫名。漢吳王濞建。在江蘇省泰縣東面的海陵。文選枚乘上書重諫吳王轉粟西鄉,陸行不絶,水行滿河,不如海陵之倉。李善注引臣瓚

  95. 信陵君
  96. 其封地在信陵的一國公子。信陵魏地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寧陵縣西北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漢賈誼過秦論詳細解釋戰國魏安厘

  97. 杜陵風月手
  98. 見杜陵風雨手。

  99. 韓陵山
  100. 俗名七里岡。在河南省安陽市東北。北魏高歡曾於此擊敗爾朱兆,並建定國寺旌功,由溫子昇撰作碑文。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四彰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陵組詞_陵字怎么組詞_陵組詞有哪些_帶陵字的詞語0
陵組詞_陵字怎么組詞_陵組詞有哪些_帶陵字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