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傅彥濟知縣

作者:釋德洪 朝代:宋代

和傅彥濟知縣原文

句法疑君每太高,湘南山水助揮毫。

暫臨小邑聊觀政,未見全牛可受刀。

珠玉光難藏瓦礫,芝蘭香豈掩蓬蒿。

坐令百里清如鏡,吏猾民奸豈易逃。

詩詞問答

問:和傅彥濟知縣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和傅彥濟知縣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和傅彥濟知縣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豪韻

參考注釋

句法

(1)

(2) 語法的一部分,它根據被研究語言的固定用 * 述表語、修飾語和其他詞的關係

(3) 句子的結構方式;表示其在句子中相互關係的詞形式的排列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揮毫

寫毛筆字或作畫

此君動輒揮毫於人前

揮毫題字

觀政

(1).察知政情。《書·鹹有一德》:“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孔叢子·論書》:“《皋陶謨》、《益稷》可以觀政,《洪範》可以觀度。” 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詩》:“ 五季 以降,雖四言之銘,且拱手謝不敏,豈獨采詩可以觀政云爾。”

(2).猶從政。 宋 司馬光 《送巢縣崔尉》詩:“毋嫌位尚微,觀政此為始。”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元年二月》:“惟是失信一事,上累譴訶。蓋緣觀政之初,為謀臣所誤。”

全牛

完整的牛。《莊子·養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後用以喻技藝熟煉,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唐 竇臮 《述書賦》:“ 謝氏 三昆,尚草特峻,猶注飛澗之瀑澑,投全牛之虛刀。”《丹鉛續錄·半豹》引 唐 李商隱 四六啟:“學殊半豹,藝愧全牛。”

珠玉

(1) 珠和玉;泛指珠寶

(2) 比喻妙語或美好的詩文

(3) 比喻丰姿俊秀的人;亦喻俊傑,英才

瓦礫

破碎的磚瓦

這一帶屢遭轟炸,成了一片瓦礫

蘭香

(1).草名。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蘭香》:“三月中,候棗葉始生,乃種蘭香。”原註:“蘭香者,羅勒也。中國為 石勒 諱,故改,今人因以為名焉。且蘭香之目,美於羅勒之名,故即而用之。” 宋 高承 《事物紀原·軍伍名額·蘭香》:“本名羅勒, 後趙 石勒 以羅勒犯己名,改為蘭香,至今以為名也。”

(2).澤蘭。 宋 洪芻 《香譜》卷上:“蘭香,一名水香,生 大吳 池澤。葉似蘭,尖長有岐,花紅白色而香。煮水浴以治風。”

蓬蒿

(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叢;草莽。《禮記·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並興。”《莊子·逍遙遊》:“﹝斥鴳﹞翱翔蓬蒿之間。” 晉 葛洪 《抱朴子·安貧》:“是以俟扶搖而登蒼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明 李夢陽 《漢京篇》:“ 霍氏 門前狐夜號, 魏其 池館長蓬蒿。” 峻青 《秋色賦·夜宿靈山》:“看到的是滿地荒草,遍野蓬蒿。”

(2).借指荒野偏僻之處。 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山居澤處,蓬蒿墝埆,財物流通,有以均之。” 唐 李白 《南陵別兒童入京》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並世奇男淑女,慧業天生,湮沒蓬蒿,姓名翳寂,豈少也哉!”

(3).茼蒿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茼蒿》。

坐令

猶言致使;空使。 唐 韓愈 《贈唐衢》詩:“胡不上書自薦達,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劉基 《結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頭海關歌》:“坐令洋貨日報關,萬巧千奇無不備。”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猾民

刁滑狡詐的人。《韓非子·揚權》:“猾民愈眾,姦邪滿側。”《史記·酷吏列傳》:“猾民佐吏為治。” 司馬貞 索隱:“謂豪猾之人乾豫吏政。”《漢書·王莽傳下》:“如令豪吏猾民辜而攉之,小民弗蒙,非予意也。”

詩詞推薦

和傅彥濟知縣原文_和傅彥濟知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