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長夏江寺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李唐長夏江寺圖原文

上方宜結夏,溪壑幽且深。

瑟爾籟盈耳,蕭然風滿林。

清江澄定體,古月照禪心。

欲詠丹青妙,雲煙杳莫尋。

詩詞問答

問:李唐長夏江寺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李唐長夏江寺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李唐長夏江寺圖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侵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

參考注釋

上方

(1).前面。《史記·滑稽列傳禇少孫論》:“﹝臣﹞竊不遜讓,復作故事滑稽之語六章,編之於左……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2).古代陰陽五行家指東方和北方。《漢書·翼奉傳》:“上方之情樂也,樂行姦邪,辰未主之。”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上方謂北與東也,陽氣所萌生,故為上。”

(3).天上;上界。《雲笈七籤》卷二二:“上方九天之上,清陽空虛之內,無色無象,無形無影。” 元 鄭廷玉 《忍字記》楔子:“有上方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羅漢,不聽我佛講經説法。”《 * 詞話》第六十七回:“此物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沃肺融心,實上方之佳味。” 清 朱彝尊 《一半兒·天竺》曲:“散花新雨上方尊,落葉疏鐘下界聞。”

(4).住持僧居住的內室。亦借指佛寺。 唐 解琬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瑞塔臨初期,金輿幸上方。” 宋 孔武仲 《清涼寺》詩:“白寺荒灣略艤舟,攜笻來作上方游。” 明 何景明 《自山家歸寺》詩:“暝色延歸路,雲中見上方。” 潘飛聲 《題孝耕崇效寺楸陰感舊圖》詩:“南來彈指又滄桑,斜日疏鐘聽上方。”

(5).上邦,大國。《西遊記》第二八回:“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當小可的。”

(6).上級。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二:“他們以為她應當馬上向上方報告,不應私自拿主意,放 高第 回家。”

(7).同“ 尚方 ”。 漢 代官署名,主管制造、儲藏、供應帝王及皇宮中所用刀劍、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漢書·佞倖傳·董賢》:“下至 賢 家僮僕皆受上賜,及武庫禁兵,上方珍寶。”

(8).同“ 尚方 ”。泛指宮廷中主管膳食、方藥的官署。《明史·徐階傳》:“帝察 階 勤……召直 無逸殿 ,與大學士 張治 、 李本 俱賜飛魚服及上方珍饌。”《紅樓夢》第五七回:“彼時 賈母 又命將祛邪守靈丹及開竅通神散各樣上方秘制諸藥,按方飲服。”

(9).上方劍的簡稱。 清 李漁 《玉搔頭·止兵》:“一怒安邦,提戈代上方。軍威奮激人心癢,前旌未至聲至往。” 清 陸次雲 《圓圓傳》:“時 闖 師將迫畿輔矣,帝急召 三桂 對平臺,錫蟒玉,賜上方,託重寄命,守 山海關 。”參見“ 上方劍 ”。

結夏

佛教僧尼自農曆四月十五日起靜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門行動,謂之“結夏”。又稱結制。 唐 曹松 《送僧入蜀過夏》詩:“師言結夏入 巴 峯,雲水迴頭幾萬重。” 宋 范成大 《偃月泉》詩:“我欲今年來結夏,莫扃岫幌掩雲關。” 清 錢謙益 《天童密雲禪師悟公塔銘》:“結夏後,應 天台通玄寺 之請,幡然南歸。”

溪壑

山谷溪澗(多用於比喻人的慾念)

蕭然

(1).猶騷然。擾亂騷動的樣子。《史記·酷吏列傳》:“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邊蕭然苦兵矣。” 唐 元稹 《兩省供奉官諫駕幸溫湯狀》:“不廢戒嚴,而猶物議喧囂,財力耗顇,數年之外,天下蕭然。”《明史·宦官傳二·陳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蕭然,生靈塗炭矣。”

(2).空寂;蕭條。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新唐書·宦者傳上·程元振》:“虜扣 便橋 ,帝倉黃出居 陝 ,京師陷。賊剽府庫,焚閭衖,蕭然為空。”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袁鷹 《故鄉夜話》:“此外四壁蕭然,再沒有任何東西。”

(3).稀疏;虛空。 宋 葉適 《題<林秀文集>》:“鬢髮蕭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楊柔勝 《玉環記·皋謁延賞》:“雙親棄世十八年,囊篋盡蕭然。”《明史·忠義傳四·徐世淳》:“州嘗被賊,居民蕭然。”

