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莽·其一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披莽·其一原文

披莽從今始,曠然就剪除。

朴椎存古意,疏野可吾廬。

螢熠蘿軒火,蝸行石壁書。

因茲便寢處,不樂亦何歟。

詩詞問答

問:披莽·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披莽·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披莽·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魚韻

參考注釋

從今

從現在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宋 郭應祥 《玉樓春》詞:“從今對酒與當歌,空惹離情千萬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杜鵬程 《延安人》:“從今向後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處長,是什麼模樣?”

曠然

(1).豁達。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新唐書·柳渾傳》:“免後數日,置酒召故人出遊,酣肆乃還,曠然無黜免意。” 清 顧炎武 《贈於副將元剴》詩:“所貴烈士心,曠然自超卓。”

(2).形容豁然通曉。 漢 焦贛 《易林·明夷之恆》:“魂微惙惙,行纊聽絶。曠然大通,復更生活。”《後漢書·申屠剛傳》:“此天所以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曠然覺悟。”《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朕親自覽讀,反覆數周,心開目明,曠然發矇。”

(3).寬宏貌。《後漢書·度尚傳》:“獄吏謂 盤 曰:‘天恩曠然而君不出,可乎?’”《新唐書·郭虔瓘傳》:“昔 相如 能詘 廉頗 , 寇恂 不吝 賈復 ,宜各曠然,終承朕命。” 金 王若虛 《<新唐書>辨中》:“若陛下忘其親讐,曠然受之,惟才是用,塞讒毀路,其誰敢不竭忠以聞上乎?”

(4).虛空貌。《雲笈七籤》卷六十:“至此常須少食,務令腹中曠然虛浄。”

(5).開闊貌。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五:“朝入 譙郡 界,曠然消人憂。”《太平廣記》卷一九七引 南朝 梁 殷芸 《小說》:“嘗有一人,悞墜穴中……乃緣穴而行,可十許日,忽曠然見明。” 清 惲敬 《游通天岩記》:“過主巖,巖益盤盤然,南折而西,有岫出巖背,曠然也,曰:‘忘歸巖’。”

剪除

從根上去掉;消滅

剪除奸宄

古意

(1) 古代的風格趣味;古人的思想、意趣或風範

“摘星山莊”每天機車來來去去,損及古意

(2) 追念古代的人、物、事跡的情意

長安古意

疏野

亦作“疎野”。亦作“踈野”。1.猶曠野。 唐 李翱 《戲贈詩》:“縣君好磚渠,繞水恣行游。鄙性樂疎野,鑿地便成溝。” 唐 張賁 《奉和襲美題褚家林亭》:“疏野林亭 震澤 西,朗吟閒步喜相攜。”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一日, 錡 ( 李錡 )宴於寺中,明日謂君( 李汧公 )曰:‘十郎常夸 招隱寺 ,昨游宴細看,何殊州中?’君笑曰:‘某所賞者,疏野耳。’”

(2).粗略草率。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 李季節 著《音韻決疑》,時有錯失; 陽休之 造《切韻》,殊為疎野。”

(3).放縱不拘。 唐 白居易 《答裴相公乞鶴》詩:“不知疎野性,解愛鳳池無?” 宋 蘇舜欽 《詔獄中懷藍田高先生》詩:“自嗟疎野性,不曉世塗艱。”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卷二:“﹝ 孫位 ﹞舉止疎野,襟韻曠達。” 明 方孝孺 《上蜀府箋》:“語學術則泥古而不通,語才藝則執一而無取。舉止踈野,言辭戇迂。”

吾廬

我的屋舍。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一:“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 唐 白居易 《吾廬》詩:“吾廬不獨貯妻兒,自覺年來侵身衰。” 元 張可久 《人月圓·三衢道中有懷會稽》曲:“不如歸去, 香爐峰 下,吾愛吾廬。”

蝸行

像蝸牛那樣慢行,比喻行動遲緩

石壁

有相當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懸垂的懸崖或峭壁

寢處

(1).猶坐臥,息止。《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臣為隸新,然二子者,譬如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孔子家語·五儀》:“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 宋 陳鵠 《西塘集耆舊續聞》卷一:“公即棄官,逕歸其家,築草堂三間於家側,日夜寢處其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宮夢弼》:“惟一客 宮夢弼 , 陝 人,生平無所乞請。每至,輒經歲。詞旨清灑, 柳 與寢處時最多。”

(2).猶言食肉寢皮。《左傳·昭公三年》:“ 子雅 不可,曰:‘彼其髮短而心甚長,其或寢處我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宮夢弼》:“ 和 擊桌曰:‘曩年非姥憐賜一甌粥,更何得旋鄉土!今欲得而寢處之。’”參見“ 寢皮食肉 ”。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踰歲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詩詞推薦

披莽·其一原文_披莽·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