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發平橋三首·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曉發平橋三首·其二原文

十里剛過亦放晴,覲光黎庶夾河迎。

曾何解澤蘇閭閈,慚愧同聲感戴誠。

詩詞問答

問:曉發平橋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曉發平橋三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曉發平橋三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八

參考注釋

放晴

陰雨後天氣轉晴

雨後,天很快就放晴了

黎庶

眾民,民眾

解澤

(1).布施恩澤。《史記·樂書》:“上自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歡喜,合殷勤,非此和説不通,解澤不流。” 張守節 正義:“言非此樂和適,亦悅樂之不通,散恩澤之事不流,各一世之化也。” 宋 王安石 《謝李舜舉賜詔書藥物表》:“而離明昭晰於隱微,解澤頻繁於疏逖。”

(2).指恩澤。 清 顧炎武 《感事》詩之二:“詔令屯雷動,恩波解澤流。”

閭閈

(1).古代里巷的門。《管子·八觀》:“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橫通,閭閈不可以毋闔。”

(2).借指街坊,里巷。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閭閈有盈,歌吹無絶。” 唐 薛用弱 《集異記·李清》:“因指前後閭閈:‘此皆我祖先之故業。’”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世廟時有 呂四官 ,以力聞,為暴於鄉,不容於閭閈,走海上。”

慚愧

(1) 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運,僥倖

那王俊得知這個訊息,叫聲慚愧,幸而預先走脫了。——《蕩寇志》

同聲

(1) 發出聲音的時間相同

(2) 聲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同聲相應

(3) 眾口一辭;隨聲附合

台下同聲叫起好來

(4) 言語腔調相同

亦須擇言而發;不與淨、醜同聲。——清· 李漁《閒情偶寄》

感戴

感激愛戴(用於對上級)

桓分部良吏,隱親醫藥,飧粥相繼,士民感戴之。——《三國志·朱桓傳》

詩詞推薦

曉發平橋三首·其二原文_曉發平橋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