(4).簡陋。 宋 陸游 《自笑》詩:“惟餘數卷殘書在,破篋蕭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狀》:“﹝先君﹞每行縣以物自隨,杯湯不肯受。去官貧甚,鬻所乘馬以行,行李蕭然,觀者嘆息。” 王闓運 《侯官陳君墓志銘》:“乘輿蕭然,襆被而已。”

(5).蕭灑;悠閒。 晉 葛洪 《抱朴子·刺驕》:“高蹈獨往,蕭然自得。” 唐 杜甫 《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詩:“秋水清無底,蕭然浄客心。” 宋 蘇軾 《游惠山》詩序:“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談起這事,好像天大禍事,就要臨頭一樣,比起前數月,蕭然而論 北京 事情的態度,真不同!”

清江

(1).水色清澄的江。 南朝 梁 何遜 《初發新林》詩:“鐃吹響清江,懸旗出長嶼。” 唐 王昌齡 《送竇七》詩:“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2).古 夷水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夷水》:“ 夷水 即 佷山 清江 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 蜀 人見其澄清,因名 清江 也。”

定體

(1).支配軀體。《國語·周語下》:“夫君子目以定體,足以從之,是以觀其容而知其心矣。” 韋昭 註:“體,手足也。”

(2).確定性質。 晉 傅玄 《柳賦》:“參剛柔而定體兮,應中和以屈伸。” 唐 劉肅 《大唐新語·知微》:“ 魏元忠 本名 真宰 , 儀鳳 中以封事召見, 高宗 與語,無所屈撓,慰喻遣之, 忠 不舞蹈而出。 高宗 目送之,謂中書令 薛元超 曰:‘此書生雖未解朝庭禮儀,名以定體,真宰相也。’”

(3).固定不變的形態或性質。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三:“夫萬物之化,無有常形;人之變異,無有定體,或大為小,或小為大,固無優劣。萬物之化,一例之道也。” 宋 朱熹 《答柯國才》:“天理自然各有定體,以為深遠而抑之使近者非也,以為淺近而鑿之使深者亦非也。”

(4).固定的體例、體式。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 夫子 之修《春秋》皆遵彼乖僻,習其訛謬,凡所編次,不加刊改者矣。何為其間則一褒一貶,時有馳張,或沿或革,曾無定體!” 金 王若虛 《文辨》:“或問:‘文章有體乎?’曰:‘無。’又問:‘無體乎?’曰:‘有。’‘然則果如何?’曰:‘定體則無,大體須有。’” 元 王惲 《玉堂嘉話》卷八:“ 歐陽 不宜作《五代史》,合作《四代史》, 司馬光 《通鑑》當列 東漢 為世紀, 歐陽 不宜作《十國世家》。嗚呼!國家正閏,固有定體,不圖今日輕易褒貶。在 周 則為正,在 金 則為閏,天下公論,果如是乎?”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下》:“古詩窘於格調,近體束於聲律,惟歌行大小短長,錯綜闔闢,素無定體,故極能發人才思。”

古月

胡字的隱語。指胡人。《晉書·苻堅載記下》:“讖云:‘古月之末亂中州,洪水大起健西流,惟有雄子定八州。’” 唐 李白 《司馬將軍歌》:“狂風吹古月,竊弄 章華臺 。” 顧炎武 《日知錄·李太白詩注》:“而又雲‘狂風吹古月’……‘海動山傾古月摧’,此所謂‘古月’,則明是‘胡’字。” 元 陳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萬里平如掌,古月獨為尊。”

禪心

佛教用語。謂清靜寂定的心境。 南朝 梁 江淹 《吳中禮石佛》詩:“禪心暮不雜,寂行好無私。” 宋 黃庭堅 《聽崇德君鼓琴》詩:“禪心默默三淵靜,幽谷清風淡相應。”《紅樓夢》第九一回:“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 郁達夫 《毀家詩紀》之十五:“禪心已似冬枯木,忍真拖泥帶水行。”

丹青

丹和青是我國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顏色,借指繪畫

竹帛所載,丹青所畫。——《漢書·蘇武傳》

尤善丹青。——《晉書·顧愷之傳》

雲煙

煙氣和雲霧,形容虛無飄遠的東西或事物

雲煙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傳》

出沒於雲煙。——明· 顧炎武《復庵記》

詩詞推薦

  • 歷下亭·其二

    乾隆清代〕天光澄上下,詩意寄煙波。濯戟銀鱗直,連拳玉鷺多。浮圖森古甓,遠岫滴新螺。萬頃碧漪外,輕帆瞥眼過。
  • 金陵雜興二百首

    蘇泂宋代〕溝水泠泠韻玉琴,櫻桃花下宿珍禽。龍車自向思陵掩,三十六宮春色深。
  • 九日松林寺登高

    趙湘唐代〕九日松林寺,登高過石橋。野僧憐不醉,山菊笑無戮。屐齒憑泉漱,雲衣近樹飄。自知清靜意,應免俗人招。
    李唐長夏江寺圖原文_李唐長夏江寺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出都

