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奉皇太后游山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秋日奉皇太后游山作原文

游山秋最宜,延爽謝炎時。

千嶂安輿導,六宮寶馬隨。

佳陰猶翠葉,清馥在紅蕤。

行樂真行樂,寰中許共知。

詩詞問答

問:秋日奉皇太后游山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秋日奉皇太后游山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秋日奉皇太后游山作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三

參考注釋

安輿

安車。《新唐書·趙隱傳》:“ 懿宗 誕日,宴 慈恩寺 , 隱 侍母以安輿臨觀。宰相方率百官拜恩於廷,即回班候夫人起居,搢紳以為榮。” 宋 姜夔 《小重山·趙郎中謁告迎侍太夫人將來都下》詞:“鵲報倚門人,安輿扶上了,更親擎。” 清 馮桂芬 《萬母徐太恭人六十壽序》:“會君方迎其生母 徐太恭人 就養京邸,始至,除書新賁,安輿適來,都人士榮之。”

六宮

古代皇后的寢宮,正寢一,燕寢五,合為六宮。《禮記·昏義》:“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 鄭玄 註:“天子六寢,而六宮在後,六官在前,所以承副施外內之政也。”因用以稱后妃或其所居之地。《周禮·天官·內宰》:“以陰禮教六宮。” 鄭玄 註:“六宮謂後也。”《周禮·天官·內宰》:“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生穜稑之種,而獻之於王。” 鄭玄 註:“六宮之人,夫人以下分居後之六宮者。” 晉 乾寶 《晉紀總論》:“故 賈后 肆虐於六宮, 韓午 助亂於外內,其所由來者漸矣,豈特繫一婦人之惡乎?”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清 黃遵憲 《烏之珠歌》:“御牀不掃空垂簾,六宮共抱 蒼梧 痛。”

寶馬

名貴的駿馬。《史記·大宛列傳》:“ 貳師 馬, 宛 寶馬也。” 唐 張說 《安樂郡主花燭行》:“商女香草珠結網,天人寶馬玉繁纓。” 黃鈞 《錦城紀游》詩:“將軍雄武氣縱橫,寶馬雕弓出 錦城 。”

翠葉

(1).綠葉。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揚翠葉,扤紫莖,發紅華,秀朱榮。” 南朝 齊 謝朓 《泛水曲》:“玉露沾翠葉,金風鳴素枝。” 宋 晏殊 《踏莎行》詞:“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

(2).翡翠制的葉形飾物。 宋 周密 《武林舊事·端午》:“分賜后妃諸閣大璫近侍翠葉、五色葵榴。”《明史·輿服志二》:“冠用皁縠……前後珠牡丹二,花八蕊,翠葉三十六。”

清馥

清香。 宋 朱熹 《山館觀海棠》詩之一:“芳樹麗煙華,紫緜散清馥。”

行樂

一般以為是“尋歡作樂”、“享樂”的同義詞,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把“行樂”講成“持樂觀態度”比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世間行樂亦如此。——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真行

(1).指行書而兼真書筆意的一種書體。 唐 張懷瓘 《書斷》卷四:“ 太宗 為真草書屏風以示羣臣,筆力遒利,為一時之絶;購求得人間真行凡三百九十紙,裝為七十卷。” 明 陸深 《書輯》:“ 劉德昇 小變楷法,謂之行書,兼真謂之真行,帶草謂之行草。”

(2).真書與行書。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沉簡庵詞翰品行》:“ 沉簡庵 先生草聖擅一時,真行皆佳。”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書學·隸書》:“ 五代 、 宋 、 元 而下,全以真行為宗,隸書之學,亦漸泯沒。”

寰中

宇內,天下。 晉 孫綽 《喻道論》:“焉復覩夫方外之妙趣、寰中之玄照乎?” 唐 王勃 《拜南郊頌序》:“天下黎人,知四海之安樂;寰中殊域,奉三靈之康泰。” 清 龔自珍 《保甲正名》:“械鬭之風, 宋 世早有之;不但 閩 粵 ,且徧寰中,寰中何能一日安?”

詩詞推薦

秋日奉皇太后游山作原文_秋日奉皇太后游山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