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橋

作者:俞卓 朝代:宋代

獨山橋原文

十里東郊正稅驂,清泉白石路曾諳。

野田水碓都舂雪,山市炊煙半雜嵐。

俗美兒童歸塾讀,時和父老趁墟談。

遠遊何事追禽向,便擬村中著草庵。

詩詞問答

問:獨山橋的作者是誰?答:俞卓
問:獨山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獨山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覃韻

2. 清朱緒曾《金陵詩徵》卷六

參考注釋

東郊

(1). 西周 時,特指其東都 王城 以東的郊外。 周 滅 商 後,遷 殷 民於此。《書·君陳》:“ 周公 既沒,命 君陳 分正東郊 成周 。” 孔穎達 疏:“ 周公 遷 殷 頑民於 成周 。頑民既遷, 周公 親自監之。 周公 既沒,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陳 代 周公 監之,分別居處,正此東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國都或城市以東的郊外。《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漢 班固 《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東郊豈異昔,聊可閒餘步。”《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東郊漸覺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正稅

(1).舊指正額賦稅。與“加耗”、“子稅”等附加稅相對。《資治通鑑·後漢隱帝乾祐三年》“舊制,田稅每斛更輸二升,謂之‘雀鼠耗’, 章 ( 王章 )始令更輸二斗,謂之‘省耗’” 元 胡三省 註:“按 唐明宗 天成 元年四月敕文:‘應納夏秋稅子,先有省耗,每斗一升;今後祇納正稅數,不量省耗。’” 清 姚鼐 《四川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銘》:“正稅罔贏,誅責貪惏。” 清 夏燮 《中西紀事·長江設關》:“今土貨出口而復進口者,尤宜在緊要處設卡徵收。土貨出口,以過卡準照為憑;洋貨進口,以入卡準照為準,總期該商進口出口貨物完一正稅即有一子稅辦法,以期稅課充裕。”

(2).舊指主要賦稅,與各種雜稅相對。如 清 代稱田賦、丁賦為正稅。稱鹽課、茶課、牙稅、當稅等等為雜稅。

清泉

清冽的泉水

白石

(1).潔白的石頭。《詩·唐風·揚之水》:“白石鑿鑿。” 明 吳炳 《情郵記·正名》:“逶迤周道費驅馳,白石清泉付與誰?”

(2).傳說中的神仙的糧食。 漢 劉向 《列仙傳·白石生》:“ 白石生 , 中黃丈人 弟子, 彭祖 時已二千餘歲……嘗煮白石為糧。” 唐 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宋 蘇軾 《獨酌試藥玉滑盞有懷諸君子》詩:“鎔鈆煮白石,作玉真自欺。” 清 惲敬 《說仙》三:“白石之説累變而益陋,黃庭之説屢遷而益誣。”

(3).枳椇子的別名。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下:“枳椇子,一名木餳,實形拳曲,花在實外,味甘如餳蜜也,一名樹蜜,一名木實,一名白石。”

野田

猶田野。《南齊書·祥瑞志》:“ 永明 二年八月, 梁郡 睢陽縣 界野田中獲嘉禾,一莖二十三穗。” 唐 王維 《偶然作》詩之二:“得意苟為樂,野田安足鄙。” 清 魏源 《京口琴娘曲》:“野田積水 淮 南道,日乞窮途夜青草。”

水碓

靠水力來舂米的器具

山市

(1).山區集市。 唐 張籍 《送海客歸舊島》詩:“竹船來 桂 府,山市賣魚鬚。” 明 曹學佺 《過木瀆》詩:“琢研開山市,為園灌藥苗。”

(2).山中蜃景。 元 趙顯宏 《晝夜樂·春》曲:“游賞園林酒半酣,停驂;停驂看山市晴嵐。”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然人知有海市,而不知有山市。 東省萊 濰 去邑西二十里許,有 孤山 ,上有 夷齊廟 。誌稱 * ,西南風微起,則 孤山 移影城西。從城上望之,凡山巒林木、神祠人物,無不聚現。踰數時,漸遠,漸無所覩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山市》:“ 奐山 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炊煙

烹製飯菜形成的煙氣

炊煙裊裊

兒童

年紀小於少年的幼孩

兒童相見不相識。——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時和

天氣和順。 漢 王充 《論衡·定賢》:“時和,不肖遭其安;不和,雖聖逢其危。”《宋書·文帝紀》:“今因四表無塵,時和歲稔,復獲拜奉舊塋,展罔極之思。” 唐 崔鉉 《進宣宗收復河湟詩》:“共遇聖明千載運,更觀俗阜與時和。”

父老

古時鄉里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任;亦尊稱老年人

趁墟

亦作“趁虛”。亦作“趂虛”。趕集。 唐 柳宗元 《柳州峒氓》詩:“青箬裹鹽歸 峒 客,緑荷包飯趁虛人。” 宋 錢易 《南部新書》辛:“ 端州 已南,三日一市,謂之趂虛。” 宋 范成大 《豫章南浦亭泊舟》詩之二:“趁墟猶市井,收潦再耕桑。”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鴞鳥》:“ 周村 為商賈所集,趁墟者車馬輻輳。” 楊乾華 《驚蟄雷》:“ 錢革 藉口學 大寨 ,組織衝擊隊,不準人探親,不準人趁墟。”

遠遊

亦作“ 遠遊 ”。1.謂到遠方遊歷。《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楚辭·遠遊》:“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 漢 班彪 《北征賦》:“遂奮袂以北征兮,超絶跡而遠遊。”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詩:“遠遊雖寂寞,難見此山川。” 明 劉基 《郁離子·九難》:“慷慨辭家,踴躍遠遊。” 潘漠華 《呵》詩:“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遠遊的兒子。”

(2).見“ 遠遊冠 ”。

(3).見“ 遠遊履 ”。

見“ 遠遊 ”。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追禽

見“ 追擒 ”。

草庵

亦作“ 草菴 ”。 1.草房,草舍。《宋書·沉慶之傳》:“營內多幔屋及草菴,火至輒以池水灌滅,諸軍多出弓弩夾射之, 蠻 敗走。”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 梁 世被繫劾者,子孫弟姪,皆詣闕三日,露跣陳謝……若配徒隸,諸子並立草庵於所署門,不敢寧宅,動經旬日,官司驅遣,然後始退。” 王利器 集解引 盧文弨 曰:“庵,烏含切,《廣韻》:‘小草舍也。’”

(2).特指小寺廟或庵堂。 唐 寒山 《詩》之一二九:“鳥語情不堪,其時臥草庵。” 宋 秦觀 《顯之禪老許以草庵見處作詩以約之》:“偶成二老風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 宋 朱熹 《宿休庵用德功間韻贈陳道人》:“暮入千峰里,寒棲一草菴。”

詩詞推薦

獨山橋原文_獨山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