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河南得雨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聞河南得雨原文

去秋巡豫郊,待雨播秋麥。

三冬復望雪,切切咨宣席。

春來舉趾初,近遠濡甘澤。

來牟知遍布,芃芃撲隴陌。

所希雨以時,芒種庶滋碩。

青齊喜依旬,接壤興遙憶。

風氣兩省同,麥秋重民食。

置郵來佳音,兩河沾及尺。

餅餌定可卜,市價已減值。

西望為民慰,忭慶手加額。

今歲幸時若,所歷同南北。

深惟損益機,益凜惕乾德。

詩詞問答

問:聞河南得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聞河南得雨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七

參考注釋

秋麥

(1).成熟的禾稼。《穆天子傳》卷四:“獻馬三百,牛羊五千,秋麥千車,膜稷三十車。” 郭璞 註:“秋麥,禾也。”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張岐州》詩:“芃芃秋麥盛,苒苒夏條垂。”

(2).猶麥秋。收割麥子的時候。 孫犁 《白洋淀紀事·光榮》:“可是 原生 那個媳婦漸漸不安靜起來。先是常常和婆婆吵架,後來就是長期住娘家,後來竟是秋麥也不來。”

三冬

冬季。三個冬天

不說風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鶴《溪居叟》

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漢書·東方朔傳》

切切

(1) 急切;急迫

何至切切如此

(2) 哀怨、憂傷貌

心切切而內圮

(3) 深切

切切為恨

(4) 懇摯

待我心切切

(5) 務必;必須——多用於書信

切切不可忘記

(6) 用在布告、條令等尾,表示再三告誡

切切此布

(7) 形容聲音輕細而急促

以弦切切。——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嘈嘈切切錯雜彈。

舉趾

(1).舉足;抬腳。《詩·豳風·七月》:“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 朱熹 集傳:“舉趾,舉足而耕也。” 漢 劉向 《列女傳·齊桓衛姬》:“今妾望君舉趾高、色厲、音揚,意在 衛 也。” 明 方孝孺 《上巳約友登南樓》詩:“曷不一舉趾,縱望淵與岑。”

(2).指舉動。 晉 葛洪 《抱朴子·塞難》:“舉趾為世人之所則,動脣為天下之所傳。”

近遠

(1).指親近或疏遠的人。《漢書·公孫弘傳》:“其性意忌,外寬內深。諸常與 弘 有隙,無近遠,雖陽與善,後竟報其過,殺 主父偃 ,徙 董仲舒 膠西 ,皆 弘 力也。”

(2).近處和遠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颯秣建國》:“進止威儀,近遠取則。其王豪勇,鄰國承命。” 清 宋之繩 《梅花》詩:“漠漠凍雲連近遠,荒荒野月照清寒。”

(3).謂遠近的程度。 晉 木華 《海賦》:“徒識觀怪之多駭,乃不悟所歷之近遠。”《敦煌變文集·李陵變文》:“ 李陵 問:‘火去此門近遠?’左右報言:‘火去此間一里。’” 宋 陳克 《謁金門》詞:“訊息不知郎近遠,一春長夢見。”

(4).偏義複詞。謂遠。 元 無名氏 《替殺妻》楔子:“不多近遠有個員外,待要結義小人做兄弟。” 元 無名氏 《千里獨行》楔子:“[ 張虎 云:] 張飛 言道, 曹丞相 軍馬,偌近遠來到這裡,人困馬乏,他要今晚夜間,領兵來偷營刼寨。”

甘澤

(1).甘雨。《後漢書·循吏傳·孟嘗》:“昔 東海 孝婦,感天致旱, 於公 一言,甘澤時降。”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三:“豐年孰雲遲,甘澤不在早。” 仇兆鰲 注引《荊楚歲時記》:“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武王伐紂平話》卷中:“濃雲密布,甘澤如傾。”

(2).甘遂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甘遂》。

來牟

亦作“ 來麰 ”。古時大小麥的統稱。《詩·周頌·思文》:“貽我來牟,帝命率育。” 朱熹 集傳:“來,小麥。牟,大麥也。” 宋 蘇軾 《章錢二君見和複次韻答之》之一:“來麰有信迎三白,薝蔔無香散六花。”一本作“ 來牟 ”。

遍布

散布各地;到處分布

通訊網遍布全國

以時

(1).按一定的時間。《管子·幼官》:“藪澤以時禁發之。” 尹知章 註:“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獺祭魚,然後修澤梁也。”《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史記·孝文本紀》:“朕聞古者諸侯建國千餘,各守其地,以時入貢,民不勞苦,上下驩欣。”

(2).及時,即時。《漢書·匡衡傳》:“ 衡 、 譚 ( 甄譚 )居大臣位,知 顯 ( 石顯 )等專權勢,作威福,為海內患害,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附下罔上,無大臣輔政之義。” 唐 元稹 《招討鎮州制》:“如 王廷湊 遂迷不寤,諸道宜便進軍,以時翦滅。”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義倉》:“ 宋 興, 乾德 之初,天子哀歲不登,而倉吏不以時出與民,於是著發粟之制,使不待詔令。”

芒種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6月5、6或7日

滋碩

生長茂盛。《荀子·王制》:“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絶其長也。” 唐 王維 《送從弟惟祥宰海陵序》:“獄貨非寶,農食滋碩。”

