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張之洞聯原文
蕊榜世交、葭莩末戚,愧當年獎勵親承,鎮靜清能,後起英才曾勖我;
文章報國、經濟匡時,痛一旦老成凋謝,忠純廉正,名臣列傳首推公。
詩詞問答
問:挽張之洞聯的作者是誰?答:包延祺
問:挽張之洞聯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挽張之洞聯是什麼體裁?答:對聯
注釋
1. 對聯 出處:張文襄公榮哀錄
參考注釋
蕊榜
傳說中道教學道升仙,列名 蕊宮 。後指科舉考試中揭曉名第的榜示為“蕊榜”。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八:“名字巍峨先蕊榜,詞章斐亹動文奎。” 清 黃叔琳 《庚午重赴鹿鳴》詩:“蕊榜新開敞盛筵,漫勞車馬問衰年。” 清 趙翼 《戲題魁星像》詩:“雲是星精主文衡,蕊榜榮名在其手。”
世交
(1) 兩家兩代以上有交情者
吟發不長黑,世交無久情。——杜荀鶴詩
他的世交親友在都在外的本也不少,老爺如今拿誰去?——《紅樓夢》
(2) 上代或數代有交情的人或人家
他是我家的老世交
葭莩
(1).蘆葦里的薄膜。比喻親戚關係疏遠淡薄。《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今羣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羣居黨議,朋友相為,使夫宗室擯卻,骨肉冰釋。” 顏師古 註:“葭,蘆也。莩者,其筩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 唐 楊炯 《李舍人山亭詩序》:“葭莩為 漢帝 之親,枝葉為 周公 之裔。”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諧》:“我此處有葭莩親,往來久梗,不可不一訊。” 章炳麟 《<社會通詮>商兌》:“其在同黨,雖無葭莩微末之親,一見如故。”
(2).用作新戚的代稱。《梁書·武帝紀上》:“ 蕭領軍 葭莩之宗,志存柱石。” 唐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詩:“浪言輝棣萼,何所託葭莩。”《醒世恆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若不棄微賤,永結葭莩,死且不恨。”
(3).比喻瘠薄;簡薄。 唐 楊炯 《李懷州墓志銘》:“地則葭莩,祥惟岳瀆。” 宋 楊萬里 《經和寧門外賣花市見菊》詩:“病眼仇寃一束書,客舍葭莩菊一株。”
末戚
見“ 末親 ”。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獎勵
獎賞勉勵
獎勵先進人物
鎮靜
心情安定、平靜
儘管人家挑釁,他仍保持鎮靜
清能
清正而能幹。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汝南陳茂》:“時 南陽 太守 灌恂 ,本名清能。”《晉書·武帝紀》:“今內外羣官舉清能,拔寒素。” 明 李贄 《豫約·感慨平生》:“蓋清謹勇往,只可責己,不可責人;若盡責人,則我之清能亦不足為美矣,況天下事亦只宜如此耶!”
後起
(1).後來興起。《戰國策·齊策五》:“夫後起者藉也,而遠怨者時也,是以聖人從事,必藉於權,而務興於時。”
(2).後來出現或新成長的人。《漢書·谷永傳》:“今之後起,天所不饗,什倍於前。”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與 禹江 訂讀經史法,求實學,戒空談, 淮海 後起,翕然宗仰。”
英才
才華傑出的人
一代英才
章報
具奏章上報。《清史稿·后妃傳·孝獻皇后》:“諸曹循例章報,朕輙置之。”
經濟
(1) 指社會物質生產、流通、交換等活動
我們農業經濟中的急速變化
(2) 生活用度;家境
經濟寬裕
經濟拮据
匡時
匡正時世;挽救時局。《後漢書·荀淑傳論》:“平運則弘道以求志,陵夷則濡跡以匡時。”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文義習吏,匡時富國,以取卿相者有矣。”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尊敬師傅》:“多才多蓺,道著於匡時;允文允武,功成於纂祀。” 清 顧炎武 《寄李生雲霑時寓曲周僧舍課子衍生》詩:“何如 長白山 中寺,莫使匡時雅志違。” 廖仲愷 《幽禁中感賦》詩:“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廿載茹酸辛,努力思匡時。”
一旦
(1) 不確定的時間
一旦工作完成,我們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一旦山陵崩。——《戰國策·趙策》
一旦為將。——漢·劉向《列女傳》
一旦不能有(指一旦國家滅亡不能占有這些珍寶)。——唐·杜牧《阿房宮賦》
一旦異於今日…必致失所。——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一旦運窮。——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一旦抵罪。——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一旦事變。——清·周容《芋老人傳》
(2) 一天之間,表示在非常短的時間內
毀於一旦
老成
老練成熟;閱歷多而練達世事
幼年喪父使他變得少年老成
凋謝
(1) 草木花葉枯落
花瓶里的舊花凋謝了
(2) 比喻老年人死亡
朋友日凋謝,存者逐利移。——唐· 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
忠純
忠誠純正。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侍中侍郎 郭攸之 、 費禕 、 董允 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舊唐書·忠義傳下·盧奕》:“先黃門以直道佐時, 奕 嗣之以忠純,可謂遵業。” 宋 曾鞏 《賀韓相公赴許州啟》:“忠純之操,簡注於三朝;愷悌之風,儀刑於四海。”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保路運動·四川鐵路案檔案》:“伏念職弟 端錦 ,天性孝友,制行忠純。”
廉正
清廉公正
廉正行醫
名臣
有名的賢臣。《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張廷尉 方今天下名臣。”《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 唐 呂延濟 題註:“名臣,謂有賢才,立功業,垂名於後代者也。” 宋 梅堯臣 《謹賦》詩:“往往得遺逸,烜赫見名臣。” 清 張穆 《與陳頌南書》:“古今必無徼倖之名臣循吏也。” 魯迅 《墳·論“ * !”》:“身分也高了,家譜也修了,還要尋一個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
傳首
傳送首級;被殺頭。《東觀漢紀·光武紀》:“﹝ 吳漢 ﹞夷 述 妻子,傳首於 洛陽 。” 唐 許渾 《聞邊將劉皋無辜受戮》詩:“纔許誓心安玉壘,已傷傳首動金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五·郭希顏邪說》:“﹝ 郭希顏 ﹞嬰 世宗 之怒,傳首九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