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清過堰原文
小風吹樹寒流止,始覺西江潮正起。
須臾倒卷縠紋來,已沒岸痕猶未已。
江流自下河自高,逆上更堪行罔水。
九牛回首竹索細,十丈沙泥拒舟底。
舟師絕叫鼙鼓喧,觀者駢肩汗如洗。
未經破碎亦偶然,得造漣漪真幸爾。
世間何事非人力,計久終須倚天理。
他年我欲治河源,要使黃流貫清泚。
詩詞問答
問:錢清過堰的作者是誰?答:陳淵
問:錢清過堰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陳淵的名句有哪些?答:陳淵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2. 四庫本作深
參考注釋
寒流
(1)
(2) 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洋流。寒流的水溫比它所到區域的水溫低,能使經過的地方氣溫下降,少雨
(3) 寒潮
西江
珠江的最大支流,發源於雲南,到廣西梧州後稱西江,全長2129公里
須臾
(1) 片刻
須臾不可離
(2) 一會兒
須臾,蛇不見了。——《三國演義》
倒卷
見“ 倒卷 ”。
亦作“ 倒捲 ”。指由前向後或由下向上地捲起。 宋 蘇軾 《起伏龍行》:“赤龍 * 戰明日,倒卷 黃河 作飛雨。” 杜甫 《歸雁》詩 仇兆鰲 注引 清 黃生 曰:“五、六本屬結意,卻作中聯;七、八本是發端,翻為結語。前半先言歸,次言辭,後言到,終乃言不過,章法層層倒捲,矯變異常。” 茅盾 《子夜》十一:“風戲弄她的寬大的睡衣,一會兒吹胖了,一會兒又倒卷了起來。”
縠紋
縐紗似的皺紋。常用以喻水的波紋。 唐 羅隱 《賀淮南節度盧員外賜緋》詩:“御題綵服垂天眷,袍展花心透縠紋。” 宋 蘇軾 《和張昌言喜雨》:“禁林夜直鳴江瀨,清 洛 朝回起縠紋。” 明 楊慎 《渡黑龍江時連雨水漲竟日乃濟》詩:“雨過添清氣,風生愛縠紋。” 清 陳其年 《減字木蘭花·歲暮燈下作家書竟再係數詞楮尾》詞之五:“ 曲阿 湖上,重看縠紋平似掌。”
未已
不止;未畢。《詩·秦風·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唐 韓愈 《天星送楊凝郎中賀正》詩:“正當窮冬寒未已,借問君子行安之?” 宋 周邦彥 《驀山溪·大石》詞:“落日媚 滄洲 ,泛一棹、夷猶未已。” 明 劉基 《漫成》詩之二:“一寸愁心千萬里,不見行人應未已。”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二人喜其詞致,談至月上未已。”
自下
(1).謙遜退讓,敬重他人。《晏子春秋·雜上五》:“今者,妾見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漢 揚雄 《法言·寡見》:“自後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 唐 韓愈 《答馮宿書》:“故至此已來,剋己自下,雖不肖人至,未嘗敢以貌慢之。” 明 文徵明 《侍御陳公石峰記》:“苟為自下,則非有越人之才者不能。”
(2).猶其下。《後漢書·殤帝紀》:“蝗蟲之異,殆不虛生,萬方有罪,在予一人,而言事者專咎自下,非助我者也。”《後漢書·袁術傳》:“及竊偽號,淫侈滋甚,媵御數百,無不兼羅紈,厭粱肉,自下飢困,莫之簡卹。”
自高
(1).自然高大。《莊子·田子方》:“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 唐 魏徵 《論治疏》:“又天居自高,龍鱗難犯,在於造次,不敢盡言。”
(2).自傲;抬高自己。《後漢書·袁紹傳》:“性矜愎自高,短於從善,故至於敗。” 宋 陳亮 《甲辰秋答朱元晦書》:“後生小子遂以某為假 伯恭 以自高,痴人面前真是不得説夢。”《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 殷 家女子倒百般好,只有些兒毛病,專一恃貴自高,不把公婆看在眼裡。”
(3).猶自重;自珍。《後漢書·黨錮傳·李膺》:“是時朝庭日亂,綱紀穨阤, 膺 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 唐 李景亮 《李章武傳》:“雖弘道自高,惡為潔飾,而容貌閒美,即之溫然。”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舟師
(1).水軍。《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楚子 為舟師以伐 吳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 義熙 中, 劉公 西入 長安 ,舟師所屆,次於 洛陽 。” 宋 戴埴 《鼠璞·防海》:“舟師始於 吳 越 。”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撫記上》:“朝廷以 定海 孤懸海中,非海道舟師不能恢復。”
(2).船夫;舵手。《新唐書·王義方傳》:“道 南海 ,舟師持酒脯請福。” 明 高啟 《欲訪李孝廉至婁江遇風而回》詩:“舟師捩柂若無力,帆勢如蓬幾飄轉。” 清 黃遵憲 《八月十五夜作歌》:“舟師捧盤登舵樓,船與天漢同西流。”
鼙鼓
小鼓和大鼓。古代軍所用;古代樂隊也用。《周禮·春官·鍾師》:“掌鼙鼓縵樂。”《呂氏春秋·古樂》:“ 有倕 作為鼙鼓鐘磬。”《六韜·兵徵》:“金鐸之聲揚以清,鼙鼓之聲宛以鳴。”《漢書·史丹傳》:“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三六:“臣聞柷敔希聲,以諧金石之和;鼙鼓疏擊,以節繁絃之契。”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漁陽 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清 王韜 《瀛壖雜誌》:“拔髮騎龍望斾旌,經年鼙鼓未休兵。” 陳毅 《寄耿星同志》詩:“黑 非 獨立驚鼙鼓,數行韻語報平安。”
