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見顒海憲還楚

作者:王邦畿 朝代:明代

送劉見顒海憲還楚原文

澤蘭湘芷待行人,越海離情去鳥頻。

數四乞歸今始許,十年旅宦已全貧。

看山莫憶前時路,學道偏宜未老身。

慚愧天南舊桃李,東風三月不成春。

詩詞問答

問:送劉見顒海憲還楚的作者是誰?答:王邦畿
問:送劉見顒海憲還楚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劉見顒海憲還楚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澤蘭

澤蘭屬草本植物的一種,特點是具有對生的貫穿葉和白色、排列成傘房狀的頭狀花序,過去用作家常藥品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稱

會其行人發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錯縮,厥圖不果。——《三國演義》

行人駐足聽。——《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車行》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

離情

(1).絕離 * 。《管子·國蓄》:“以正人籍謂之離情,以正戶籍謂之養贏。” 郭沫若 等集校:“《海王篇》‘藉於人,此隱情也’,《輕重甲篇》‘藉於萬民,是隱情也’,彼二篇言‘隱情’,此言‘離情’,離與隱可為互訓。蓋隱則離,離則隱矣。意謂使人絶離 * 也。”

(2).別離的情緒。《文選·任昉<出郡傳舍哭范僕射>詩》:“將乖不忍別,欲以遣離情。” 李善 註:“言將乖之初,不忍便訣;欲離少選之頃,以遣離曠之情也。” 唐 謝逸 《柳梢青》詞:“無限離情,無窮江水,無邊山色。” 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在志願軍就要跟他們分手的日子,深深的離情卻牽著他們的心。”

數四

猶三四。表示為數不多。《三國志·吳志·孫晧傳》“ 甘露 元年三月” 裴松之 注引 晉 乾寶 《晉紀》:“疆界雖遠,而其險要必爭之地,不過數四。”

猶言再三再四。多次。《東觀漢記·張純傳》:“時舊典多闕,每有疑義,輒為訪 純 ,自郊廟婚冠喪紀禮儀,多所正定,一日或數四引見。” 唐 李邕 《謝敕書及彩綾表》:“生臣存臣,至於數四;寵及問及,彌於再三。”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三:“女生前有手植桃樹一株,在家圃中,臨卒前數日,自至樹撫摩數四,嘆曰:‘吾數年心血也。’”

乞歸

(1).請求辭職回鄉。《三國志·蜀志·張翼傳》“高祖父司空 浩 ,曾祖父 廣陵 太守 綱 ,皆有名跡” 裴松之 注引《續漢書》:“ 嬰 曰:‘乞歸故業,不願以穢名污明時也。’”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 宋 陸游 《答胡吉州啟》:“伏以累疏乞歸,既拜賜骸之命。”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一:“國初乙酉 江 南解元 張湘曉 九徵 ,視學 河南 乞歸。”

(2).請求交給。《魏書·盧昶傳》:“負辱朝命,罪宜萬死,乞歸司寇,伏聽斧鉞。”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旅宦

外出求官或做官。 南朝 宋 王僧達 《和琅琊王依古》:“少年好馳俠,旅宦遊關源。” 唐 郎士元 《送長沙韋明府》詩:“秋入 長沙縣 ,蕭條旅宦心。” 唐 曹寅 《趙北口》詩:“回身感旅宦,轅轍何時休。”

時路

(1).世路,世俗。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五:“時路烏足爭,太極可翱翔。”

(2).當代。 晉 左思 《悼離贈妹》詩之一:“光曜邦族,名馳時路。”

(3).即玉路。天子所乘之車。路,同“ 輅 ”。《宋書·樂志四》:“時路建大麾,雲旗翳紫虛。”參見“ 玉路 ”。

學道

(1).學習道藝,即學習儒家學說,如仁義禮樂之類。《論語·陽貨》:“君子學道則愛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無財者謂之貧,學道不能行者謂之病。若 憲 ,貧也,非病也。” 宋 唐庚 《大觀四年作詩寄任因命舍弟同賦》:“學道一生凡幾化,不因到此始知非。” 明 唐順之 《萬思節以集中無名作詩見貽》之一:“學道頻年慕屢空,支離猶墮語言中。”

(2).學習道行。指學仙或學佛。《漢書·張良傳》:“廼學道,欲輕舉。” 顏師古 註:“道謂仙道。” 宋 蘇軾 《將至廣州用過韻寄邁迨二子》:“皇天遣出家,臨老乃學道。”《西湖佳話·葛嶺仙跡》:“從 左慈 學道,得九丹金液仙經。” 魯迅 《且介亭雜文·難行和不信》:“然而出來的題目就因此常常是難題,仍如飛劍一樣,非上 武當山 尋師學道之後,決計沒法辦。”

(3).即學政。《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欽點 廣東 學道。” 清 蒲松齡 《禳妒咒·入泮》:“酒色養的那脾胃嬌,那厭氣時文也不待瞧。我的天,學道瞎,真是瞎學道。”《醒世姻緣傳》第十二回:“據了他的學識,與他個學道,綽綽然做得過去,卻不肯把學道與他,偏與他個巡道。”參見“ 學政 ”。

偏宜

最宜;特別合適。 前蜀 李珣 《浣溪紗》詞:“入夏偏宜澹薄妝,越羅衣褪鬱金黃。”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低矮矮的冠兒偏宜戴,笑吟吟地喜滿香腮。” 粵劇 《關漢卿》第四場:“近時有些婆娘們,道著難曉,說著難知,舊恩忘卻,新愛偏宜。”

老身

早期白話中老年婦人的自稱

慚愧

(1) 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運,僥倖

那王俊得知這個訊息,叫聲慚愧,幸而預先走脫了。——《蕩寇志》

天南

指嶺南。亦泛指南方。 唐 白居易 《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並詩以此寄之》詩:“詩情書意兩殷勤,來自天南瘴海濱。” 唐 周繇 《送楊環校書歸廣漢》詩:“天南行李半波濤,灘樹枝枝拂戲猱。” 唐 戴叔倫 《屯田詞》:“艱辛歷盡誰得知,望斷天南淚如雨。” 宋 楊萬里 《潮陽海岸望海》詩:“身行島北新春後,眼到天南最盡頭。”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後輩和所教的門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爭榮鬥豔、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三月

(1) 格里曆(即陽曆)每年的第三個月

(2) 農曆(陰曆)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 三個月

不成

——作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常與“難道”、“莫非”等詞相呼應

老五不在這兒,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

詩詞推薦

送劉見顒海憲還楚原文_送劉見顒海憲還楚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