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

作者:王漸逵 朝代:明代

原文

散瀑流霞自化工,澹然幽興恰相逢。

悟來石室圖書契,夢入禪關色相空。

已見東皇歸下界,即看南斗近中峰。

何時卜築從前約,煨芋岩根薦晚風。

詩詞問答

問:《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王漸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漸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漸逵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一部

2. 二公欲卜居於此。

參考注釋

流霞

(1).亦作“ 流瑕 ”、“ 流赮 ”。浮動的彩雲。《文選·揚雄<甘泉賦>》:“吸清雲之流瑕兮,飲若木之露英。” 李善 註:“‘霞’與‘瑕’古字通。”《舊唐書·劉洎傳》:“綜寶思於天文,則長河韜映;摛玉字於仙札,則流霞成彩。” 明 劉基 《朱鷺》詩:“朱鷺來,赩流赮,飲赤水,食丹砂。” 劉半農 《曉》詩:“是天上疏疏密密的雲?是地上的池沼?丘陵?草木?是流霞?辨別不出。”

(2).傳說中天上神仙的飲料。 漢 王充 《論衡·道虛》:“﹝ 項曼都 ﹞曰:‘有仙人數人,將我上天,離月數里而止……口飢欲食,仙人輒飲我以流霞一杯,每飲一杯,數月不飢。’”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安得懸虛空湌,咀流霞,而使之不居乎地,不食乎穀哉?” 唐 顏蕘 《戲張道人不飲酒》詩:“吾師不飲人間酒,應待流霞即舉杯。”

(3).泛指美酒。 北周 庾信 《衛王贈桑落酒奉答》詩:“愁人坐狹邪,喜得送流霞。”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敘飲》:“雪花釀流霞滿壺,烹葵韭香浮朝露。”

自化

自然化育。語本《老子》:“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莊子·秋水》:“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史記·太史公自序》:“ 李耳 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唐 李白 《贈範金鄉》詩之二:“為邦默自化,日覺冰壺清。”

澹然

(1).恬淡貌。《韓非子·大體》:“澹然閒靜,因天命,持大體。” 宋 蘇軾 《祭陳君式文》:“澹然無求,抱潔沒身。”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余見高壽之人多能養精神,不妄用之,其心澹然,無所營求。”

(2).安定貌;安靜貌。《文選·揚雄<長楊賦>》:“使海內澹然,永忘邊城之災。” 李善 註:“澹,安也。” 唐 李白 《古風》之三四:“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康有為 《<人境廬詩草>序》:“ 吳雙遣 澹然旁坐,如枯木垂釣。”

幽興

(1).微奧的旨趣。

(2).幽雅的興味。 唐 裴迪 《木蘭柴》詩:“緣谿路轉深,幽興何時已。” 宋 葉適 《項君先有幽興堂其子木即以名庵》詩:“更欲添幽興,惟消桂幾枝。” 清 王貴一 《李三十六拙隱草堂》詩:“年年花事好,幽興獨徘徊。”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偶然相逢

石室

(1).古代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函。《左傳·莊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晉 杜預 註:“宗祏,宗廟中藏主石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又東南逕 司馬子長 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漢陽 太守 殷濟 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新唐書·禮樂志三》:“建石室於寢園,以藏神主,至禘祫之歲,則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書·禮志二》:“ 漢 以後,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 唐 楊炯 《為薛令祭劉少監文》:“石室兮沉沉, 蓬萊山 兮寂又陰。” 宋 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輓詞》:“古今歸石室,筆削紀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極堅固的防守設施。《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近 劉氏 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任授失賢,一朝喪沒,君臣係頸,共為羈僕。”

(4).古代藏圖書檔案處。《史記·太史公自序》:“ 周 道廢, 秦 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 晉 葛洪 《抱朴子·內篇自序》:“雖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緘之金匱,以示識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宋 司馬光 《神宗皇帝輓辭》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繼皇墳。” 清 錢謙益 《李自華父可守贈承德郎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制》:“為觀於石室,視我贊書。”

(5).岩洞。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吳王 知 范蠡 不可得為臣,謂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請如命。’”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嶽巔,石室青青與天連。”《晉書·嵇康傳》:“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見。” 唐 於鄴 《贈隱者》詩:“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宋 蘇軾 《游桓山記》:“登 桓山 ,入石室。” 陳毅 《七星岩》詩:“石室嘆鑽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漢 劉向 《真君傳》:“ 赤松子 者, 神農 時雨師也……數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雨上下。”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 始興機山 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數十所。經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剪燈新話·申陽洞記》:“更前百步,豁然開朗,見一石室,榜曰:申陽之洞。守門者數人,裝束如昨夕廟中所睹。” 清 徐喈鳳 《會仙記》:“ 秋鴻 以扇拂壁,忽豁大門,肅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別有天地。” 黃侃 章炳麟 《遊仙聯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喬 松 儔。”

圖書

(1) 泛指書籍

圖書目錄

(2) 圖籍。指疆域版圖與戶籍等簿冊

(3) 指圖章或圖章的印記

刻兩方圖書。——《儒林外史》

(4) 指河圖洛書

(5) 圖冊

禪關

(1).禪門。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鐘銘》:“方入於禪關,覩天宮崢嶸,聞鐘聲瑣屑。” 宋 梅堯臣 《會善寺》詩:“琉璃開浄界,薜荔啟禪關。”《紅樓夢》第八七回:“﹝ 寳玉 ﹞説著,一面與 妙玉 施禮,一面又笑問道:‘ 妙公 輕易不出禪關,今日何緣下凡一走?’”

