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虎臣修撰述天台之游賦贈原文
太史三茅隱,朱顏薄世榮。
言尋沃洲路,遙向赤霞城。
語識寒山妙,詩同太白清。
石樑橫地底,今夜夢經行。
詩詞問答
問:蔣虎臣修撰述天台之游賦贈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蔣虎臣修撰述天台之游賦贈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蔣虎臣修撰述天台之游賦贈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五
參考注釋
太史
(1) 官名。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朝廷大臣。後職位漸低,秦稱太史令,漢屬太常,掌天文曆法。魏晉以後太史僅掌管推算曆法。至明清兩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又稱翰林為太史
(2) 指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參之太史。——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三茅
(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晉書·禮志上》:“ 武皇帝 亦初平寇亂,意先儀范。其吉禮也,則三茅不翦,日觀停瑄。”詳“ 三脊茅 ”。
(2).指傳說中修仙得道的 茅君 三兄弟。 唐 許渾 《亡題》詩:“ 商嶺 採芝尋四老, 紫陽 收朮訪三 茅 。” 宋 柳永 《巫山一段雲》詞:“相將何處寄良宵?還去訪三 茅 。”詳“ 三茅君 ”。
(3).山名。亦稱 茅山 、 句曲山 。在 江蘇省 句容縣 東南。相傳 茅君 三兄弟得道於此,故名。 唐 劉禹錫 《重送逝西李相公頃新加旌旄》詩:“城下清波含百穀,窗中遠岫列 三茅 。”
朱顏
(1).紅潤美好的容顏。《楚辭·大招》:“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則秀雅,穉朱顏只。” 王夫之 通釋:“穉朱顏者,肌肉滑潤,如嬰穉也。” 南朝 宋 鮑照 《芙蓉賦》:“陋 荊 姬之朱顏,笑 夏 女之光髮。”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詞:“雕欄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顏改。”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詩評》:“ 元卿 年十八第進士,其叔 正叟 賀之云:‘月中丹桂輸先手,鏡里朱顏正後生。’” 清 劉大櫆 《祭吳文肅公文》:“我初見公,公在內閣,皓髮朱顏,笑言磊磊。”
(2).和悅的臉色。表示親熱信任。《漢書·淮陽王劉欽傳》:“ 博 自以棄捐,不意大王還意反義,結以朱顏,願殺身報德。”
(3).美色;美女。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四:“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 余冠英 註:“朱顏為美色。” 南朝 梁簡文帝 《美女篇》:“朱顏半已醉,微笑隱香屏。” 明 葉憲祖 《碧蓮繡符》第七折:“欲覓佳姻,須索放還,強羈留,空絮煩,算除非為覓朱顏,算除非為覓朱顏。” 清 方文 《王抑之招集齋中有贈》詩:“翠幙出朱顏,清謳發皓齒。”
(4).指青春年少。 唐 郎士元 《聞蟬寄友人》詩:“朱顏向華髮,定是幾年程。” 宋 曾鞏 《孔教授張法曹以曾論薦特示長箋》詩:“緑髮朱顏兩少年,出倫清譽每相先。” 元 曾瑞卿 《留鞋記》第一折:“[梅香雲]姐姐,你纔一十八歲,慌怎么的![正旦唱]我則怕一去朱顏喚不回,誤了我這佳期。” 清 顧炎武 《薊門送子德歸關中》詩:“與子窮年長作客,子非朱顏我頭白。”
(5).臉紅。形容酒醉的面容。 晉 潘岳 《金谷集作》詩:“玄醴染朱顏,但愬杯行遲。” 宋 司馬光 《和子華招潞公暑飲》:“閒來高韻渾如鶴,醉里朱顏卻變童。”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自古纓冕無醜士,酸寒一洗朱顏酡。”
(6).臉紅。羞赧之色。《北齊書·王晞傳》:“丞相西閤祭酒 盧思道 謂 晞 曰:‘昨被召朱顏,得不以魚鳥致怪。’”
世榮
世俗的榮華富貴。《三國志·魏志·徐幹傳》“ 乾 為司空軍謀祭酒掾屬” 裴松之 注引《先賢行狀》曰:“ 乾 清玄體道,六行脩備,聰識洽聞,操翰成章,輕官忽祿,不耽世榮。” 唐 韋應物 《幽居》詩:“自當安蹇劣,誰謂薄世榮。”
沃洲
亦作“ 沃州 ”。山名。在 浙江省 新昌縣 東。上有 放鶴亭 、 養馬坡 ,相傳為 晉 支遁 放鶴養馬處。 唐 皇甫冉 《題昭上人房》詩:“ 沃州 傳教後,百衲老空林。” 唐 白居易 《沃洲山禪院記》:“東南山水, 越 為首, 剡 為面, 沃洲 、 天姥 為眉目。” 清 金農 《<冬心先生集>自序》:“江( 錢塘 )之外又山無窮,若 沃洲 、 天姥 、 雲門 、 洛思 諸峯嶺。”
霞城
(1).雄峻高大的城。 唐太宗 《春日登陝州城樓》詩:“碧原開霧隰,綺嶺峻霞城。”
(2).指 赤城山 ,在 浙江省 天台縣 北,狀如城牆雉堞,土色皆赤,望之似霞,故名。《紅樓夢》第五十回:“ 湘雲 忙聯道: 霞城 隱赤標。”
寒山
(1).傳說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辭·大招》:“魂乎無北!北有寒山, 逴龍 赩只。” 王逸 註:“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陰不見日,名曰 逴龍 。” 晉 張協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靜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詩:“南州實炎德,桂樹凌寒山。” 唐 韓翃 《送齊山人歸長白山》詩:“柴門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萬木中。”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秋畦公取士》:“秋風幾樹天香動,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縣 的 寒岩 。 唐 詩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詩》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無車馬蹤。” 唐 寒山 《詩》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棲息離煩緣。”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詩》之二二○:“時人見 寒山 ,各謂是風顛。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纏。” 宋 陸游 《醉中題民家壁》詩:“吾詩戱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處題。”參見“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處士 趙宧光 曾隱居於此。
(6).地名。在 江蘇省 徐州市 東南。《晉書·劉遐傳》:“詔 遐 領 彭城 內史,與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討 撫 ,戰於 寒山 , 撫 敗走。”
(7).地名。在 廣西 玉林縣 西北三十里。參閱《九域志》。
太白
(1) 星名,即金星,又稱“長庚”、“啟明”
察日行以處位太白。——《史記·天官書》
(2) 山名,位於陝西省眉縣東南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 峨眉巔。—— 李白《蜀道難》
(3)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輸(原)穴。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主治胃痛,腹脹,吐瀉,痢疾等。直刺0.5—1寸。灸 3—5分鐘
地底
(1).指大地的低凹處。 漢 揚雄 《甘泉賦》:“漂 龍淵 而還九垠兮,窺地底而上回。” 唐 杜甫 《北征》詩:“ 邠郊 入地底, 涇水 中盪潏。” 浦起龍 註:“ 邠州 在 鳳翔 東北,入地底,正顯四面之高。” 明 何大復 《畫魚》詩:“ 禹門 天池 雲霧裡,白晝雷霆行地底。”
(2).地面之下。 唐 李白 《日出入行》:“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 郭沫若 《爐中煤》詩:“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棟樑,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總得重見天光。”
經行
佛教徒因養身散除鬱悶,旋迴往返於一定之地叫“經行”
雁盪經行雲漠漠。—— 宋· 沈括《夢溪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