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王昌齡怎么寫好看
王昌齡名言

王昌齡關於送別的名言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見唐·王昌齡《送魏二》。

瀟湘:瀟水、湘水在湖南零陵縣境會合,稱瀟湘。這兩句大意是:想你在不久的將來將於月夜泊舟在遙遠的瀟湘之上,清猿的長鳴會闖入你的夢鄉,使你夢中也擺脫不了愁悵。

這是作者貶官龍標尉時送友人所作。全詩是:“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前兩句寫送別時所見的實景,後兩句不直寫惜別之情,而是通過想像替友人虛構了一個境界:夜泊瀟湘,夢中聽猿。夜泊瀟湘已是想像中的虛幻之景,而夢中聽猿更是幻中有幻,給詩增添了朦朧美,也深化了惜別的主題,在藝術構思上頗具特色。可用來表現惜別惆悵之情。

王昌齡介紹

王昌齡(?-約756) : 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年間進士。曾任江寧丞,晚年貶龍標尉。後因世亂還鄉,被殺。詩作多寫邊塞軍旅生活,氣勢豪邁。長於七絕,被稱為“七絕聖手”。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二首、《閨怨》等。有《王昌齡集》。 閱讀更多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0

王昌齡相關文章

精彩資源:

  • 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戚繼光

    2020-05-17 10:41:54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范曄

    2020-05-19 13:50:50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含風鴨綠鱗鱗起,弄日鵝黃裊裊垂。——王安石

    2020-05-15 13:37:17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2020-05-18 10:39:52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曹雪芹

    2020-05-13 09:00:28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司馬遷

    2020-05-23 14:57:39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然。——李白

    2020-05-22 09:27:13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江動月移石,溪虛雲傍花。——杜甫

    2020-05-15 08:37:37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荀子

    2020-05-11 07:36:08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孟德斯鳩的名言_關於孟德斯鳩的名人名言_孟德斯鳩的名句有哪些

    2020-05-20 08:17:43
  • 唯有人心相對時,咫尺之間不能料。——白居易

    2020-05-12 16:53:52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莊子

    2020-05-11 08:44:34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修之至極,何謗不息。——張九齡

    2020-05-25 12:59:00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蘇軾

    2020-05-12 15:29:34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雲飛。——李白

    2020-05-14 07:15:42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蘇洵

    2020-05-13 07:52:56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范曄

    2020-05-14 08:01:07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孫子

    2020-05-15 08:09:31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杜甫

    2020-05-16 10:40:31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關漢卿

    2020-05-12 17:34:49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
  •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王昌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