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日色風光麗綵枌,起居膝下肅而誾。
緣階瑞莢舒三葉,貼戶春屏燦五雲。
青帝乘時方煦嫗,勾芒御氣正氤氳。
晚來絲管城闉鬧,俶獻家家想半醺。
詩詞問答
問:《立春日奉迎皇太后幸乾清宮侍宴恭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文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四
參考注釋
日色
陽光
日色不早了,快點趕路吧
風光
(1) 風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風光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毛 * 《沁園春·雪》
(2) 名勝風景
(3) 光耀,體面(含貶義)
起居
指日常生活作息
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膝下
(1) 子女幼時常依於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兒
親生之膝下。——《孝經》
膝下猶虛
(2) 在與父母通信時,用作敬辭,表示對父母的愛慕
違離膝下,三十五年。——守文護《報父母》
父親大人膝下
三葉
(1).三世。 漢 張衡 《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 武 。”《南齊書·鬱林王紀》:“自我皇曆啟基,受終於 宋 ,睿聖繼軌,三葉重光。” 唐 杜甫 《別李義》詩:“丈人嗣三葉,之子白玉溫。” 仇兆鰲 註:“從 義 之父,上溯至 道王 為三世,故曰嗣三葉。”
(2).指薺、葶藶、菥蓂三種野菜。《呂氏春秋·任地》:“孟夏之昔,殺三葉而獲大麥。” 高誘 註:“昔,終也。三葉、薺、葶歷、菥蓂也。是月之季枯死,大麥熟而可獲。”
(3).猶言三杯。 清 林雲鳳 《題申維久蕉隱》詩:“惟嫌飲量勝三葉,未得陶然大道通。”參見“ 三蕉葉 ”。
貼戶
(1).見“ 貼軍戶 ”。
(2).僱傭兵。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一折:“[ 王翛然 雲]老夫勾遷義細軍,拏住這個小廝。他説道是貼戶,替你家當了二十年軍也。你為甚么要他替來?[正旦雲]大人,這軍身元是俺家的,多虧這貼戶替俺當了二十年。”
(3).泛指替身。 明 李開先 《園林午夢》:“[ 紅 雲]你是 鄭元和 的貼戶。[ 桂 雲]你是 張君瑞 的幫丁。”
五雲
(1).青、白、赤、黑、黃五種雲色。古人視雲色占吉凶豐歉。《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云:“以二至二分觀雲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關尹子·二柱》:“五雲之變,可以卜當年之豐歉。”《雲笈七籤》卷四一:“五雲交蔭,六炁扇塵。”
(2).五色瑞雲。多作吉祥的徵兆。《南齊書·樂志》:“聖祖降,五雲集。” 唐 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瑞開三眷,祥洽五雲。” 明 汪廷訥 《廣陵月》第三折:“神霄絳闕,麗日五雲浮,開綺讌,待宸游。”
(3).指皇帝所在地。 唐 王建 《贈郭將軍》詩:“承恩新拜上將軍,當值巡更近五雲。”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賜完》:“天書飛下五雲傍,紫陌珂聲夜未央。” 清 陳夢雷 《立秋後一日至都門即事賦感》詩:“遙向五雲深處望,低徊今昔倍辛酸。”
(4).指雲英、雲珠、雲母、雲液、雲沙五種雲母。據稱按五季服用,能壽考乃至成仙。 晉 葛洪 《抱朴子·勤求》:“或聞有曉消五雲,飛八石,轉九丹,治黃白。”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服五雲之法……服之一年,則百病除;三年久服,老公反成童子;五年不闕,可以役使鬼神。”參閱 楊明照 《<抱朴子內篇校釋>補正》。
(5).見“ 五雲體 ”。
青帝
(1).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於東方的司春之神,又稱 蒼帝 、 木帝 。《史記·封禪書》:“ 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祭 青帝 。” 唐 黃巢 《題菊花》詩:“他年我若為 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清 秋瑾 《憤時迭前韻》之二:“一線光明放異芽,欲同 青帝 鬭春華。”
(2).道教以為木星中有九 青帝 ,並受事於中央 青皇 。《雲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門,門內有九 青帝 ,其一帝輒備一門,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
