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四首·其四原文
荒城莽莽近邊陲,道上風塵羽檄遲。
沙塞自懸千里鎮,漢庭誰賦四愁詩。
關心老馬嫌秋早,送目征鴻訝夢遲。
宇宙漫漫堪一笑,纓冠束帶欲何為。
詩詞問答
問:秋興四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沈鍊
問:秋興四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秋興四首·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青霞集卷六
參考注釋
荒城
(1).荒涼的古城。 唐 杜甫 《謁先主廟》詩:“絶域歸舟遠,荒城繫馬頻。” 宋 蘇軾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荒城古塹草露寒,碧葉叢低紅菽粟。” 清 魏荔彤 《馬陵道》詩:“荒城夜半喧雷雨,還似當年萬弩聲。”
(2).指荒墳。 宋 歐陽修 《祭石曼卿文》:“此自古聖賢亦皆然兮,獨不見夫纍纍乎曠野與荒城?”
莽莽
(1) 草木茂盛的樣子
莽莽榛榛。——〔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2) 廣闊;範圍非常寬廣
近邊
(1).接近邊疆。《漢書·陳湯傳》:“單于長嬰大罪,必遁逃遠舍,不敢近邊。”
(2).附近。《大智度論·初品中住王舍城釋論》:“譬如毒草生處,近邊必有良藥。” 周立波 《牛》:“牛頭轉過來,用它的嘴唇去觸前腳近邊的地方。” 浩然 《蒼生》第二十段:“遠處,小河裡有青蛙的鼓譟;近邊,樹上的宿鳥抖動翅膀。”
道上
途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謝車騎 在 安西 艱中, 林道人 往就語,將夕乃退。有人道上見者,問云:‘公何處來?’” 黃濟人 《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第十章:“ 文強 繼續道:‘ 林氏 夫人在道上碰上一個農民,她給了他金子,農民用毛驢把她送到 葫蘆島 林偉濤 那裡。’”
風塵
(1) 比喻旅途的艱辛勞累
國步初返正,乾坤尚風塵。——杜甫《贈別賀蘭銛》
風塵僕僕
(2) 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
風塵知己
(3) 舊指娼妓生涯
淪落風塵
羽檄
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陳豨 反, 邯鄲 以北皆 豨 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獨 邯鄲 中兵耳。” 裴駰 集解:“ 魏武帝 《奏事》曰:‘今邊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飛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則以鳥羽插檄書,謂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飛鳥也。” 晉 左思 《詠史》之一:“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儒林外史》第八回:“ 王太守 接了羽檄文書,星速赴南 贛 到任。” 郁達夫 《庚辰元日聞南寧捷報醉胡社長宅和益吾老歲晚感懷原韻》:“羽檄連翩至,愁懷次第開。”
沙塞
沙漠邊塞。《後漢書·南匈奴傳論》:“ 世祖 以用事諸華,未遑沙塞之外,忍愧思難,徒報謝而已。” 南朝 梁 丘遲 《與陳伯之書》:“惟北狄野心,掘強沙塞之間,欲延歲月之命耳。”《資治通鑑·唐肅宗至德元載》:“且 琯 在南朝佐上皇,使陛下與王分領諸道節制,仍置陛下於沙塞空虛之地,又布私黨於諸道,使統大權。”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漢庭
指 漢 朝。 漢 張衡 《思玄賦》:“王肆侈於 漢 庭兮,卒銜恤而絶緒。”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漢 庭和異域,《晉史》坼中臺。” 明 何景明 《送雷長史》詩:“ 漢 庭亦羨 相如 美, 楚 客重看 賈傅 尊。”
四愁詩
詩篇名。 東漢 張衡 作。 衡 借詩寓意,抒發心煩紆鬱之情。詩分四章,每章七句,每句七言,初具了七言詩的形式。後用以指抒發憂鬱情懷的詩篇。 唐 皇甫冉 《劉方平西齋對雪》詩:“自然堪訪 戴 ,無復四愁詩。”
關心
(1) 留意,注意
他的身體漸漸不好了。他仍然關心氣候的變化。——《卓越的科學家竺可楨》
(2) 關懷,掛念
關心民眾生活
媽媽最關心我的身體
送目
(1).投以目光,注視。 南朝 齊 王融 《和南海王殿下詠秋胡妻詩》之五:“送目亂前華,馳心迷舊婉。” 南朝 梁 江淹 《拜中書郎表》:“未有伎慚美輿,蒙送目之賞。” 胡之驥 註:“《説苑》曰: 晉平公 為馳逐之車,立於殿下,羣臣得觀焉。”《三國演義》第二十回:“﹝ 關羽 ﹞提刀拍馬便出,要斬 曹操 , 玄德 見了,慌忙搖手送目。”
(2).遠眺;遠望。 宋 張炎 《喜朝天·清暑堂贈蔡君謨》詞:“人多送目天際,識渡舟帆小,時見潮回。” 宋 王安石 《桂枝香》詞:“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清 吳偉業 《贈家園次湖州守五十韻》:“孤館披襟坐,危欄送目憑。”
征鴻
即征雁。 南朝 梁 江淹 《赤亭渚》詩:“遠心何所類,雲邊有徵鴻。” 宋 陳亮 《好事近》詞:“懶向碧雲深處,問征鴻訊息。” 明 劉基 《自都回至通州》詩之二:“西風吹青冥,征鴻暮蕭蕭。” 清 龔自珍 《賀新涼》詞:“儂有詞場雲水外,但憑欄送盡征鴻字。”參見“ 征雁 ”。
宇宙
(1)
(2) 包括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
(3) “宇”指無限空間,“宙”指無限時間。一切物質及其存在形式的總體。哲學上又叫“世界”
漫漫
(1) 廣遠無際
水漫漫
(2) 長;久
漫漫人生路
夜漫漫
(3) 平緩
海流漫漫
(4) 遍布
草漫漫
春霧漫漫
(5) 眾多
漫漫群生
(6) 昏憒糊塗
縣官漫漫
纓冠
(1).《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謂不暇束髮而結纓往救。後因以“纓冠”形容急迫或急切救助他人。 明 李東陽 《邃庵太宰先生初度迭前韻奉壽》:“纓冠義切煩趨赴,鼎釜生餘藕保全。”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若非鴇母纓冠,幾乎不能面聖。”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保路運動·辛亥遜清政變發源記》:“當予等被逮戒嚴, 成都 函電均不能發, 邵岷叔 至 資州 發電發函呼籲,乃得同鄉京官纓冠相救。” 程善之 《和孟碩獄中詩》之三:“贈策漫教論往事,纓冠竟自失天機。”
(2).仕宦的代稱。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下》:“布衣韋帶,白首不仕者有矣;結髮纓冠,老而不退者有矣。”《明史·趙永傳》:“大學士 楊一清 重其才,欲引以自助,乃以他語挑之。 永 正色曰:‘可以纓冠污吾道乎?’遂請致仕去。”
束帶
(1) 腰帶一類的帶子
(2) 指整飾衣冠
束帶立於朝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