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

作者:洪芻 朝代:宋代

原文

興發尋荒徑,途窮見寶坊。

隨宜聊復飽,觸處得追涼。

取友真濠上,懷人向渭陽。

不嫌茶七碗,殊勝酒千觴。

詩詞問答

問:《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洪芻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陽韻

參考注釋

興發

(1).指開倉出粟。《孟子·梁惠王下》:“於是始興發,補不足。” 趙岐 註:“始興惠政,發倉廩以賑貧困不足者也。”

(2).指徵發調用物力人力。 三國 魏 曹操 《收田租令》:“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棉二斤而已。不得擅興發。”《宋書·竟陵王誕傳》:“引石徵材,專擅興發。”《新唐書·李德裕傳》:“假令 安西 可得,即復置都護,以萬人往戍。何所興發?何道饋輓?”

途窮

喻走投無路或處境困窘。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阮步兵》:“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持法》:“此途窮者,不輯之,當為患。” 清 唐孫華 《文信國祠》詩:“戰苦身攢鏃,途窮血裹斑。”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七論“文人相輕”--兩傷》:“於是相輕的文人們的處境,就也更加艱難起來,連街頭也不再是擾攘的地方了,真是途窮道盡。”

寶坊

對寺院的美稱。《大集經·瓔珞品》:“爾時世尊,至寶坊中昇師子座。” 南朝 梁簡文帝 《答湘東王書》:“鳴銀鼓於寶坊,轉金輪於香地。” 唐 李嶠 《為魏國北寺西寺請迎寺額表》:“襜帷轍跡之所,盡建寶坊;南北東西之域,鹹修法宇,佛剎周於天壤,寺名因於國號。” 宋 黃庭堅 《題落星寺》詩:“星宮游空何時落?著地亦化為寶坊。”

隨宜

(1).猶隨即。《後漢書·質帝紀》:“今遣使者案行,若無家屬及貧無資者,隨宜賜卹,以慰孤魂。”

(2).便宜行事。謂根據情況怎么辦好便怎么辦。《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五年》:“其民間小事,使長吏臨時隨宜,上不背 * ,下以順百姓之心。”

(3).隨意,不經意。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 武烈太子 偏能寫真,坐上賓客,隨宜點染,即成數人,以問童孺,皆知姓名矣。” 王利器 集解:“‘隨宜’,即《歷代名畫記》所言‘隨意’。” 唐 元稹 《開元觀閒居酬吳士矩侍御四十韻》:“几案隨宜設,詩書逐便拈。”

(4).等閒,平平常常。《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園人叉手具分披:‘園主富貴不隨宜,現是東宮皇太子,每日來往自看之。’” 蔣禮鴻 通釋:“這裡應解釋作等閒,‘不隨宜’意即非同小可。”

(5).隨便,馬馬虎虎。 宋 梅堯臣 《送薛氏婦歸絳州》詩:“隨宜具奩箱,不陋復不鄙。” 宋 陳師道 《放歌行》之二:“説與旁人須早計,隨宜梳洗莫傾城。”

(6).到處都適宜,無處不宜。 元 牟巘 《溪邊釣船》詩:“莫出前溪去,隨宜下釣鉤。”

觸處

處處;到處

楊花觸處飛

追涼

亦作“ 追涼 ”。乘涼;納涼。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晉安王薄晚逐涼北樓回望應教》:“向夕紛喧屏,追涼飛觀中。” 唐 杜甫 《羌村》詩之二:“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 清 洪昇 《長生殿·聞樂》:“恰纔的追涼後雨困雲淹,暢好是酣眠處粉膩黃黏。”

見“ 追涼 ”。

取友

選取朋友;交友。《禮記·學記》:“古之教者……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羣,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 唐 韓愈 《別知賦》:“余取友於天下,將歲行之兩周。” 明 楊柔勝 《玉環記·韋皋延賓》:“小生今年虛度二十七歲,百無一成,徒有憐貧恤寡之心,又有取友親賢之志。”

濠上

(1). 濠水 之上。《莊子·秋水》記 莊子 與 惠子 游於 濠 梁之上,見鯈魚出遊從容,因辯論魚知樂否。後多用“濠上”比喻別有會心、自得其樂之地。 唐 賈島 《寄令狐綯相公》詩:“不無 濠 上思,唯食圃中蔬。” 宋 蘇軾 《十二琴銘·秋風》:“悲莫悲於 湘 濱,樂莫樂於 濠 上。”

(2).指代 莊子 。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見 柱下 之經二,覩 濠 上之篇七。”

懷人

(1).思念遠行的人。《詩·周南·卷耳》:“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慕士情未忘,懷人首徒搔。”

(2).指思念家鄉的人。 明 楊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賦得蜀江》:“別後懷人更懷土,煩君時一到滄洲。”

(3).所懷念的人。 晉 陶潛 《悲從弟仲德》詩:“借問為誰悲?懷人在九冥。”

渭陽

(1).《詩·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曰至 渭陽 。” 朱熹 集傳:“舅氏, 秦康公 之舅, 晉公子 重耳 也。出亡在外, 穆公 召而納之。時 康公 為太子,送之 渭 陽而作此詩。”後因以“渭陽”為表示甥舅情誼之典。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統節度鎮軍還江陵》詩:“寒空 巫峽 曙,落日 渭 陽情。” 清 沉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吾父與君有 渭 陽之誼,欲媳 青君 諒無不允。”