乘時
乘機;趁勢。 晉 左思 《吳都賦》:“富中之甿,貨殖之選,乘時射利,財豐巨萬。”《宋史·王晏傳》:“今 契丹 南侵,天下洶洶,英雄豪傑固當乘時自奮。” 魯迅 《三閒集·“皇漢醫學”》:“ 日本 人 湯本求真 做的《皇漢醫學》譯本也將乘時出版。”
煦嫗
亦作“ 煦姁 ”。1.撫育;愛撫;長養。《禮記·樂記》:“天地訢合,陰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 鄭玄 註:“氣曰煦,體曰嫗。” 孔穎達 疏:“天以氣煦之,地以形嫗之,是天煦覆而地嫗育,故言煦嫗覆育萬物也。” 唐 黃滔 《祭宋員外》:“優遊五府,輝映雙旌;兩地之隆崇物望,一方之煦姁人情。” 清 王韜 《智說》:“煦嫗姑息近仁,亦仁之偏也。”
(2).溫暖,暖和。 唐 白居易 《歲暮》詩:“加之一盃酒,煦嫗如陽春。”
勾芒
(1).古代傳說中主管樹木的神。《尚書大傳》卷三:“東方之極,自 碣石 東至日出 榑木 之野,帝 太皞 神 勾芒 司之。” 漢 班固 《 * 通·五行》:“其神 勾芒 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龍。芒之為言萌也。”
(2).勾萌。草木的嫩芽。 唐 韓偓 《早起探春》詩:“勾芒一夜長精神,臘後風頭已見春。” 明 楊慎 《春雨》詩:“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參見“ 勾萌 ”。
御氣
(1).運氣。 晉 成公綏 《嘯賦》:“進取諸身,役心御氣。” 南朝 陳 張正見 《重陽殿成金石會竟上詩》:“登臺諠大廈,御氣響鈞天。” 明 唐順之 《次韻贈施道人》:“御氣曾聞 老氏 柔,寄身偏愛水雲幽。”
(2).猶御風。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時乘既位,御氣之駕翔焉。” 唐 包佶 《祀風神師樂章·迎神》詩:“ 太皞 御氣, 句芒 肇功。” 元 柳貫 《松雪老人臨王晉卿煙江迭嶂圖》詩:“我疑此叟猶未化,瞬息御氣行九州。”
(3).帝王的氣象。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六:“ 花蕚 、 夾城 通御氣, 芙蓉 小苑入邊愁。” 元 王逢 《送薛鶴齊真人代祀還京》詩:“日繞五文皆御氣,海浮一髮是 成山 。”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上:“吾鄉 秋錦山人 《宣府詩》:‘行宮寂寞雙槐樹,御氣消沉舊酒樓。’”
(4).制御血氣,控制意氣。御,通“ 御 ”。 宋 呂祖謙 《東萊博議·楚武王心蕩》:“聖賢君子,以心御氣,而不為氣所御。”
氤氳
煙氣、煙雲瀰漫的樣子;氣或光混合動盪的樣子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唐· 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雲煙氤氳
晚來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題鄭縣亭子》詩:“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裡家務忙,到晚來背著弟弟在菜油燈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時還親眼見過,我至今也還記得。”
管城
即管城子。 宋 楊萬里 《霜寒》詩之二:“只緣 青女 降,便與管城疎。” 明 陸樹聲 《清暑筆談》:“士大夫胸中無三斗墨,何以運管城?” 清 陳維崧 《酬許元錫》詩:“昨宵飽看 冒 家燈,一寸管城老龍渴,掀髯狂作 許生 歌,食紙春蠶響不歇。”參見“ 管城子 ”。
俶獻
古代把應時珍美新物獻給國君,稱俶獻。《儀禮·聘禮》:“燕與羞,俶獻無常數。” 鄭玄 註:“俶,始也。始獻四時新物。”《儀禮·聘禮》:“禽羞俶獻比。” 鄭玄 註:“俶獻四時珍美新物也。俶,始也。言其始可獻也。”
家家
每戶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獨憐兒戲心猶在,更向詩筒較戚疎陳造《再次前韻二首》
- 霜天昨夜卷層陰王旭《臨江仙 為子周兄壽》
- 自言兵火余,零落僅餘噍黎廷瑞《過浩山》
- 請師共教授,兒侄精六藝蘇泂《哭小侄梅老》
- 琢句愁雕腎,銜杯喜渥顏喻良能《次韻李大著春日雜詩十首》
- 窮冬客江劍,隨事有田園
- 淚雨忽復晴,愁雲悄自滅白玉蟾《秋宵辭》
- 默默又依依,悽然此懷抱
- 一樽徑醉我不知,不待招呼風月足馮時行《題楊氏清福亭》
- 新詩功次日遷九,潛聖儀刑晝接三高斯得《溪亭春日二首》
![立春日奉迎皇太后幸乾清宮侍宴恭紀原文_立春日奉迎皇太后幸乾清宮侍宴恭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