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像贊二首·其一

作者:釋清遠 朝代:宋代

觀音像贊二首·其一原文

曠大劫來離眾苦,心心永斷諸分別。

聞處真聞實不聞,說時雖說常無說。

法身普現凡聖等,耳根采聽音聲絕。

娑婆最有大因緣,一念清涼除惱熱。

詩詞問答

問:觀音像贊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釋清遠
問:觀音像贊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屑韻

參考注釋

大劫

大劫難。本為佛教用語

眾苦

佛教語。指多種苦痛。《大智度論·釋幻人無作品》:“汝入是三門實際作證得盡眾苦。”《順正理論·辯緣起品》:“眾苦所逼,異類悲號,怨發叫聲,故名號叫。”

心心

(1).佛教語。指連綿不斷的思想念頭。《仁王經·奉持品》:“斷諸功用,心心寂滅,無身心相,猶如虛空。” 五代 齊己 《殘秋感愴》詩:“日日加衰病,心心趣寂寥。”

(2).猶心愿。 前蜀 貫休 《桐江閒居作》詩之九:“孰知吾所適,終不是心心。”

(3).彼此間的情意。 隋 江總 《長相思》詩之二:“心心不相照,望望何由知。” 唐 孟郊 《結愛》詩:“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

(4).一心一意,專心。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二》:“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職,其職必舉。”

分別

(1) 各自;個別

對他們應該分別對待

(2) 分頭,各自,不共同,不一起

會長和秘書長分別接見了他

雖說

雖然,用於口語

我們雖說有經驗,但還得學習新東西

法身

(1).佛教語。梵語意譯。謂證得清淨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滅,無形而隨處現形,也稱為佛身。各乘諸宗所說不一。《大般泥洹經·如來性品》:“知如來法身,長存不變易。”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劫比他國》:“嘗聞佛説,知諸法空,體諸法性,是則以慧眼觀法身也。”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聖人成道之神明耳。”

(2).指高僧之身。 唐 盧簡求 《杭州鹽官縣海昌院禪門大師塔碑》:“法身魁岸,相好莊嚴,眉毛紺垂,顱骨圓聳。”

(3).舊指修煉得道之身。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俞氏 則謂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後,法身則然,豈可以血肉之軀投畀水火乎?”《西遊補》第十六回:“ 行者 一時難忍,現出大鬧天宮三頭六臂法身,空中亂打。”

凡聖

佛教語。謂凡夫與聖者。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為聖者;自此而下,未斷惑證理之人,皆是凡夫。 南朝 梁 沉約 《神不滅論》:“自凡及聖,含靈義等。但事有精麤,故人有凡聖。”《法苑珠林》卷二六:“無何,坐終,其髑髏全成無縫,故知凡聖同居,事不可別。” 元 梵琦 《漁家傲·西方樂》詞:“佛理在躬如玉璞,須凴巧匠勤雕琢,凡聖皆由心所作。難描邈,華臺寶座珠瓔珞。”

耳根

(1) 耳廓的根端

(2) 〈方〉∶耳

耳根前

采聽

(1).探聽。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 凌準 等主謀議唱和,採聽外事。” 宋 蘇軾 《謝制科啟》:“通變者恐人才之未盡,故詳於採聽而畧於臨時。”

(2).猶採納。 宋 歐陽修 《論修河第三狀》:“臣前已具言 河 利害甚詳,而未蒙採聽。”

收集聽取。《國語·晉語六》“風聽臚言於市” 三國 吳 韋昭 註:“采聽商旅所傳善惡之言。”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辨誤三》:“《古今詩話》云:‘ 太祖 采聽明遠,每邊事,纖息必知。’” 鄭觀應 《盛世危言·商務三·附錄》:“旅蒙 盛杏蓀 、 唐景星 、 徐雨之 三觀察,采聽商情,稟請傅相幫辦招商局。”

音聲

(1).樂音;音樂。《周禮·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聲。”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余少好音聲,長而玩之。” 唐 韓愈 《唐故檢校尚書左僕射右龍武軍統軍劉公墓志銘》:“公不好音聲,不大為居宅,於諸帥中獨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鳳陽士人》:“音聲靡靡,風度狎褻。”

(2).泛指聲音。《列子·楊朱》:“夫耳之所欲聞者音聲,而不得聽者,謂之閉聽。”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恆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這等夜深,只聽得岸上女人音聲,好似我 倩女 小姐。” 聞一多 《紅燭·紅豆》:“聽他跳激底音聲,這般淒楚!這般清切!”

娑婆

(1).見“ 娑婆世界 ”。

(2).枝葉扶疏貌。 宋 王禹偁 《后土廟瓊花》詩之二:“忽似暑天深澗底,老松擎雪白娑婆。”

(3).從容優遊。 元 劉壎 《補史十忠詩·前左丞相江文忠公萬里弟萬頃》:“卷懷經濟具,娑婆 洛 中社。”

因緣

(1) 產生結果的直接原因和輔助促成其結果的條件

洒家在五台山真長老處,學得說因緣,便是鐵石人也勸得他轉。——《水滸傳》

(2) 緣分

他倆真有因緣

一念

(1).一動念間;一個念頭。 南朝 梁 沉約 《卻出東西門行》:“一念起關山,千里顧兵窟。” 唐 陳鴻 《長恨歌傳》:“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墮下界。” 宋 陸游 《自規》詩:“忿慾俱生一念中,聖賢亦本與人同。”《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

(2).佛家語。指極短促的時間。《仁王般若波羅蜜經·觀空品》:“九十剎那為一念。” 北魏 曇鸞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注》卷上:“六十剎那為一念。”《翻譯名義集·時分》:“一念中有九十剎那。”

清涼

涼而使人清爽的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

詩詞推薦

觀音像贊二首·其一原文_觀音像贊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