詣齋宮作原文
青陽初入律,玉輦正迎春。
今歲節方始,明朝祀用辛。
萬民祈稼穡,一室毖精神。
曦影輝窗紙,欣披淑氣誾。
詩詞問答
問:詣齋宮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詣齋宮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詣齋宮作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三
2. 是日立春
參考注釋
青陽
(1).指春天。《尸子·仁意》:“春為青陽,夏為朱明。”《漢書·禮樂志》:“青陽開動,根荄以遂。” 唐 潘孟陽 《元日和布澤》詩:“青陽初應律,蒼玉正臨軒。” 明 何景明 《發京邑》詩之三:“青陽藹廢墟,春氣感鳴禽。” 郭沫若 《嘆逝》詩:“可是恨冬日要別離?可是恨青陽久不至?”
(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於左面東方的叫青陽,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資治通鑑·齊武帝永明十年》:“己未, 魏 主宗祀 顯祖 於明堂以配上帝,遂登靈臺以觀雲物,降居青陽左個,布政事。” 胡三省 注引 鄭氏 曰:“青陽左個,大寢東堂北偏。”
(3).猶清揚,謂眉目清秀。《韓詩外傳》卷一:“ 孔子 曰:‘夫《詩》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青陽宛兮。’” 漢 應瑒 《神女賦》:“騰玄眸而睋青陽,離朱脣而耀雙輔。”
(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唐 李賀 《贈陳商》詩:“黃昏訪我來,苦節青陽皺。” 姚文燮 註:“苦節自矢,雖春姿亦為之枯槁也。”
(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史記·樂書》:“常有流星經於詞壇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陽》,夏歌《朱明》”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自 西陵 《青陽》之樂,皆取之於竹。”《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明堂樂歌十》:“《青陽》奏,發《朱明》。”
(6).傳說中 黃帝 二十五子之一,與 夷鼓 同為 己 姓。《國語·晉語四》:“ 黃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 青陽 與 夷鼓 ,皆為 己 姓。” 韋昭 註:“ 青陽 , 金天氏 帝 少皞 。”
(7).地名。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 。 漢 為 涇縣 地。 唐 置 青陽縣 ,以其地在 青山 之陽而得名。 明 清 屬 安徽 池州府 。 唐 韓翃 《贈別韋兵曹歸池州》詩:“ 楚 竹 青陽 路, 吳 江 赤馬 船。” 宋 張孝祥 《水龍吟·望九華山作》詞:“竹輿曉入 青陽 ,細風涼月天如洗。”
入律
古代以律管候氣。節候至,則律管中的葭灰飛動。“入律”猶言節氣已到。 漢 東方朔 《海內十洲記》:“臣國去此三十萬里,國有常占:東風入律,百旬不休;青雲千呂,連月不散。”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曲·羽調曲二》:“既浮千呂之氣,還吹入律之風。” 五代 徐夤 《東風解冰》詩:“入律三春復,朝宗萬里通。”參閱《後漢書·律曆志上》。
玉輦
天子所乘之車,以玉為飾。 晉 潘岳 《籍田賦》:“天子乃御玉輦,蔭華蓋。” 唐 杜牧 《洛陽長句》詩之二:“ 連昌 繡嶺 行宮在,玉輦何時父老迎?” 清 納蘭性德 《王明君》詩:“椒庭充選後,玉輦未曾迎。”
迎春
(1).古代祭禮之一。古人以春配應五方之東、五色之青,故於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東郊祭 青帝 ,迎接春季到來。《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鄭玄 註:“迎春,祭 倉帝 靈 威仰 於東郊之兆也。”《後漢書·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於東郊,祭 青帝 句芒 。車騎服飾皆青。” 唐 韋縝 《讀春令賦》:“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迴輪。”
(2).後世地方官例於立春前一日,率士紳僚佐,鼓樂迎春牛、芒神於東郊,謂之“迎春”。《初刻拍案驚奇》卷七:“蓋因刺史迎春之日,有個白衣人身長丈餘,形容怪異,雜在人叢中觀看。”
(3).迎候春天。 南朝 宋 何承天 《芳樹篇》:“翠穎陵冬秀,紅葩迎春開。” 南朝 陳 謝燮 《早梅詩》:“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毛 * 《卜運算元·詠梅》詞:“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4).迎新年。 朱樹誠 《我愛這一行》:“元旦晚上,她們劇團要同我們廠開一個迎春聯歡晚會。”《文匯報》1991.2.7:“本報昨天在七重天賓館舉辦《文匯報》讀者迎春座談會。”
(5).花名。即迎春花。 唐 白居易 《對新家醞玩自種花》詩:“香麯親看造,芳叢手自栽;迎春報酒熟,垂老看花開。”參見“ 迎春花 ”。
(6).花名。辛夷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辛夷》。
今歲
指今年
今歲是個豐收年
方始
方才;才
方始動筆
待諸軍退盡,方始收兵。——《三國演義》
明朝
〈方〉∶明天
萬民
眾百姓,人民
外朝以詢萬民。——清· 劉開《問說》
稼穡
農事的總稱。春耕為稼,秋收為穡,即播種與收穫,泛指農業勞動
士爰稼穡。——《書·洪範》
天下晏然,民務稼穡。——《漢書·高后紀贊》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窗紙
亦作“窓紙”。糊在窗上的紙。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自勸》之二:“身飲數杯妻一醆,餘酌分張與兒女。微酣靜坐未能眠,風霰蕭蕭打窗紙。” 宋 范成大 《初秋》詩之一:“急雨過窓紙,新涼生簟籐。”《隋唐演義》第七四回:“怪底小姑垂劣甚,俏拈窗紙背奴看。”
淑氣
(1).溫和之氣。 晉 陸機 《悲哉行》:“蕙草饒淑氣,時鳥多好音。” 唐 柳道倫 《賦得春風扇微和》:“青陽初入律,淑氣應春風。” 宋 朱淑真 《冬至》詩:“黃鐘應律好風吹,陰伏陽升淑氣回。”《白雪遺音·馬頭調·消魂二月》:“消魂二月春光明媚,淑氣陣陣催。”
(2).指天地間神靈之氣。《舊唐書·音樂志四》:“祥符淑氣,慶集柔明。” 明 鄭仲夔 《耳新·藹吉》:“勁骨幹霄,品業兼擅,非鍾川岳之淑氣者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