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京報知得雨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接京報知得雨原文

當春例盼雨,艱致一犁逢。

今歲來巡兗,欣聞十日重。

豈其如避我,何以慰茲農。

傍晚油雲布,翹瞻意不悰。

詩詞問答

問:接京報知得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接京報知得雨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接京報知得雨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冬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

2. 先是曾奏得雪一次

參考注釋

致一

(1).猶一致。《易·繫辭下》:“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言致一也。” 清 譚嗣同 《仁學·界說》:“平等者,致一之謂也。一則通無,通則仁矣。”

(2).專一。 宋 戴埴 《鼠璞·程蘇爭致齋》:“齋之禁葷,見於法令,乃禁五辛,慮耗散人之氣,間其精誠,與禁飲酒、聽樂、嗜慾,悲哀一同,欲其致一之妙通於神明耳。” 明 唐順之 《贈宜興令馮少虛序》:“靜則可以致一而極其精爽之思。”

今歲

指今年

今歲是個豐收年

十日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日, 堯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齒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按《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 羿 斃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堯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於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饞名。”參見“ 十日並出 ”。

(2).十乾所表示的日子。《周禮·春官·馮相氏》:“ 馮相氏 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預 註:“甲至癸。” 唐 韓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國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數窮六十,其將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時,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為歷。”

豈其

(1).猶何必。《詩·陳風·衡門》:“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 齊 之 姜 。” 鄭玄 箋:“此言何必河之魴然後可食,取其口美而已;何必大國之女然後可妻,亦取貞順而已。”《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谷口 鄭子真 不詘其志,耕於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豈其卿?豈其卿?” 清 李調元 《勦說·豈其卿》:“豈其卿者,猶云何必卿也。”

(2).猶難道。《左傳·昭公三年》:“ 肸 又無子。公室無度,幸而得死,豈其獲祀?” 杜預 註:“言必不得祀。”《楚辭·離騷》:“豈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

何以

(1) 用什麼

何以教我

(2) 為什麼

何以出爾反爾

傍晚

靠近晚上的時候。亦稱“黃昏”

雲布

(1).雲氣布散。《晉書·衛恆傳》:“煥若星陳,鬱若雲布。”《晉書·食貨志》:“荷鍤贏糧,有同雲布。”《雲笈七籤》卷一一九:“俄而風起雲布,微雨已至。”

(2).形容眾多,到處都是。《文選·班固<西都賦>》:“列卒周匝,星羅雲布。” 呂延濟 註:“星羅雲布,言眾也。” 唐 於季子 《奉和聖制夏日游石淙山》:“九旗雲布臨 嵩室 ,萬騎星陳集 潁川 。”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三折:“開南軒,奇峯雲布。” 清 魏源 《<聖武記>敘》:“人見其材雲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於灌莽也。”

詩詞推薦

接京報知得雨原文_接京報知得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