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飲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夜飲原文

公子敬愛客,高會不知疲。

樽下殷勤勸,只以慰數奇。

樂憐張女彈,舞倦秦王衣。

持觴不作難,沾醉倒接䍦。

客子歌言歸,主稱露未晞。

詩詞問答

問:夜飲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夜飲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公子

古代稱諸侯的兒子或女兒,後來稱豪門世家的兒子,也用來尊稱別人的兒子

大公子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敬愛

尊敬熱愛

敬愛的老師

高會

(1).盛大宴會。《戰國策·秦策三》:“於是使 唐雎 載音樂,予之五千金,居 武安 ,高會相與飲。” 鮑彪 註:“《高紀》注,大會也。”《新五代史·雜傳八·王晏球》:“悉以俸祿所入具牛酒,日與諸將高會。” 徐珂 《清稗類鈔·獄訟·岳鍾琪被冤》:“已率眾避寒山谷間,日置酒高會為樂。”

(2).泛指大規模地聚會。 晉 左思 《吳都賦》:“昔者 夏後氏 朝羣臣於茲土,而執玉帛者以萬國,蓋亦先王之所高會,而四方之所軌則。”《新唐書·王忠嗣傳》:“ 天寶 元年,北討 奚奴皆 ,戰 桑乾河 ,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會而還。”

(3).稱與人會面的客氣話。 宋 范仲淹 《答趙元昊書》:“某與大王雖未嘗高會,嚮者同事朝廷。”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養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2) 熱情周到

殷勤的服務員

(3) 勤奮

殷勤小心

(4) 禮物

日後致殷勤

數奇

指命運不好,遇事多不利。《漢書·李廣傳》:“大將軍陰受上指,以為 李廣 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 顏師古 註:“言 廣 命隻不耦合也。” 唐 劉禹錫 《贈尹果毅》詩:“問我何自苦,可憐真數奇。” 清 唐孫華 《酬徐薲洲侍郎》詩:“數奇一旦遇知己,翻然如掣韝中鷹。”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五章五:“這真是一部數奇的汽車,在前我們同赴 南嶽 的時候被碰壞一次,這回在大火中受下虛驚,停在 下攝司 ,就在十四日的晚上又真真正正被人偷走了。”參閱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數奇》。

張女彈

樂府曲名。《文選·陸機<擬今日良宴會>》詩:“ 齊 僮《梁甫吟》, 秦 娥《張女彈》。” 李周翰 註:“《梁甫吟》、《張女彈》,皆樂府曲名。”

持觴

舉杯。 唐 李白 《俠客行》:“將炙啖 朱亥 ,持觴勸 侯嬴 。”《新唐書·劉仁軌傳》:“ 仁軌 持觴曰:‘所不與公者,有如此觴。’”

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 孔穎達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 趙岐 註:“不作,聖王之道不興。”《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 李善 註:“作,興也。”

(2).不耕作;不寫作。《史記·趙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老殘遊記》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

沾醉

謂大醉。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府縣·金元煥》:“即具酒肴盛饌……人人以大觥沃之沾醉。” 清 周亮工 《與陳琪園書》:“旅次 龍山 ,飲羊羔酒過多,沾醉,草草都不能文。”

霑醉:大醉。因酒醉時胸襟沾濕,故稱。《漢書·遊俠傳·陳遵》:“嘗有部刺史奏事,過 遵 ,值其方飲,刺史大窮,候 遵 霑醉時,突入見 遵 母。” 顏師古 註:“霑,濕。言其大醉也。”《資治通鑑·唐僖宗中和四年》:“從者皆霑醉。” 胡三省 註:“霑醉,言飲酒大醉,胸襟霑濕,不能自持也。” 清 鄭燮 《再和盧雅雨》之四:“皂隸解吟箋上句,輿臺霑醉柳邊城。”

客子

旅居異鄉的人

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言歸

(1).回歸。言,助詞。《詩·周南·葛覃》:“言告師氏,言告言歸。”一說為我歸。 毛 傳:“言,我也。” 唐 道宣 《續高僧傳·譯經四·玄奘》:“ 奘 少離桑梓,白首言歸,訪問親故,零落殆盡。” 清 萬壽祺 《答武進劉十》詩:“亂瘼何畤已?言歸耕墓田。” 清 方文 《舟次三山》詩:“泊泊歲將暮,言歸尚未能。”

(2).《詩·周南·葛覃》有“言告言歸”之句,因以“言歸”指《詩·葛覃》篇。 宋 蘇軾 《集英殿秋宴教坊詞·放隊》:“羽觴湛湛,方陳《既醉》之詩,鼉鼓淵淵,復奏‘言歸’之曲。”

詩詞推薦

夜飲原文_夜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