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趙陽山招輓歌

作者:方炳炎 朝代:元代

和趙陽山招輓歌原文

景陽一角麟,城南老文士。

苦詩韜丹心,甘隱暴素志。

曲江看花仙,東陵種瓜吏。

時事若罔知,由不在其位。

一編紬石室,吾聞其語矣。

顧巳持髡髦,從人作高髻。

宗婦不再適,失節大於死。

詩詞問答

問:和趙陽山招輓歌的作者是誰?答:方炳炎
問:和趙陽山招輓歌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宛陵群英集卷二

參考注釋

景陽

(1).人名。相傳其人好淫。《淮南子·氾論訓》:“ 景陽 淫酒被髮,而御於婦人,威服諸侯。” 北齊 劉晝 《新論·利害》:“虓虎在前……路有 西施 ,雖淫如 景陽 ,則目不暇視。”

(2). 南朝 宮名。 齊武帝 置鍾於樓上、宮人聞鍾,早起妝飾。後人因用以為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玉樹》歌殘王氣終, 景陽 兵合戍樓空。” 唐 溫庭筠 《照影曲》詩:“ 景陽 粧罷瓊窻暖,欲照澄明香步懶。” 清 趙翼 《西岩齋頭自鳴鐘分體得七古》詩:“何須 景陽 催曉妝,豈但 楓橋 驚夜泊。”參見“ 景陽鐘 ”。

文士

讀書人;文人

丹心

(1) 忠誠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誠”、“丹慊”、“丹懇”、“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素志

向來懷有的志願

宿心素志

曲江

(1).水名。指 江蘇省 揚州市 南 長江 的一段。 漢 枚乘 《七發》:“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遊兄弟,並往觀濤乎 廣陵 之 曲江 。”參閱《初學記》卷六、 清 汪中 《述學·廣陵曲江證》。

(2).水名。即 錢塘江 。本名 浙江 ,因潮水經 浙山 下曲折而東入海,故又名 曲江 。 清 魏源 《天台石樑雨後觀瀑歌》:“靜中疑是 曲江 濤,此則雲垂彼海立。”參閱《浙江通志·山川一·錢塘江》。

(3).水名。即 曲江池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臨 曲江 之隑州兮,望 南山 之參差。” 唐 高適 《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詩:“ 南山 鬱初霽, 曲江 湛不流。” 清 孫枝蔚 《東亭春暮憶舊遊》詩:“縱到 曲江 誰並馬,可憐 秦 女善彈箏。”詳“ 曲江池 ”。

看花

唐 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 長安 城中看花的風俗。 唐 劉禹錫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宋 錢易 《南部新書》甲:“ 施肩吾 與 趙嘏 同年不睦, 嘏 舊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願借酒杯,預賀看花之喜。”

東陵

(1).《莊子·駢拇》:“ 伯夷 死名於 首陽 之下, 盜跖 死利於 東陵 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奚必 伯夷 之是而 盜跖 之非乎!”後因以“東陵”代稱 跖 。《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 南荊 之跋扈, 東陵 之巨猾。” 李善 註:“ 東陵 , 盜跖 也。” 清 錢謙益 《次韻徐叟文虹七十自壽》之四:“悠悠名利笑排場,屈指 東陵 更 首陽 。”

(2). 漢 邵平 的別稱。 唐 杜甫 《園人送瓜》詩:“ 東陵 跡蕪絶, 楚 漢 休徵討。園人非故侯,種此何草草!” 宋 周邦彥 《西平樂》詞:“重慕想、 東陵 晦跡, 彭澤 歸來,左右琴書自樂,松菊相依,何況風流鬢未華。”參見“ 東陵侯 ”。

(3).指東陵瓜。 晉 陸機 《瓜賦》:“東陵出於 秦 谷,桂髓起於 巫山 。”參見“ 東陵瓜 ”。

(4).複姓。相傳為 秦 東陵侯 邵平 之後。一說, 春秋 齊景公 時有人隱居 東陵 ,後以之為氏。見 宋 鄧名世 《古今姓氏書辯證》卷二引 漢 應劭 《風俗通義》佚文。

種瓜

(1).栽植瓜果。《三國志·吳志·步騭傳》:“與 廣陵 衛旌 同年相善,俱以種瓜自給。” 清 王韜 《瓮牖餘談·記錢江事》:“思量塵土染京華,何似青山學種瓜。”

(2).古時幻術之一種。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世有祝師及諸幻術,猶能履火蹈刃,種瓜移井,倐忽之間,十變五化。” 王利器 集解引 劉盼遂 曰:“《御覽》卷九百七十八引《搜神記》曰:‘ 吳 時有 徐光 ,常行幻術。於市里從人乞瓜,其主弗與。便從索瓣,種之。俄而瓜蔓延生花實,乃取食之,因賜觀者。及視所賷,皆亡耗矣。’ 黃門 種瓜之説,殆用此事。”《舊唐書·音樂志二》:“ 後魏 、 北齊 ,亦有魚龍辟邪……種瓜拔井之戲。”

