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晴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午晴原文

於辰雪勢微,逮已雲容破。

午晴㬢御明,霽景千山播。

積玉峰巀薛,滴露林崔錯。

平岡則半融,土香撲鼻過。

遙思麥壟間,新苗亦將作。

詩詞問答

問:午晴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午晴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六

參考注釋

霽景

雨後晴明的景色。 唐 陳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詩序:“山河春而霽景華,城闕麗而年光滿。” 唐 唐彥謙 《蒲津河亭》詩:“宿雨清秋霽景澂,廣亭高樹向晨興。” 宋 石孝友 《點絳唇》詞:“霽景澄秋,晚風吹盡朝來雨。”

千山

(1).極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詩:“千山鳥飛絶,萬逕人蹤滅。” 宋 王安石 《古松》詩:“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2).山名。在今 遼寧省 西南部,為 長白山 的支脈。上有 月芽 、 缽盂 、 筆架 等十餘峰。奇峰迭聳,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稱。參閱《嘉慶一統志·奉天府·山川》。

積玉

指精華所聚。《晉書·陸機傳》:“ 葛洪 著書,稱:‘ 機 文猶 玄圃 之積玉,無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

崔錯

(1).錯落,交錯。《漢書·司馬相如傳上》:“崔錯癹骫,坑衡閜砢;垂條扶疏,落英幡纚。” 顏師古 註:“崔錯,交雜也。” 元 鄧牧 《見堯賦》:“則吾俯而觀地,見山川、草木、羽毛、鱗介之崔錯柴池,則必惻然傷。”

(2).引申為裝飾點綴。 清 蔣湘南 《與田叔子論古文第二書》:“而其他篇之模擬《史》《漢》者,撏字撦句,以為崔錯,贋鼎之光,空嚇腐鼠。”

平岡

指山脊平坦處。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茅棟嘯愁鴟,平岡走寒兔。” 宋 柳永 《臨江仙引》詞:“渡口、向晚,乘瘦馬、陟平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七》:“南循東下之脊而上,半里,得平岡。”

撲鼻

氣味沖鼻而來

魚香撲鼻

遙思

(1).思念處在遠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楚辭·遠遊》:“步徙倚而遙思兮,怊惝怳而乖懷。” 漢 蔡邕 《述行賦》:“並日夜而遙思兮,宵不寐以極晨。”

(2).指對處在遠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的思念。 晉 潘岳 《西征賦》:“俾萬乘之盛尊,降遙思於征役。” 王西彥 《古屋》第二部一:“而在晚上,我看見的則是藉以寄託著我的遙思的,幾顆遠遠的隱沒無常的星星。”

麥壟

見“ 麥隴 ”。

新苗

新生的禾苗。比喻新出現的有發展前途的人或事物

詩詞推薦

午晴原文_午晴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