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司馬遷怎么寫好看
司馬遷名言

司馬遷關於輿論的名言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

鑠(shuò朔)金:熔化金屬。積毀:毀謗積聚得多了。銷骨:燒掉骨頭,指把人毀滅。進兩句大意是:眾口一詞,能把金石熔化;多次誹謗,能把人才毀滅。

物體之堅,以金石為最,而眾口一詞,能使金石熔化,可見輿論力量的巨大。惡毒的毀謗,開始人們可能還不會相信,但重複的次數多了,便會蠱惑人心,即使再正直的人也會失去人們的信任,壓上沉重的精神負擔,不是自行垮掉.就是禍害加身而被毀滅,可見毀謗之惡毒。這兩句為了說明輿論力量之大。以“鑠金”﹑“銷骨世行誇張,為了說明。積毀銷骨”之義,又以“眾口鑠金”作比興,使道理淺顯而易明。這些方法都值得學習,也可以直接用這兩句說明毀謗為害之烈。

司馬遷介紹

[Sima Qian] (公元前145/前135—?)中國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早年遊歷各地,遍訪民間風俗,採集傳說。初任郎中,後繼父任太史令,得讀國家藏書。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與唐都等人改定太初曆。漢將李陵與匈奴作戰失敗,率軍投降。司馬遷因為之申辯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發憤繼續完成所著史籍。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後稱《史記》。是中國最早的記傳體通史。其書傳記語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對後世史學和文學均有深遠影響 閱讀更多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0

司馬遷相關文章

精彩資源:

  • 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呂不韋

    2020-05-23 10:28:30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左丘明

    2020-05-11 07:42:53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業精於勤,荒於嬉。——韓愈

    2020-05-17 13:44:10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後難摹。——蘇軾

    2020-05-25 10:03:51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自無一毛利,主有千箱實。——王安石

    2020-05-14 07:55:16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新林二月孤舟還,水滿清江花滿山。——儲光羲

    2020-05-11 07:56:01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司馬遷

    2020-05-21 10:33:03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

    2020-05-13 07:42:34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一朝天子一朝臣。——金仁傑

    2020-05-17 08:52:05
  • 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陸游

    2020-05-17 14:39:28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分明峰頭樹,倒插秋江底。——岑參

    2020-05-15 10:41:55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韓愈

    2020-05-14 07:11:09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

    2020-05-17 09:57:48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夜光之珠,不必出於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於崑崙之山。——劉義慶

    2020-05-17 11:18:18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2020-05-22 11:01:30
  • 其擇人宜精,其任人宜久。——蘇軾

    2020-05-14 08:54:54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

    2020-05-14 08:21:47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時危始識不世才。——杜甫

    2020-05-13 08:12:45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孟子

    2020-05-21 07:12:32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湯顯祖

    2020-05-24 18:18:50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