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九首·其四原文
總不好紙筆,生男無美質。
莫怪陶淵明,但飲杯中物。
生兒願愚魯,東坡厭聰明。
聰明反誤身,愚魯多公卿。
知一不知二,聽予山鳥聲。
詩詞問答
問:禽言九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王佐(汝學)
問:禽言九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佐(汝學)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佐(汝學)名句大全
注釋
1. 此首,明正德《瓊台志》卷九題作《白頭翁》。
參考注釋
不好
(1).不美;不善。《楚辭·離騷》:“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余以不好。”《史記·滑稽列傳》:“﹝ 西門豹 曰﹞是女子不好,煩大巫嫗為入報 河伯 ,得更求好友,後日送之。” 毛 * 《 * 內的資產階級思想》:“就思想狀況來說……少數人是不好的,是非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
(2).不舒服,指生病。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二折:“淨云:‘你那病人不好幾日了。’”《 * 詞話》第四六回:“ 郁大姐 道:‘自從與 五娘 做了生日,家去就不好起來。’”《醒世姻緣傳》第二回:“咱昨日在圍場上,你一跳八丈的,如何就這們不好的快?”
(3).不便。《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中多委曲,小弟不好説得,非 子中 不能詳言。” 老舍 《二馬》第四段六:“況且,有好些事不好告訴你,姐姐,你是個姑娘。” 艾蕪 《百鍊成鋼》第一章:“這不好違反他的習慣。”
(4).不能。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我們不好不買外國貨么?”
不喜歡。《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盎 素不好 鼂錯 , 鼂錯 所居坐, 盎 去, 盎 坐, 錯 亦去。”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季重書》:“ 墨翟 不好伎,何為過 朝歌 而迴車乎?”
紙筆
(1).紙和筆。書寫用具。《周禮·考工記·築氏》“築氏為削” 鄭玄 注“今之書刃” 唐 賈公彥 疏:“ 鄭 雲‘今之書刃’者: 漢 時 蔡倫 造紙, 蒙恬 造筆。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 漢 雖有紙筆,仍有書刃,是古之遺法也。”《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乞給紙筆,真草唯命。”《晉書·葛洪傳》:“﹝ 葛洪 ﹞伐薪以貿紙筆,夜輒寫書。” 巴金 《隨想錄》五:“有感情無處傾吐時我經常求助於紙筆。”
(2).指文章;文字。 晉 陶潛 《責子》詩:“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清 李漁 《玉搔頭·收奸》:“今日這些薄禮,不便形於紙筆。”
(3).指字據。《二刻拍案驚奇》卷十:“ 雙荷 道:‘不該就寫紙筆與他?’”《儒林外史》第五回:“ 黃 家的借約,我們中間人立個紙筆與他,説尋出作廢紙無用。”
美質
美好的素質。《禮記·禮器》:“禮,釋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韓詩外傳》卷八:“雖有良玉,不刻鏤則不成器;雖有美質,不學則不成君子。” 宋 曾鞏 《熙寧轉對疏》:“可傳於後世者,若 漢 之 文帝 、 宣帝 , 唐 之 太宗 ,皆可謂有美質矣。” 明 方孝孺 《尊聞齋記》:“今之人豈皆不若古人之有美質哉?”
陶淵明
(365—427) 東晉文學家、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為江州祭酒、鎮江參軍,後任彭澤令。因不滿當時官員的腐敗而去職,歸隱田園,至死不仕。其詩以《歸去來兮辭》、《飲酒》、《桃花源詩》、《詠荊軻》、《讀山海經·精衛銜微木》等為代表,今存《陶淵明集》
杯中物
指酒。 晉 陶潛 《責子》詩:“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唐 韓翃 《送齊明府赴東陽》詩:“風流好愛杯中物,豪盪仍欺陌上郎。” 宋 辛棄疾 《滿江紅·送信守鄭舜舉被召》詞:“問人間,誰管別離愁?杯中物。”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二折:“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疎了絃上手。”亦作“ 杯中之物 ”。《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 ﹞平昔別無所好,偏愛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見了酒,連性命也不相顧。”
愚魯
愚笨粗魯
東坡
(1).東邊坡地。 唐 蘇頲 《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茲願不果率然成章》詩:“寂寞東坡叟,傳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東坡種花》詩之二:“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黃岡縣 憢東。 宋 蘇軾 《東坡》詩:“雨洗 東坡 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3). 宋 蘇軾 自號 東坡居士 ,因以“東坡”為其別稱。 宋 施彥執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強幼安 來説話,引援甚富。某謂之曰:‘若此者, 六一 語;若此者, 溫公 語;若此者, 東坡 語;若此者, 山谷 語; 強幼安 語卻在甚處?’”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東坡 為詩,無非譏切時政,借曰意在愛君,亦從諷諫可也。” 清 吳汝綸 《與楊伯衡論方劉二集書》:“於八家則 望溪 近 歐 曾 ,而 海峰 近 東坡 。”參見“ 東坡居士 ”。
聰明
(1) 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
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鹹歸附之。——《資治通鑑》
聰明人
(2) 聽覺和視覺靈敏
耳目聰明
誤身
貽誤自身。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唐 劉長卿 《西庭夜燕喜評事兄拜會》詩:“棘寺初銜命,梅仙已誤身。”
公卿
(1).三公九卿的簡稱。《儀禮·喪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貴臣。”《論語·子罕》:“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後漢書·陳寵傳》:“及 竇憲 為大將軍征 匈奴 ,公卿以下及郡國無不遣吏子弟奉獻遺者。” 劉師培 《悲佃篇》:“試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約五萬九千四百餘人。”
(2).泛指高官。 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 始元 元年,春二月。黃鵠下 建章宮 太液池中,公卿上壽。” 唐 元稹 《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賢彥駢繁。” 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為君子矣,雖不為公卿,無害也;為公卿而不足為君子,其如公卿何。” 嚴復 《和荊公<賈生>》詩:“賦鵬深情人不解,祇言未得作公卿。”
(3).指丈夫。《敦煌曲子詞·鳳歸雲》:“待公卿迴故日,容顏憔悴,彼此何如。” 蔣禮鴻 曰:“‘公卿’指丈夫,這和阿曹婆詞稱丈夫為‘君王’相同。俗文學裡的所謂‘官人’,實際和公卿的意義也相同。”見《敦煌變文字義通釋》。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禽言九首·其四原文_禽言九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