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覽台作歌原文
畫家傳六法,留白為雲山斯高。
知其妙而不知所以妙,乃今得於雨後游山之偶遭。
散露砟硌,聚藏寥窲。
適茲時也,則有敞台棲峻挺之嵺𡻝。
欲曠覽乎千里,又靉靅其忽交。
若隱若現既配藜之無定,方悟造物孕萬有而無不含包。
圖以吟詠揣摩者,惟應罷去默筆橐與箋韜。
詩詞問答
問:曠覽台作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曠覽台作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十一
2. 音巢
參考注釋
畫家
專精繪畫(如圖畫、圖案)的人
中國畫家。——蔡元培《圖畫》
西洋畫家。
六法
(1).謂規、矩、權、衡、準、繩。 北齊 劉晝 《新論·適才》:“規、矩、權、衡、準、繩,六法殊形,而各有任。”
(2). 南朝 齊 謝赫 《古畫品錄》謂繪畫有六法:一氣韻生動,二骨法用筆,三應物象形,四隨類賦彩,五經營位置,六傳移模寫。見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六法》。後以為 中國 繪畫的總法則和代稱。 清 姚鼐 《題句容學博馮墨香小照》詩:“君實精六法,自摹山水樂。” 林紓 《跋戴文節遺墨》:“ 文節 之精於六法,未必不有所授。” 郁達夫 《為靄民先生題經公頤淵畫松》詩之二:“六法通靈力有餘,暮年點筆勢凌虛。”
(3).佛教謂六法戒。其說不一,撮其要者有:(1)謂染心相觸,盜人四錢,斷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2)謂不淫,不盜,不殺,不虛誑語,不飲酒,不非時食;(3)謂不尊敬佛,為尊敬法,不尊敬僧,不尊敬戒,不尊敬定,不尊敬諸善知識。
(4).佛教稱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為“六法”。 宋 沉遘 《章獻皇太后忌日齋文》:“伏願往憑六法,超脫五門。”
留白
留言
雲山
(1).雲和山。 南朝 梁 吳均 《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詩:“雲山離晻曖,花霧共依霏。” 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雲起 太華山 ,雲山共明滅。” 宋 蘇舜欽 《無錫惠山寺》詩:“雲山相照翠會合,殿閣對起涼參差。”
(2).高聳入雲之山。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雲山萬里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詩:“西塞雲山遠,東風道路長。”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又得數詩……又一首曰:‘咫尺樓窗夜見燈,雲山似阻幾千層。’”
(3).遠離塵世的地方。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 南朝 梁 江淹 《蕭被侍中敦勸表》:“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迎雲山而揖 許由 。” 胡之驥 註:“ 阮嗣宗 《勸晉王牋》曰:‘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 唐 元稹 《修龜山魚池示眾僧》詩:“雲山莫厭看經坐,便是浮生得道時。” 元 劉因 《贈狂道士》詩:“得意雲山是處過,逢人對酒即高歌。”
斯高
秦 代大臣 李斯 與 趙高 的並稱。 唐 李白 《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 斯 高 柄 秦 , 嬴 世不二。”
不知所以
不知事情的緣由,感到疑惑
乃今
而今;方今;如今。《左傳·襄公七年》:“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莊子·在宥》:“躬身求之,乃今也得。” 成玄英 疏:“立身以來,方今始悟。”《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金 元好問 《范寬秦川圖》詩:“乃今得子胸中 秦 ,作詩一笑君應聞。” 清 方苞 《與劉函三書》:“僕聞而慨然以為不使不仁加乎其身,乃今復有其人!”
迺今:而今,如今。《漢書·鄒陽傳》:“臣聞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迺今知之。”
雨後
指穀雨後採制的茶葉。《宋史·食貨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歸州 、 江南 、 荊湖 ,有龍溪、雨前、雨後之類十一等。”
砟硌
岩石錯落不齊的樣子。
寥窲
幽深貌。《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隱陰夏以中處,霐寥窲以崢嶸。” 李善 註:“霐、寥窲、崢嶸,皆幽深之貌。”
峻挺
挺拔。《文選·張協<七命>》:“搖刖峻挺,茗邈苕嶢。” 呂延濟 註:“峻,高也;挺,出也。”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院有 普賢閣 ,迴環十七峰繞之。背倚 白崖峰 ,右傍最高而峻挺者,曰 呼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