時事

當代的事情,特指近期的國內大事

時事綜述

不在

(1)

 

指不位於或處於某處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房上班上

(2)

 

婉稱人去世了

長征幹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石室

(1).古代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函。《左傳·莊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晉 杜預 註:“宗祏,宗廟中藏主石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又東南逕 司馬子長 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漢陽 太守 殷濟 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新唐書·禮樂志三》:“建石室於寢園,以藏神主,至禘祫之歲,則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書·禮志二》:“ 漢 以後,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 唐 楊炯 《為薛令祭劉少監文》:“石室兮沉沉, 蓬萊山 兮寂又陰。” 宋 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輓詞》:“古今歸石室,筆削紀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極堅固的防守設施。《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近 劉氏 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任授失賢,一朝喪沒,君臣係頸,共為羈僕。”

(4).古代藏圖書檔案處。《史記·太史公自序》:“ 周 道廢, 秦 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 晉 葛洪 《抱朴子·內篇自序》:“雖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緘之金匱,以示識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宋 司馬光 《神宗皇帝輓辭》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繼皇墳。” 清 錢謙益 《李自華父可守贈承德郎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制》:“為觀於石室,視我贊書。”

(5).岩洞。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吳王 知 范蠡 不可得為臣,謂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請如命。’”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嶽巔,石室青青與天連。”《晉書·嵇康傳》:“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見。” 唐 於鄴 《贈隱者》詩:“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宋 蘇軾 《游桓山記》:“登 桓山 ,入石室。” 陳毅 《七星岩》詩:“石室嘆鑽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漢 劉向 《真君傳》:“ 赤松子 者, 神農 時雨師也……數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雨上下。”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 始興機山 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數十所。經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剪燈新話·申陽洞記》:“更前百步,豁然開朗,見一石室,榜曰:申陽之洞。守門者數人,裝束如昨夕廟中所睹。” 清 徐喈鳳 《會仙記》:“ 秋鴻 以扇拂壁,忽豁大門,肅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別有天地。” 黃侃 章炳麟 《遊仙聯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喬 松 儔。”

髡髦

幼年。 元 王惲 《追挽歸潛劉先生》詩:“我自髡髦屢拜公,執經親為發顓蒙。”

從人

(1).隨從;僕從。《墨子·備城門》:“從人非亓故人。” 孫詒讓 間詁:“言非其故所屬吏卒。” 唐 杜甫 《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詩:“從人雖獲多,天笑不為新。”《水滸傳》第五二回:“ 李逵 在外面聽得堂里哭泣,自己磨拳擦掌價氣,問從人都不肯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顧東橋》:“ 東橋 顧從人,賞銀五錢遣之。”

(2).指投靠他人。《漢書·韓信傳》:“ 韓信 , 淮陰 人也。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為商賈,常從人寄食。”

(3).指嫁人。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定情篇》:“右 漢 繁欽 所作也,言婦人不能以禮從人,而自相悅媚。”

主張合縱的人。《史記·張儀列傳》:“夫從人飾辯虛辭,高主之節,言其利不言其害,卒有 秦 禍,無及為已。”《文選·班固<答賓戲>》:“從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説,羈旅騁辭。”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從人合之,助六國者;衡人散之,佐 秦 者也。”

高髻

高綰之髮髻。《後漢書·馬廖傳》:“ 長安 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宗婦

(1).宗子之妻。《禮記·內則》:“適子、庶子,祗事宗子、宗婦。” 孔穎達 疏:“宗婦,謂大宗子之婦。”

(2).同姓族人之婦。《春秋·莊公二十四年》:“戊寅,大夫、宗婦覿,用幣。” 杜預 註:“宗婦,同姓大夫之婦。” 孔穎達 疏:“葬 齊姜 ,傳稱 齊 侯使諸 姜 宗婦來送葬,諸 姜 是同姓之女,知宗婦是同姓大夫之婦也。”《儀禮·特牲饋食禮》:“宗婦北堂,東面北上。” 鄭玄 註:“宗婦,族人之婦。”《續資治通鑑·宋高宗建炎四年》:“癸酉, 金 主命以 昏德公 女六人為宗婦。”

再適

(1).謂第二次得其人。《尚書大傳》卷二:“古者諸侯之於天子也,三年一貢士……一適謂之攸好德,再適謂之賢賢。”《漢書·武帝紀》:“再適謂之賢賢。”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適,得其人。”

(2).婦女再嫁。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 廖姥 ﹞年未三十而寡,誓不再適。”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 錢牧齋 宗伯有甥女,夫死再適, 錢 往賀。”

失節

(1) 喪失氣節,多指投降敵人

我們是等著鎖鐐加到身上而絕不失節

(2) 封建禮教指婦女失去貞節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3) 失去調節;失去控制;節序失常

飲食失節

晏子援綏而乘,其仆將馳, 晏子撫其仆之手曰:“安之,勿失節,疾不必生,徐不必死。”——《呂氏春秋·知分》

詩詞推薦

和趙陽山招輓歌原文_和趙陽山招輓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