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復庵貧樂齋原文
貧非樂也,樂惟道義。
匪哲弗居,孰雲細事。
室如懸磬,俯仰無愧。
終身欣然,何憂何懼。
矧伊吾人,宗自西方。
一飯候晷,三宿於桑。
彼上人者,如圭如璋。
肆求懿德,其居允臧。
載瞻其居,有琴有書。
亦有嘉賓,來與我娛。
草衣藜羹,屢空晏如。
從吾所好,有樂只且。
往有鐘鼎,弗慎弗守。
彼有榮觀,弗圖弗究。
淪胥以亡,亦孔之醜。
我作是詩,以詠座右。
詩詞問答
問:圭復庵貧樂齋的作者是誰?答:釋妙聲
問:圭復庵貧樂齋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圭復庵貧樂齋是什麼體裁?答:四言詩
問:釋妙聲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妙聲名句大全
注釋
1. 四言詩
參考注釋
道義
道德和正義
道義上的支持
細事
瑣碎的小事
每歲捐十萬緡錢,不是細事。——《新編五代史平話》
室如懸磬
屋裡像掛著的石磬一樣,下面無所有。形容家貧如洗,一無所有
齊侯曰:“室如懸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國語·魯語上》
俯仰無愧
立身端正,上對天、下對人,都問心無愧。語出《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宋 陳亮 《與周立義參政書》:“持身端方,俯仰無愧。” 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中德文化書》:“ 孔子 的人生哲學正是以個人為本位,它的究竟是望人人成為俯仰無愧的聖賢。”
終身
(1) 今生今世;此生;畢生相關
終身幾無可問。——清· 劉開《問說》
重昏而終身。——《楚辭·屈原·涉江》
樂歲終身飽。——《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樂歲終身告。
欣然
非常愉快地
欣然受邀
欣然規往。——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宋將軍欣然曰。—— 明· 魏禧《大鐵椎傳》
吾人
我們
吾人視覺。——蔡元培《圖畫》
吾人理想。——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吾人彭聃之壽。—— 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西方
(1) 西邊或西邊的地方
(2) 指位於西半、北半球的國家。指歐美各國
一飯
(1).一餐飯。《公羊傳·昭公十九年》:“ 樂正子春 之視疾也,復加一飯則脫然愈,復損一飯則脫然愈。”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五:“一飯未曾留俗客,數篇今見古人詩。”
(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葉適 《周君南仲墓志銘》:“常以世道興廢為己重負,一飯不顧私,憂時如家,憂人如身。” 清 錢謙益 《張鳳翼授文林郎制》:“其屬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豐沛 故人之遺也,朕豈能一飯置之哉!”
三宿
(1).進爵三次。《書·顧命》:“王三宿,三祭,三咤。” 孔 傳:“禮成於三,故酌者實三爵於王,王三進爵,三祭酒。三奠爵。” 孔穎達 疏:“三宿,謂三進爵,從立處三進至神所也。”《陳書·沉文阿傳》:“三宿三咤,上宗曰饗,斯蓋祭儐受福,寧謂賀酒邪!”