(2).舅父的代稱。 唐 李匡乂 《資暇集·渭陽》:“徵舅氏事,必用 渭 陽,前輩名公,往往亦然。”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四:“ 唐 畢相諴 ,家本寒微,其 渭 陽為 太湖縣 伍伯。” 清 方文 《石臼訪韓元長》詩:“金石千年事,幽靈仰 渭 陽。”自註:“ 梅解三 , 韓 甥也。其遺集可傳,予欲 元長 梓行之。”

七碗

見“ 七椀茶 ”。

殊勝

(1).稍勝;略勝。《宋書·范曄傳》:“號泣何關人,向見道邊親故相瞻望,亦殊勝不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魏晉宋詩》:“ 晉 人 張 陸 輩,惟 景陽 殊勝,在 太沖 之下,諸家之上。”

(2).特別優美。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二:“ 舒州 皖公山 洞,留題甚眾……予嘗親到名公題刻已遍,山水殊勝。”

(3).指特別的勝境。 唐 柳宗元 《永州崔中丞萬石亭記》:“見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殊勝。” 宋 朱熹 《念奴嬌》詞:“絶艷誰憐,真心自保,邈與塵緣隔。天然殊勝,不關風露冰雪。”

詩詞推薦

  • 楊億宋代〕禰狂無自屈岑牟。
  • 公舍春日

    丁謂宋代〕綠楊垂線草鋪茵,觸處煙光舉眼新。一品也須妨白髮,千金莫惜買青春。鶯聲圓滑堪清耳,花艷鮮明欲照身。獨向
    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原文_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對畫亭

    乾隆清代〕是畫非凡畫,引詩每得詩。髯仙評句際,摩詰點毫時。六法不拘矣,五言那盡之。而茲相對處,祇以默為宜。
  • 葛公綽宋代〕為是山堂似草堂。
    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原文_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寒雨懷空可亭卻寄陳命美·其一

    李之世明代〕也知色是幻,故以空名亭。忍草沿階長,禪花上架青。山窗一雨過,客履幾人經。曉露溪痕濕,移泉到佛瓶。
  • 緣識

    宋太宗宋代〕南北及東西,千山與萬溪。路岐長不斷,曲直幾人迷。
    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原文_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高彥美山水圖

    王阜明代〕青山岧嶢倚晴宇,茅堂恍惚山陰墅。花搖林影半潭春,松撼濤聲千嶂雨。鶴吟短策獨幽尋,寶樹金沙一徑深。山童
  • 曾鞏宋代〕窮谷結時雷已動,荒台看處雪猶埋。崩騰沙靂乘風下,宛轉珠璣壓雨來。已激山聲如駭浪,更回天色似寒灰。何繇
  • 乙巳暮春初六日晚對新月

    汪莘宋代〕春來風雨耿黃昏,初見青青月一痕。憶自消魂南浦後,不禁描出向前村。
    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原文_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寒食城東即事

    王維唐代〕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蹴踘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少年
  • 過望亭六首

    楊萬里宋代〕朝朝暮暮見長河,見了長河只厭他。卻愛畫師能畫水,不看死浪與生波。
    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原文_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命加賑直

    乾隆清代〕去年三輔地,秋熟報中穰。近水八州縣,偏災缺米糧。賑加分次第,惠施要周詳。勖爾官如母,慰予民視傷。
  • 西縣途中二十韻

    薛能唐代〕野客誤桑麻,從軍帶鏌鋣。豈論之白帝,未合過黃花。落日投江縣,征塵漱齒牙。蜀音連井絡,秦分隔褒斜。硤路
  • 秋懷 其四

    王冕元代〕滾滾柏間露,濕我征裳衣。裳衣濕何苦?故人中道違。逝水東北流,杳杳無回期。惟有天上月,悠悠照相思。
    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原文_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霜夜

    楊萬里宋代〕月影全無只有星,如何夜色照人清。素娥未必饒青女,不道霜明勝月明。
    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原文_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送侯若朴同年還商丘三首·其二

    何吾騶明代〕當朝論作賦,余意每難明。一日逢之子,千秋托友生。調聲翻大曆,選法動西京。坐憶同巢鳥,差池感和鳴。
  • 次韻聞復湖上秋日六言·其九

    釋道潛宋代〕涼月娟娟清媚,舒光巧入簾櫳。萬籟聲同比竹,細窺一一空中。
  •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賦

    劉克莊宋代〕雪埋磴道古壇夷,疇昔茲游境絕奇。石上猶存周故轍,山尖難訪禹殘碑。雲開天柱峰雖出,血作陳清水可悲。帝賞
  • 醒起獨酌懷友

    李群玉唐代〕西風靜夜吹蓮塘,芙蓉破紅金粉香。摘花把酒弄秋芳,吳雲楚水愁茫茫。美人此夕不入夢,獨宿高樓明月涼。
    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原文_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挽阮粹

    洪咨夔宋代〕膠庠推博洽,州縣著廉平。人物萬夫物,山川千古英。虬髯橫意氣,猿臂郁功名。一掬同年淚,西風浩蕩情。
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原文_又和師川同集章江寺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