(2).比喻悟徹佛教教義必須越過的關口。 清 龔自珍 《夜坐》詩:“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3).指入佛門修道者。 清 唐孫華 《晚秋獅子林小集》詩之二:“禪關蕭灑松枝麈,處士風流墊角巾。”

色相

(1) 色彩所呈現出來的質地面貌

我們可以從這塊玉的色相上斷定它是塊好料

(2) 如日光通過三稜鏡分解出的紅、橙、黃、綠、青、紫六種色相

(3) 佛教指事物的形狀外貌

無邊色相,圓滿光明

(4) 後來也指女子的姿色容貌

利用色相從事犯罪活動

東皇

(1).指天神 東皇太一 。 南朝 齊 謝朓 《賽敬亭山廟喜雨》詩:“秉玉朝羣帝,樽桂迎 東皇 。” 唐 劉禹錫 《武陵書懷五十韻》:“俗尚 東皇 祀,謡傳 義帝 寃。” 元 陳樵 《碧落洞》詩:“杖頭化作光明燭,願逐 東皇 下九垓。”參見“ 東皇太一 ”。

(2).指司春之神。 唐 戴叔倫 《暮春感懷》詩:“ 東皇 去後韶華在,老圃寒香別有秋。” 宋 姜夔 《卜運算元·梅花八詠》詞:“長信昨來看,憶共 東皇 醉。此樹婆娑一惘然,苔蘚生春意。” 明 陳所聞 《懶畫眉·春閨四詠》曲:“愁他春盡問 東皇 ,為甚不住些兒去得忙。” 郁達夫 《除夜奉懷》詩:“明朝欲向空山遁,為恐 東皇 笑我痴。”

下界

(1) 下方的界限

(2) 人間;對天上而言

南斗

(1).星名。即斗宿,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稱。《史記·天官書》:“南斗為廟,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 張守節 正義:“南斗六星,在南也。”《文選·左思<吳都賦>》:“仰南斗以斟酌,兼二儀之優偓。” 劉逵 注引《天官星占》:“南斗之爵祿,其宿六星。” 清 袁枚 《新齊諧·飛星入南斗》:“君輩不知天文者,雖見飛星入南斗亦無害。” 郭沫若 《南海勞軍》詩:“天際 雷池 誰敢越?酌將南斗壽京華。”

(2).借指南方,南部地區。《隋書·高帝紀上》:“ 尉迥 猖狂,稱兵 鄴邑 ,欲長戟而指北闕,強弩而圍南斗。” 張際亮 《送雲麓督糧粵東》詩:“便使儲胥富 五羊 ,要持節鉞指南斗。”

近中

謂靠近凸透鏡中間高而微平的平面;或謂距凹透鏡的中心近。《墨子·經說下》:“鑒中之內。鑒者近中,則所鑒大,景亦大;遠中,則所鑒小,景亦小。” 孫詒讓 間詁:“ 陳 云:‘此為突鏡也。’按 陳 説近是。凡突鏡邊容下而中高處,其面微平,故有內外界。中之內,謂平面之內也。 劉 云:‘近中、遠中,指人距鏡中心言,據此仍當為凹面鏡也。’亦通。”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月二五日》:“《墨子》所云:近中,則所見大,景亦大;遠中,則所見小,景亦小,今之作千里鏡、顯微鏡者,皆不出此言範圍。”

何時

(1).什麼時候。表示疑問。《楚辭·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麼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

卜築

擇地建築住宅,即定居之意。《梁書·外士傳·劉訏》:“﹝ 劉訏 ﹞曾與族兄 劉歊 聽講於 鐘山 諸寺,因共卜築 宋熙寺 東澗,有終焉之志。” 唐 孟浩然 《冬至後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詩:“卜築依自然, 檀溪 不更穿。”《明史·唐順之傳》:“﹝ 唐順之 ﹞卜築 陽羨山 中,讀書十餘年。” 清 趙翼 《華峒》詩:“他年擬抽簪,卜築於此寄。”

從前

(1) 往昔,先前

從前香山觀有個道士天天講故事

(2) 曾經,一度

從前和她很熟悉,可是現在忘記了她的名字

煨芋

唐 衡岳寺 有僧,性懶而食殘,自號 懶殘 。 李泌 異之,夜半往見。時 懶殘 撥火煨芋。見 泌 至,授半芋而曰:“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見《宋高僧傳》卷十九、《鄴侯外傳》。後因以“煨芋”為典,多指方外之遇。 宋 劉克莊 《懷保寧聰老》詩:“探梅尚憶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爐。” 明 高啟 《過海雲院贈及長老》詩:“紫藤塢里歸逢雪,煨芋曾煩慰客愁。” 清 汪懋麟 《送高念東予告歸里和司農公韻》之四:“蕭寺閒行煨芋少,虛壇夜禮降真多。”