接壤

兩地邊界相連;交界

遙憶

猶回憶。 唐 杜甫 《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詩:“晨朝降白露,遙憶舊青氈。” 豐子愷 《從孩子得到的啟示》:“我坐在校旁的 黃浦江 邊的青草堤上,悵望雲水遙憶故居的時候。”

風氣

(1) 風尚習氣,社會上或某個集體中流行的愛好或習慣

(2) 風度。一個表現自己的行為或風度

有產階級的教育和社會風氣

兩省

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合稱。為 唐 代最高國務機構。《新唐書·權德輿傳》:“始, 德輿 知制誥,而 徐岱 給事中, 高郢 為舍人。居數歲, 岱 卒, 郢 知禮部, 德輿 獨直兩省,數旬一還舍。” 唐 王建 《賀楊巨源博士拜虞部員外》詩:“兩省郎官開道路,九州山澤屬曹司。”《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四年》:“九月,中書舍人 竇儼 上疏……乞令即日宰相於南宮三品、兩省給、舍以上,各舉所知。” 胡三省 註:“兩省,謂中書、門下省也。”

麥秋

麥子成熟後的收割季節,一般在夏季,但具體日期各地不一

重民

(1).指農民。古代重農,故稱。《管子·七法》:“輕民處,重民散,則地不辟。” 尹知章 註:“重民,謂務農者。”

(2).以民為重。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春秋》動眾則書,重民也。”

置郵

用車馬傳遞文書信息。亦謂傳遞文書信息的驛站。《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焦循 正義:“置、郵、傳三字,同為傳遞之稱。以其車馬傳遞謂之置郵,謂之驛。其傳遞行書之舍,亦即謂之置郵,謂之驛。” 唐 楊炯 《<王子安集>舊序》:“教之者逾於激電,傳之者速於置郵。” 宋 范成大 《麻線堆》詩:“舟檝避潢潦,置郵疾飛馳。”按,古制,置為馬遞,郵為步遞,原有區別,後即混用。

佳音

好的訊息

佇盼佳音

兩河

(1). 戰國 秦 漢 時, 黃河 自今 河南 武陟縣 以下東北流,經 山東省 西北隅北折至 河北 滄縣 東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與上游今 晉 陝 間的北南流向一段東西相對,當時合稱“兩河”。《呂氏春秋·有始》:“ 兩河 之間為 冀州 , 晉 也。” 唐 孔穎達 《毛詩正義序》:“ 晉 宋 二 蕭 之世,其道大行; 齊 魏 兩河 之間,茲風不墜。”

(2). 唐 安 史 之亂後,稱 河南 河北 二道為 兩河 。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況今 元濟 承宗 尚未擒滅, 兩河 之地太半未收。” 清 吳偉業 《武林謁同門張石平》:“二室才名官萬石, 兩河 財賦導 三江 。”

(3). 宋 稱 河北 河東 地區為 兩河 。《宋史·李綱傳》:“莫若於 河北 置招撫司, 河東 置經制司,擇有材略者為之使,宣諭天子恩德、所以不忍棄 兩河 於敵國之意。” 清 錢謙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絕句》之一:“ 兩河 三鎮 全輸卻,殘局休論 十六州 。” 鄧方 《論詩》:“哀哀望 兩河 ,獨使人肺酸。”

餅餌

餅類食品的總稱。語本《急就篇》卷十:“餅餌麥飯甘豆羹。” 顏師古 註:“溲麪而蒸熟之則為餅,餅之言並也,相合併也;溲米而蒸之則為餌,餌之言而也,相黏而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名實》:“凡遣兵役,握手送離,或齎梨棗餅餌,人人贈別。”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朝晡頒餅餌,寒暑賜衣裳。”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二》:“﹝婦﹞陰市砒製餅餌,待其夫婦。”

市價

市場通行的價格

擾亂市價

加額

雙手放置額前。舊為禱祝儀式之一。亦用以表示敬意。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一折:“他道 小梅 行必定是個廝兒胎,不由我不頻頻的加額,落可便暗暗的傷懷。”《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 白氏 問了詳細,知得丈夫中了頭名狀元,以手加額,對天拜謝。”

今歲

指今年

今歲是個豐收年

時若

四時和順。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雨表》:“臣聞聖明在上,刑政葉中,則天地氣和,風雨時若。” 宋 蘇軾 《春祈諸廟祝文》:“願疾沴之不興,庶風雨之時若。”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深惟

深思,深入考慮。《戰國策·韓策一》:“此安危之要,國家之大事也。臣請深惟而苦思之。”《史記·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 遭 李陵 之禍,幽於縲紲……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後漢書·西域傳序》:“ 漢 興, 高祖 窘 平城 之圍, 太宗 屈供奉之恥。故 孝武 憤怒,深惟久長之計。”

損益

(1) 指賠錢和賺錢

損益相抵

(2) 增加和減少,指得失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允之任也。——諸葛亮《出師表》

乾德

(1).天德;上天的恩澤。《晉書·四夷傳序》:“夫恢恢乾德,萬類之所資始;蕩蕩坤儀,九區之所鈞載。”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亞獻終獻》:“神行令,瑞飛空。迎乾德,祈歲功。”

(2).帝王之德。 漢 焦贛 《易林·升之艮》:“ 西戎 獯鬻 ,病於我國,扶 陝 之 岐 ,以保乾德。”《三國志·吳志·薛瑩傳》:“乾德博好,文雅是貴。”

(3).剛徤之德。 三國 魏 曹植 《鶡賦》:“體貞剛之烈性,亮乾德之所輔。”

詩詞推薦

聞河南得雨原文_聞河南得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