    元好問金代〕漢宮曾動伯鸞歌,事去英雄可奈何!但見觚稜上金爵,豈知荊棘臥銅駝?神仙不到秋風客,富貴空悲春夢婆。行過
  • 送楊傑

    蘇軾宋代〕天門夜上賓出日,萬里紅波半天赤。歸來平地看跳丸,一點黃金鑄秋橘。太華峰頭作重九,天風吹灩黃花酒。浩歌
  • 和宋中道元夕十一韻

    梅堯臣宋代〕鼓聲闐闐眾戲屯,百仞太華臨端門。端門兩廊多結彩,公卿士女爭來奔。接板連簾坐珠翠,簾疏不隔夭妍存。車駕
  • 點絳唇

    馮時行宋代〕江上新晴,閒撐小艇尋梅去。自知梅處。香滿魚家路。路盡疏籬,一樹開如許。留人住。留人不住。黯淡黃昏雨。
    李唐長夏江寺圖原文_李唐長夏江寺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耆英會詩

    張燾宋代〕洛城今昔衣冠盛。韓國園林景物全。功在三朝尊二相,數逾九老萃群賢。當時鄉社為高會,此日居留許款延。多幸
    李唐長夏江寺圖原文_李唐長夏江寺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舟中客懷

    江源明代〕萬里思歸客,徘徊無所親。浮沉千古事,淒斷百年身。冠冕通南極,江雲暗北津。故園腸斷處,萬里未歸人。
  • 龍井新亭

    釋元淨宋代〕暇政去旌旆,杖策訪林邱。人惟尚求舊,況悲蒲柳秋。雲谷一臨照,聲光半載留。軒眉獅子峰,洗眼蒼龍湫。路穿
  • 青門路

    劉駕唐代〕青門有歸路,坦坦高槐下。貧賤自恥歸,此地誰留我。門開送客去,落日懶回馬。旅食帝城中,不如遠遊者。舟成
    李唐長夏江寺圖原文_李唐長夏江寺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漫題五首·其四

    何吾騶明代〕槐樹老如松,垂珠滴秋露。新長春風枝,剪卻前時蠹。何不如青草,遮我街前路。
  • 重遊鍾山定林寺

    賀鑄宋代〕破冰泉脈漱籬根,壞衲遙疑掛樹猿。蠟屐舊痕尋不見,東風先為我開門。
  • 奉節朱尉

    宋祁宋代〕初命東南尉,征途上下弦。傳家萬石貴,結綬半綸鮮。邑籍饒岷芋,公囊滿鄧錢。仙才今有助,銘閣待新篇。
    李唐長夏江寺圖原文_李唐長夏江寺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四十一首

    釋普寧宋代〕一塵入正定,諸塵三昧起。諸塵入正定,一塵三昧起。三昧與正受,土塊泥里洗。咦,白日堂堂眼見鬼。非不非,
    李唐長夏江寺圖原文_李唐長夏江寺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漢玉延年佩

    乾隆清代〕璧圍鄂瑑刻玲瓏,上有雙螭盤容容。絛韍可佩禋六宗,三代法物玉府充。文曰延年延喜同,果然閱世出土中,伊誰
  • 題西湖十景再疊舊作韻·其八·平湖秋月

    乾隆清代〕堤畔輕車駐碧油,春風春月景方柔。何須遼待三秋看,孟子名言戒謂流。
  • 偈頌二十三首

    釋雲岫宋代〕千岩帶雪,萬水生冰。今夜寒極歲極,明朝日新日新。山僧禪床角頭拂子,長時間掛不犯纖塵。信手拈來,春回大
    李唐長夏江寺圖原文_李唐長夏江寺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承光殿三首·其三

    乾隆清代〕遺蹟金元一慨然,踞盤形勝攬全燕。空澄何似瀛池水,玉蝀秋風五百年。
  • 滿庭芳(西園月夜賞花)

    毛滂宋代〕馬絡青絲,障開紅錦,小晴初斷香塵。芳醪滿載,持燭有佳人。飛蓋西園午夜,花梢冷、雲月朧明。折還惜,留花
李唐長夏江寺圖原文_李唐長夏江寺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