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泊大孤原文
自憐落魄走天涯,黯黯離情有所思。
身世自過愁畔日,弟兄長見夢中時。
陰祠古木迷神女,夕照荒山叫子規。
辛苦老來成底事,如今贏得鬢如絲。
詩詞問答
問:旅泊大孤的作者是誰?答:葉蘭
問:旅泊大孤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旅泊大孤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葉蘭的名句有哪些?答:葉蘭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鄱陽五家集卷九
參考注釋
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 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 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捫心徒自憐。”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 魯迅 《南腔北調集·學生和玉佛》:“驚擾詎雲妄?奔逃只自憐。”
見“ 自憐 ”。
落魄
(1) 窮困不得意
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聞甲落魄。——清· 周容《芋老人傳》
(2) 亦稱“落泊”
天涯
在天的邊緣處。喻距離很遠
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淪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黯黯
(1).光線昏暗;顏色發黑。 漢 陳琳 《遊覽》詩之一:“蕭蕭山谷風,黯黯天路陰。”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水黯黯兮蓮葉動,山蒼蒼兮樹色紅。” 宋 王安石 《望淮口》詩:“白煙瀰漫接天涯,黯黯長空一道斜。”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二:“寒夢驚醒,黯黯的燭影,寂寂的風聲,車已停住,聽著窗外輕輕的一陣一陣雪花簌簌的飛轉。”
(2).隱藏不露,不顯揚。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陳上美》:“文稱功業黯黯,則未若腐草之有螢也。” 明 歸有光 《<戴楚望集>序》:“故黯黯以居,未敢列於當世儒者之林。” 清 戴名世 《再上韓宗伯書》:“ 田有 身在卑賤,有言不信,故不得不黯黯以居,默默以處。”
(3).沮喪憂愁貌。 唐 李商隱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詩:“ 江生 魂黯黯, 泉客 淚涔涔。” 清 洪昇 《長生殿·得信》:“黯黯愁難釋,綿綿病轉成。” 冰心 《寄小讀者》十五:“只覺得奇愁黯黯,橫空而來。”
離情
(1).絕離 * 。《管子·國蓄》:“以正人籍謂之離情,以正戶籍謂之養贏。” 郭沫若 等集校:“《海王篇》‘藉於人,此隱情也’,《輕重甲篇》‘藉於萬民,是隱情也’,彼二篇言‘隱情’,此言‘離情’,離與隱可為互訓。蓋隱則離,離則隱矣。意謂使人絶離 * 也。”
(2).別離的情緒。《文選·任昉<出郡傳舍哭范僕射>詩》:“將乖不忍別,欲以遣離情。” 李善 註:“言將乖之初,不忍便訣;欲離少選之頃,以遣離曠之情也。” 唐 謝逸 《柳梢青》詞:“無限離情,無窮江水,無邊山色。” 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在志願軍就要跟他們分手的日子,深深的離情卻牽著他們的心。”
所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慮的事。《楚辭·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詩:“幽蘅發空曲,芳杜綿所思。” 明 劉基 《雜詩》:“欲采寄所思,不憚道路遠。”
(2).泛指思考。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四:“音樂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時候,他便連綴若干聲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達出來!”
身世
指人生的經歷、遭遇
你能否告訴我一些關於那位女士的身世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親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間的稱呼
見夢
猶託夢。《莊子·至樂》:“夜半髑髏見夢曰:‘子之談者似辯士,諸子所言,皆生人之纍也。’”《史記·龜策列傳》:“龜見夢曰:‘送我水中,無殺吾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丹水》:“伐樹之前,見夢於 欣 , 欣 不以厝意。” 金 王若虛 《焚驢志》:“﹝帥﹞命亟取將焚之。驢見夢於府之屬某曰:‘寃哉,焚也。’”
中時
(1).午時。《後漢書·方術傳上·李南》:“明日中時應有吉問。”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肉芝﹞五月五日中時取之,陰乾百日。”《陳書·儒林傳·沉洙》:“若其日有長短,分在中時前後。”
(2).不好也不壞的時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大豆》:“春大豆次植穀之後,二月中旬為上時(一畝用子八升),三月上旬為中時(用子一斗),四月上旬為下時(用子一斗二升)。”
(3).古代以春、夏、秋、冬四時配木、火、金、水四行,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名為“中央時”,簡稱“中時”。後因以泛指夏末。 唐 賈島 《送僧》詩:“中時山果熟,後夏竹陰繁。”參閱 清 王夫之 《禮記章句·月令·季夏》。
神女
(1) 女神
巫山神女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毛 * 《水調歌頭·游泳》
(2) 舊指妓女
夕照
傍晚的陽光
山叫子
民間樂器名。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蜀岡錄》:“截竹五寸,上開七孔,為簫吹之,謂之山叫子。”
辛苦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艱難困苦
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來成
謂前來成就。語出《詩·大雅·鳧鷖》:“公屍燕飲,福祿來成。” 馬瑞辰 通釋:“四章‘福祿來崇’,《傳》:‘崇,重也。’來成,猶言來崇,成亦重也。” 宋 曾鞏 《太平州與本路轉運狀》:“享神明之協相,具福祿之來成。”《宋史·樂志七》:“卒事而徹,福祿來成。”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如今
在這些日子裡;現在,當今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本紀》
如今咱們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學生
贏得
獲得
贏得倉皇北顧。——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贏得獨立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旅泊大孤原文_旅泊大孤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