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峨雜詠·其二原文
樹倒因成路,林開忽見村。
鳥音傳木杪,梵語出雲根。
雪色連春夏,風聲接曉昏。
徘徊幽興極,回首謝煩喧。
詩詞問答
問:游峨雜詠·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白約
問:游峨雜詠·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游峨雜詠·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白約的名句有哪些?答:白約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元韻
參考注釋
鳥音
《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趙岐 註:“鴃,博勞鳥也。”後以“鳥音”比喻難懂的語言。古多指四夷外國之語。 清 黃遵憲 《香港感懷》詩之五:“民氣多羶行,夷言學鳥音。”
木杪
樹梢
梵語
一種古印度語言,正如印度語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語言
雲根
(1).深山雲起之處。 晉 張協 《雜詩》之十:“雲根臨八極,雨足灑四溟。” 唐 杜甫 《題忠州龍興寺所居院壁》詩:“ 忠州 三峽內,井邑聚雲根。” 仇兆鰲 註:“ 張協 詩‘雲根臨八極’註:五嶽之雲觸石出者,雲之根也。” 元 馬致遠 《黃粱夢》第一折:“醉歸去松陰滿身,泠然風韻,鐵笛聲吹斷雲根。”
(2).山石。 宋 梅堯臣 《次韻答吳長文內翰遺石器》:“山工日斵器,殊匪事樵牧。掘地取雲根,剖堅如剖玉。” 傅尃 《瘞鶴銘》詩:“墨痕斑駁蘚花溼,雲根割取如人立。”
(3).道院僧寺。為雲遊僧道歇腳之處,故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愒曾臺兮陟雲根,坐澗下兮越風穴。” 唐 司空圖 《上陌梯寺懷舊僧》詩之一:“雲根禪客居,皆説舊吾廬。”
雪色
(1).雪的顏色。 南朝 陳 徐陵 《春情》詩:“風光今旦動,雪色故年殘。” 宋 梅堯臣 《依韻和資政侍郎雪後登看山亭》:“更臨危樹看羣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二:“極望一片雪色,浩無邊際。”
(2).指白色。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憶爾腰下鐵絲箭,射殺林中雪色鹿。”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下:“有一僧,每日在 黼 宅溝中流出雪色飯顆,漉出洗浄曬乾。”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四:“滿目雪色長林,欣欣然迎我這萬里羈客。”
(3).雪將下時的景象。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三:“冷清清漫天的雪色,鎮著死神似的沉寂。”
連春
整個春天;一春。 唐 白居易 《風雨晚泊》詩:“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唐 杜荀鶴 《寄臨海姚中丞》詩:“尋花洞裡連春醉,望海樓中徹曉吟。”
風聲
傳出來的訊息
風聲很緊
走漏風聲
曉昏
猶朝夕。 唐 李賀 《自昌谷到洛後門》詩:“寒涼十月末,雪霰濛曉昏。” 元 馮子振 《十八公賦》:“晝黮於墨,曉昏共霾。”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幽興
(1).微奧的旨趣。
(2).幽雅的興味。 唐 裴迪 《木蘭柴》詩:“緣谿路轉深,幽興何時已。” 宋 葉適 《項君先有幽興堂其子木即以名庵》詩:“更欲添幽興,惟消桂幾枝。” 清 王貴一 《李三十六拙隱草堂》詩:“年年花事好,幽興獨徘徊。”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煩喧
吵鬧;嘈雜。 明 唐順之 《贈吳山人歸自京師》詩:“ 京洛 豈無知己在,看君終是厭煩喧。”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畫壁》:“未幾,煩喧漸遠,心稍安。”
雜亂喧囂。指塵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