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鶴舞千年樹原文
太液池邊千歲松,飛來白鶴愛陰濃。
雪衣斜掠披風態,丹頂高昂舞月容。
閬苑有書傳秘信,緱山無處覓仙蹤。
翩翩還就三清路,翠蓋徒看攫老龍。
詩詞問答
問:賦得鶴舞千年樹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賦得鶴舞千年樹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賦得鶴舞千年樹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冬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五
參考注釋
液池
即 太液池 。 漢 、 唐 、 元 等朝皆有開鑿,所在地方亦不相同。 漢 太液池 也稱 蓬萊池 ,池中築 漸台 ,高二十餘丈,起 蓬萊 、 方丈 、 瀛洲 、 壺梁 ,像海中神仙、龜、魚之屬。 明 楊慎 《白雲岩為謝左溪賦》:“ 震澤 昔從龍, 液池 曾下鵠。”參見“ 太液 ”。
千歲
(1) 千年。泛指年代長久
(2) 對天子(皇帝)所封諸王的直接稱呼,小說和戲劇中常用
千歲爺
(3) 對天子(皇帝)所封諸王的間接稱呼
白鶴
一種鶴,俗稱仙鶴
雪衣
(1).白色的羽毛。 唐 杜牧 《鷺鷥》詩:“雪衣雪髮青玉嘴,羣捕魚兒溪影中。” 宋 蘇軾 《次韻秦少章和錢蒙中》:“二子有如雙白鷺,隔江相照雪衣明。” 元 王逢 《和惠子及雨中》:“雪衣鸚鵡亦可怪,錯喚主人非一回。”
(2).即雪衣女。 清 洪昇 《長生殿·私祭》:“枉了雪衣提唱,是色非空,誰觀法相?” 清 陳維崧 《玉山枕·詠白鸚鵡》詞:“雪衣簷畔誦迦文,恰生小怕施朱翠。”參見“ 雪衣女 ”。
(3).泛指某些白色的鳥類。(1)白鷺。 宋 蘇軾 《新年》詩之二:“北渚集羣鷺,新年何所之……何當禁畢弋,看引雪衣兒。” 宋 范成大 《題〈秋鷺圖〉》詩:“一江秋色無人問,盡屬風標兩雪衣。”(2)鴿。 宋 蘇軾 《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詩之二:“去年柳絮飛時節,記得金籠放雪衣。”自註:“ 杭 人以放鴿為太守壽。”
(4).白色衣服。 海默 《突破臨津江》八:“飛機飛來,馬上就都停止了工作,披上雪衣,仍然成了一個大雪覆蓋的山谷。”
披風
穿在其他衣服之上的無袖的寬鬆外衣。亦稱“斗篷”
丹頂
指丹頂鶴朱紅色的頭頂。 唐 劉禹錫 《鶴嘆》詩之二:“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宋 陸游 《山房》詩:“老鶴初來未丹頂,稚松親種已虬枝。”《水滸傳》第一回:“鶴生丹頂,龜長緑毛。” * 《仙鶴》詩:“你的儀態是優雅的峰端,你的丹頂是珍異的王冠。”
高昂
價格高
天然寶石稀有珍貴,價格高昂
閬苑
閬鳳山之苑,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舊時詩文中常用來指宮苑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紅樓夢》
書傳
(1).著作;典籍。《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括 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後漢書·班超傳》:“﹝ 班超 ﹞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新唐書·方技傳·王遠知》:“ 遠知 少警敏,多通書傳,事 陶弘景 ,傳其術,為道士。”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二:“ 成岫 ,字 雲友 , 錢塘 人,略涉書傳。手談齒句,鬭茗彈絲,並皆精妙。”
(2).有關《尚書》經義的傳述解釋。如 明 劉三吾 等撰有《書傳會選》、 胡廣 等撰有《書傳大全》。
謂以文字書札傳述;傳遞書信。《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王稽 遂與 范雎 入 鹹陽 。已報使,因言曰:‘ 魏 有 張祿 先生,天下辯士也。曰“ 秦王 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不可以書傳也。”臣故載來。’” 唐 杜荀鶴 《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詩:“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鶴書傳海畔洲。”
緱山
即 緱氏山 。指修道成仙之處。 唐 白居易 《吳興靈鶴贊》:“ 遼水 一去, 緱山 不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負》:“ 薛能 尚書題集後曰:‘縱有 緱山 也無益,四方聯絡盡蛙聲。’”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因此上 箕山 掛瓢, 緱山 弄簫。”參見“ 緱氏山 ”。