岩根

山麓。 唐 皮日休 《憶洞庭湖觀步十韻》:“巖根瘦似殻,杉破腹如腔。”

詩詞推薦

  • 鳳棲梧 秋陽觀作

    尹志平元代〕正教流通千載遇。浮世茫茫,幾個心開悟。猛省輪迴尋出路。回頭便是真仙度。行滿功成蓬島去。好伴長春,自在
    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原文_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湖訪梅

    吳泳宋代〕欲休不休歲垂晚,似冷不冷霜復晴。起撐湖船訪梅去,一點兩點藏林坰。主林無神花氣薄,樹影庚庚香漠漠。誰能
  • 用前韻答黃一翁五首

    王炎宋代〕秣馬踐古轍,經術導先路。士要人品高,與俗殊好惡。忮心蠆尾毒,褊心螳臂怒。唾面令自乾,吾今仍非故。
  • 南鄉子

    譚處端元代〕物物不追求。免有人前寵辱憂。世路巧機齊放下,休休。順著人情不自由。最好把身囚。落魄隨緣雲水游。乞食存
    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原文_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八聲甘州

    何夢桂宋代〕至旦再期矣。夾谷按察簽事行部,識拔於稠眾人中,使下六邑,按問髒狀,閱實以聞,自此聲譽獵獵如日起。壬午
  • 經甘相廟

    李新宋代〕相君天所佑,童子知何神。不必茂為祖,因知秦有人。一言成大計,千古仰青春。廟下塵勞客,將慚白髮新。
    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原文_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長孺因吾二詩有負米分鄰之語因又次韻餞其歸

    陳著宋代〕紛紛薄俗事輕辱,自喜衰年德有鄰。危世孤兒華發母,歸舟百里碧波春。不因噬指感懷切,肯學嘔心搜句新。娛舞
  • 泉林七疊舊作韻·其二

    乾隆清代〕甫才闕里行寅祀,川上恰當此順來。總是聖蹤欽想像,寧關勝境恣游陪。遙吟俯暢誠佳矣,昔日今時何速哉。一宿
  • 餘杭久旱趙悅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

    曾鞏宋代〕旌旗東下路塵開,六月風雲席上回。正恐一方人暍死,直將霖雨過江來。
  • 左右史待班二首

    任希夷宋代〕閶闔新開露氣清,舉鞭聯騎入隨明。絲絇同傍瑤墀立,廣殿前瞻御榻橫。
  • 次韻和答斯遠見過

    趙蕃宋代〕舊書零落不能收,漫說當年寒具油。歸至未成三逕掃,契深重敘百年游。交情要是樂莫樂,世態從渠浮自浮。雨薄
    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原文_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秋岩入城後寄

    董嗣杲宋代〕心知沈跡墮,耳熟舊詩夸。返照僧歸寺,西風客憶家。微寒侵病骨,新夢惜年華。獨坐無聊賴,沿籬看菊花。
    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原文_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次花翁自笑韻

    杜范宋代〕村翁活計謝田莊,肯與時人較短長。餘事詩篇陵鮑謝,太平胸次到黃唐。以通為隱渾無礙,有樂償貧似略當。自笑
  • 出山道中

    陳與義宋代〕雨歇澹春曉,雲氣山腰流。高崖落絳葉,恍如人世秋。避地時忽忽,出山意悠悠。溪急竹陰動,谷虛禽響幽。同行
    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原文_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思母

    與恭〔宋代〕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原文_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答赴補同人

    劉克莊宋代〕莫厭春泥沒膝深,公卿皆拔自詞林。鵠袍肯在諸生列,蟲篆原非壯士心。山下久無吾屐齒,葦間忽聽子挐音。年來
  • 岩叟約觀棲隱檐蔔雨阻和前韻送酒再用韻答之

    陳文蔚宋代〕暫轟書程業未妨,倚欄高誦杜陵章。不知雨意將詩意,但覺花香帶酒香。散破苦嫌飢雀下,爭喧檔看蜜蜂忙。也知
  • 率題

    乾隆清代〕謂風有知乎,胡云興而即驅。謂風無知乎,胡云興而必驅。無知而驅,伊誰之愚。有知而驅,伊誰之辜。愚不彼推
  • 和汪誠之韻

    王炎宋代〕昏昏未必晦,昭昭未必明。渾渾未必濁,漻漻未必清。吾道本自貴,國爵亦可並。所以魯素王,但欲比老彭。嗟予
  • 夜坐吟

    李白唐代〕冬夜夜寒覺夜長,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閨,金缸青凝照悲啼。金缸滅,啼轉多。掩妾淚,聽君歌。歌有
    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原文_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原文_登中洞絕頂寄倫右溪何古林·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