(2).猶言三日;三夜。謂時間較久。《孟子·公孫丑下》:“三宿而後出 晝 ,是何濡滯也?” 趙岐 註:“留於 晝 三日,怪其淹久。” 唐 白居易 《答微之詠懷見寄》詩:“分袂二年勞夢寐,並牀三宿話平生。”佛教有出家人不三宿桑下,以免妄生依戀之說,見《四十二章經》。《後漢書·襄楷傳》:“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 李賢 註:“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經三宿便即移去,示無愛戀之心也。”參見“ 三宿戀 ”。
上人
(1) 舊時尊稱僧人
(2) 佛教稱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職位高的統治者
(4) 上等人
農工商賈勞苦營生,非上人之所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駕於他人之上
如圭如璋
圭、璋:古代非常貴重的玉制禮器。象圭和璋一樣。比喻人的氣質高雅或儀表軒昂。
出處 :《詩經·大雅·卷阿》:“顒顒昂昂,如圭如璋。”
示例 :今見其進止風儀,真所謂如圭如璋,觀其性質,足能撫集本部。 (《晉書·劉宣傳》)
懿德
美德
林慮懿德,非禮不處。——《後漢書·鍾浩傳》
懿德高風,令人景仰
允臧
確實好;完善。《詩·鄘風·定之方中》:“卜雲其吉,終然允臧。” 孔 傳:“允,信;臧,善也。” 晉 左思 《魏都賦》:“謀龜謀筮,亦既允臧。” 明 張居正 《大狩記》:“及後慈聖上仙,議將南祔,又以窀穸事重,必求允臧。”
嘉賓
佳賓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小雅·鹿鳴》
草衣
(1).編草為衣。 南朝 齊 蕭子良 《陳時政密啟》之二:“民特尤貧,連年失稔,草衣藿食,稍有流亡。”《遼史·營衛志上》:“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處,熙熙于于,不求不爭。”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梁提督》:“公因率眾卒,草衣卉服,自叢嵐疊嶂間以刀掘路,士卒各懷一鐵釘,踵跡相接,攀釘而上。”
(2).引申為粗劣的衣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王績》:“論曰: 唐 興迨季葉,治日少而亂日多,雖草衣帶索,罕得安居。”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投賢》:“官人既無處去,只在老漢家中權住,溫習經史。草衣糲飯,不須掛心。”
(3).隱者的衣著。《後漢書·黨錮傳序》:“至有畫半策而綰萬金,開一説而錫琛瑞。或起徒步而仕執珪,解草衣以升卿相。”
(4).指一種藻類植物。生長在陰濕的地方,連帶一層薄土鏟下來可作肥料。《人民日報》1953.12.5:“今年春天,互助起來以後,他光在這垃田裡就下了二百擔陳壁磚土和一百四十擔草衣。”
藜羹
用藜菜作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莊子·讓王》:“ 孔子 窮於 陳 蔡 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 成玄英 疏:“藜菜之羹,不加米糝。” 晉 陶潛 《詠貧士》之二:“弊襟不掩時,藜羹常乏斟。” 宋 曾鞏 《寄題饒君茂才葆光庵》詩:“適意藜羹與布裘,結廬人境地還幽。” 阿英 《吃茶文學論》引《近世叢語》:“夫小人樵蘇以給食,豆粥藜羹,僅以充腹。”
屢空
(1).經常貧困。謂貧窮無財。《論語·先進》:“ 回 也其庶乎!屢空。” 何晏 集解:“言 回 庶幾聖道,雖數空匱而樂在其中。” 晉 陶潛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詩:“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受私橋》:“ 臨安府 張大興 李二 為莫逆交, 李 家雖屢空,然賦性不苟,故 張 重之。”
(2).多次空了。 宋 蘇軾 《趙清獻公神道碑》:“令皆喜,爭盡力, 虔 事為少,獄以屢空。”
晏如
安定;安寧;恬適。《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與世無營,神氣晏如。”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內外清謐,朝野晏如。” 宋 范仲淹 《君以民為體賦》:“君惠則其民晏如。” 清 沉欽圻 《除夕書事》詩:“入夜四壁清,此心真晏如。”