無處
(1).無所處。謂沒有處置的理由。《孟子·公孫丑下》:“若於 齊 ,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餽之,是貨之也。” 趙岐 註:“我在 齊 無事,於義未有所處也。義無所處而餽之,是以貨財取我。”
(2).猶無為,無常。《呂氏春秋·圜道》:“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 高誘 註:“有處,有為也。有為則不能化,乃無處為也。”
(1).沒有處所;沒有地方。《楚辭·九辯》:“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無處。”《漢書·高后紀》:“汝為將而棄軍, 呂氏 今無處矣。” 顏師古 註:“言見誅滅,無處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這樣的苦悶卻又無處可以告說。”
(2).無一處,沒有任何地方。 唐 方乾 《送孫百篇游天台》詩:“遠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漫山遍野,無處不到,並無一些下落。”
仙蹤
(1).仙人的蹤跡。 後蜀 顧夐 《甘州子》詞:“曾如 劉 阮 訪仙蹤,深洞客,此時逢。” 明 屠隆 《綵毫記·祖餞都門》:“名山不遠,訪仙踨煙霞宿緣。” 清 胡會恩 《珠江雜詠》詩:“ 穗石 仙蹤古, 花田 粉澤妍。”
(2).古人比升遷入朝為登仙,因借稱 * 赴京者的行蹤。 唐 劉禹錫 《元和甲午歲詔書盡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於都亭有懷續來諸君子》詩:“雷雨江山起臥龍, 武陵 樵客躡仙蹤。十年 楚 水楓林下,今夜初聞 長樂 鐘。”
翩翩
(1) 運動自如、鳥飛輕疾的樣子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唐·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翩翩舞姿
(2) 舉止灑脫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兩騎來是誰。——唐· 白居易《賣炭翁》
(3) 形容風采、文辭的美好
元瑜書記翩翩。—— 三國魏· 曹丕《與吳質書》
清路
(1).清潔的道路。 三國 魏 曹植 《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三國 魏 應璩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按轡清路,周望山野。”
(2).使道路清淨。古制帝王或大臣出巡時清掃道路,驅散行人。 三國 魏 阮籍 《奏記詣曹爽》:“乞降期會,以避清路。”《梁書·到溉傳》:“﹝ 到溉 ﹞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補,傳呼清路,示有朝章而已。”
翠蓋
(1).飾以翠羽的車蓋。《淮南子·原道訓》:“馳要褭,建翠蓋。” 高誘 註:“翠蓋,以翠鳥羽飾蓋也。” 唐 李白 《東武吟》:“乘輿擁翠蓋,扈從金城東。”《紅樓夢》第八三回:“遂吩咐家人預備四乘緑轎,十餘輛翠蓋車,明兒黎明伺候。”
(2).泛指華美的車輛。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銀鞍何煜爚,翠蓋空踟躕。” 明 劉基 《郁離子·九難》:“翠蓋飄搖,文鷁委蛇。”
(3).帝王的代稱。帝王的乘輿有翠羽為飾的華蓋,故稱。 唐 杜甫 《詠懷》之一:“ 西京 後陷沒,翠蓋蒙塵飛。”《舊唐書·崔胤傳》:“覩綸言於鳳紙,若面丹墀;認御札於龍衣,如親翠蓋。”
(4).指形如翠蓋的植物莖葉。 南朝 梁元帝 《採蓮賦》:“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緑房兮翠葢,素實兮黃螺。” 金 元好問 《後灣別業》詩:“童童翠蓋桑初合,灩灩蒼波麥已勻。” 清 納蘭性德 《金人捧露盤·淨業寺觀蓮有懷蓀友》詞:“田田翠蓋,趁斜陽魚浪香浮。”
老龍
(1).指 老子 。語本《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 老子 ,其猶龍邪!”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春遊有感》詩之五:“自知勳業輸 雛鳳 ,且學心神似 老龍 。”
(2).龍圖閣學士的別稱。 宋 方勺 《泊宅編》卷上:“舊制,直龍圖閣謂之‘假龍’,龍圖閣待制謂之‘小龍’,龍圖閣直學士謂之‘大龍’,龍圖閣學士謂之‘老龍’。” 清 方以智 《通雅·稱謂》:“老龍、大龍、小龍,皆龍圖學士之稱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賦得鶴舞千年樹原文_賦得鶴舞千年樹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