駢肩
肩挨著肩,形容人多擁擠
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咨嗟。——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
破碎
(1) 破成碎片,尤指被炸碎
用機器破碎礦石
(2) 毀壞;破損碎裂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割裂;肢解
群經破碎,後學迷誤
(4) 毀滅;破滅
少爺的夢破碎了。——巴金《秋》
偶然
突然的,不是經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現象
偶然事件
漣漪
見“ 漣猗 ”。
世間
人世間;世界上。《百喻經·觀作瓶喻》:“諸佛大龍出,雷音徧世間。”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三:“有飲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唐 裴鉶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間非老奴不能斃此犬耳。” 宋 陸游 《高枕》詩:“高枕閒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藝到極精處,皆可成名,強如世間浮泛詩文百倍。” 楊朔 《滇池邊上》:“自古以來,人們常有個夢想,但願世間花不謝,葉不落,一年到頭永遠是春天。”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非人
(1) 不合適的人
所用非人
(2) 殘廢人
(3) 缺乏人性或個性的人
(4) 不人道的(非人待遇)
天理
(1) 自然法則;天道,天然的組織結構
依乎天理。——《莊子·養生主》
(2) 宋代的理學家認為封建 * 是客觀存在的道德法則,把它叫做“天理”
(3) 道義
(4) 天性
他年
(1).猶言將來,以後。《左傳·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負芻 守…… 負芻 殺其大子而自立也,諸侯乃請討之。 晉 人以其役之勞,請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題甘露寺北軒》詩:“他年會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龔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漢鳳紐白玉印一枚喜極賦詩》:“引我飄搖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節有感》詩之二:“聖主他年貴,邊心此日勞。” 唐 韓愈 《祭虞部張員外文》:“他年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詩:“他年誰識我,心跡在 徐州 。”
河源
河流的發源地,特指黃河的發源地
黃流
(1).指酒。《詩·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黃流在中。” 毛 傳:“黃金所以飾流鬯也。” 鄭玄 箋:“黃流,秬鬯也。” 孔穎達 疏:“釀秬為酒,以鬱金之草和之,使之芬香條鬯,故謂之秬鬯。草名鬱金,則黃如金色;酒在器流動,故謂之黃流。”按,傳、箋所釋不同,此從箋疏。參閱 清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 南朝 梁 沉約 《梁宗廟登歌》之四:“我鬱載馨,黃流乃注。” 宋 陸游 《題齋壁》詩:“晝存真火溫枵腹,夜挽黃流灌病骸。” 章炳麟 《訄書·原教下》:“夫黃流之祼,鬱金百葉,酹之以達黃泉。”
(2). 黃河 之水。 唐 韓愈 《感二鳥賦》:“過 潼關 而坐息,窺黃流之奔猛。” 宋 陳師道 《口號》:“坐使黃流隨指顧,即看丹閣畫精神。”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雜感用古詩十九首韻呈今醉先生並諸同人》:“ 泰山 日峩峩,黃流時浩浩。”
(3).泛指洪水。 宋 蘇軾 《次韻張昌言喜雨》:“千里黃流失故居,年來赤地到 青 徐 。” 王文誥 輯注引 趙次公 曰:“言水所衝盪,而民居不見也。”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謫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泚
(1).清澈。 南朝 齊 謝朓 《始出尚書省》詩:“邑里向疎蕪,寒流自清泚。” 唐 費冠卿 《枕流石》詩:“願以清泚流,鑒此堅貞質。” 宋 歐陽修 《荷花賦》:“陰曲池之清泚,漾波紋之奫淪。”《林則徐日記·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
(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試臨淵》詩:“清泚濯纓處,今來喜一臨。”《警世通言·宿香亭張浩遇鶯鶯》:“風亭月榭,杏塢桃溪,雲樓上倚晴空,水閣下臨清泚。” 清 錢謙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與孟陽長蘅小飲》詩:“四山歌吹罷,落月汎清泚。”
(3).形容詩文清晰明潔。 宋 王安石 《傷杜醇》詩:“談辭足詩書,篇詠又清泚。” 清 方文 《噉椒堂詩》:“學文雖未成,愛我筆清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