只且
語氣詞。表感嘆。《詩·邶風·北風》:“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漢 張衡 《西京賦》:“盤於游畋,其樂只且。” 宋 王禹偁 《罔極賦》:“草堂為壽,其樂只且。” 明 李東陽 《壽豈堂歌》:“山中之樂樂只且,人皆不足我有餘。”
鐘鼎
(1).鍾和鼎。《呂氏春秋·節喪》:“夫玩好貨寳,鐘鼎壺濫,轝馬衣被戈劍,不可勝數。”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雜論》:“近世 山東 、 河南 粥鐘鼎尊匜,窮極巧麗,皆墓中物也。”
(2).喻富貴榮華。 宋 黃庭堅 《次韻答王眘中》:“夸士慕鐘鼎,寒儒守典墳。”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迺弟 誠軒 《炙背詩》曰:‘……鐘鼎形骸外,溪山夢寐餘。’” 廖仲愷 《史堅如石像開幕演說》:“ 史 家裡的進士、翰林、舉人都有。實生在鐘鼎之家。”參見“ 鐘鳴鼎食 ”。
(3).指鐘鼎文。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一:“鼻上有八篆文,中有‘魯國’二字可識之,奇古如鐘鼎樣。”
(1).鍾和鼎。上面多銘刻記事表功的文字。《淮南子·泰族訓》:“不大鐘鼎者,非愛金也。”《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聖賢以此鏤金版而鐫盤盂,書玉牒而刻鐘鼎。” 李善 注引《墨子》:“琢之盤盂,銘於鐘鼎,傳於後世。”《舊唐書·長孫無忌傳》:“自古皇王,褒崇勛德。既勒銘於鐘鼎,又圖形於丹青。” 明 唐順之 《題王世新一枝窩》詩之一:“鐘鼎相傳精古文,戶庭不出玩初爻。” 華山 《遠航集·窯洞陣地戰》:“好些人家把祖傳的鐘鼎和鐵香爐等等老古董,都拿到兵工廠去,給民兵換地雷。”
(2).指高官重任。 三國 魏 曹操 《陳損益表》:“臣以區區之質,而當鐘鼎之任。”
(3).指富貴。 唐 杜甫 《清明》詩之一:“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清 馮桂芬 《吳氏祭田記》:“晚近士大夫身都富貴,具鐘鼎之養,而廟貌不設,祭田不備者有之。”參見“ 鐘鳴鼎食 ”。
榮觀
(1).榮盛的景象。《舊唐書·德宗紀上》:“命宰臣諸將送 晟 ( 李晟 )入新賜第,教坊樂, 京兆府 供帳食饌,鼓吹導從,京城以為榮觀。” 宋 司馬光 《論上元游幸札子》:“臣等竊惟上元觀燈,本非典禮,正以時和年豐,欲與百姓同樂,為太平之榮觀而已。” 明 唐順之 《重修涇縣儒學記》:“然祇以為太平之榮觀,而當時所謂師弟子者不在也。”
(2).榮幸地觀賞。 漢 禰衡 《<鸚鵡賦>序》:“願先生為之賦,使四坐鹹共榮觀,不亦可乎!”
(3).猶榮名,榮譽。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名實》:“立名者,脩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宋書·王敬弘傳》:“臣抱疾東荒,志絶榮觀,不悟聖恩,猥復加寵。”
謂宮闕。《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河上公 註:“榮觀,謂宮闕。” 清 錢謙益 《絳雲樓上樑以詩代文》之一:“與君無復論榮觀,燕處超然意有餘。”
淪胥
(1).相率牽連。《詩·小雅·雨無正》:“若此無罪,淪胥以鋪。” 毛 傳:“淪,率也。” 鄭玄 箋:“胥,相鋪徧也。言王使此無罪者見牽率相引而徧得罪也。”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中》:“‘鋪’字當訓病,《韓詩》作‘痡’,本字也。謂相率而入於刑,入於刑則病苦。”
(2).泛指淪陷、淪喪。《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淳風杪莽以永喪,縉紳淪胥而覆溺。” 唐 張鷟 《遊仙窟》:“下官堂構不紹,家業淪胥。” 清 顧炎武 《酬李子德二十四韻》:“一身長瓠落,四海竟淪胥。” 嚴復 《論教育書》:“神州之陸沉誠可哀,而四萬萬之淪胥甚可痛也。”
座右
座位的右邊。古人常把所珍視的文、書、字、畫放置於此。 唐 杜甫 《天育驃騎歌》:“故獨寫真傳世人,見之座右久更新。”《舊唐書·劉子玄傳》:“居史職者,宜置此書於座右。” 宋 晁迥 《慎刑箴》:“願布斯文,置諸座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