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望廬山原文

看山宜雪後,五老況相要。

絕頂霾雲霧,諸峰出泬㵳。

陰陽殊向背,吳楚接風潮。

急瀑來三峽,名僧問六朝。

客程兼水石,行色借漁樵。

磨衲堪終老,彭城枉賜貂。

詩詞問答

問:望廬山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望廬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望廬山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蕭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九

參考注釋

老況

老年的景況。 元 許衡 《不寐》詩:“老況青燈外,覊愁白髮邊。”

相要

邀請。要,通“ 邀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謝尚 ﹞即遣委曲訊問,乃是 袁 ( 袁宏 )自詠其所作《詠史》詩,因此相要,大相賞得。”《南齊書·高帝紀上》:“昨飲酒無偶,聊相要耳。” 唐 元稹 《代九九》詩:“自隱勤勤索,相要事事隨。”

絕頂

(1) 超群的;卓越的;極端的;異常的

聰明絕頂

(2) 最高級的;最高程度的

如此絕頂的漂亮

雲霧

雲和霧,多比喻遮蔽或障礙的東西

陰陽

(1)

(2) 古代哲學概念。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

陰陽易位。——《楚辭·屈原·涉江》

(3) 日月運轉之學

陰陽曆算。——《後漢書·張衡傳》

研核陰陽。

(4) 天氣的變化

陰陽之變。——《呂氏春秋·察今》

向背

贊成和反對;同意和反對

這件事的成敗取決於人心向背

吳楚

(1). 春秋 吳國 與 楚國 。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 吳 楚 憑 江 ,負固 方城 。”

(2).泛指 春秋 吳 楚 之故地。即今 長江 中、下游一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君 吳 楚 之士,亡國之餘,有何異才,而應斯舉?” 唐 杜甫 《登岳陽樓》詩:“ 吳 楚 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明 許宗魯 《登齊山樓》詩:“ 淮 淝 山色尊前出, 吳 楚 江流畫裡看。” 陳毅 《詠三峽》詩:“總嫌太狹窄, 吳 楚 天地寬。”

(3).指 吳 地和 楚 地。比喻不同區域。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定婚店》:“雖讎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 吳 楚 異鄉,此繩一繫,終不可逭。”

(4).指 漢高祖 分封的 吳 楚 諸侯國。《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吳 楚 反,聞。”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然 高祖 封建,地過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連城數十,上下無別,權侔京室,故有 吳 楚 七國之患。” 清 姚鼐 《賈生明申商論》:“﹝ 景帝 ﹞其資如此,而 鼂錯 又以 申 商 進之,何怪有 吳 楚 之難。”

接風

宴請遠來的親友

設宴接風

三峽

“長江三峽”的簡稱,即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在長江上游,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與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之間,長193公里

六朝

(1)

(2) 六個朝代

(3) 合稱中國歷史上均以建康(南京)為都的吳、東晉、宋、齊、梁和陳

(4) 南北朝

六朝法典

客程

(1).旅程。 唐 岑參 《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詩:“ 楚 雲引歸帆, 淮水 浮客程。” 宋 晁補之 《吳松道中》詩:“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 明 袁宏道 《潞河舟中和小修別詩》:“所嗟人異路,不畏客程多。” 清 曹寅 《赴淮舟行雜詩》之十二:“客程過大雪,家信只空函。”

(2).借指旅途生涯。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四折:“我覷了這窮客程,舊行裝,我可甚么衣錦還鄉?”

水石

(1).指流水與水中之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水石驚瀨,傳響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 宋 蘇軾 《石鐘山記》:“ 酈元 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2).猶泉石。多借指清麗勝景。 唐 李白 《經亂後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詩:“忽思 剡溪 去,水石遠清妙。” 五代 齊己 《將之匡岳過尋陽》詩:“此路便堪歸水石,何門更合向塵埃。” 宋 王安石 《同陳伯通錢材翁游山二君有詩因次原韻》:“強策羸驂尋水石,忽驚幽鳥下煙林。” 宋 蘇軾 《奉詔減決囚禁記所經歷》詩:“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行色

行意。行旅出發前後的情狀、氣派;猶指行旅

即賜御酒三杯,以壯行色。——《說岳全傳》

漁樵

(1).打魚砍柴。 唐 高適 《封丘縣》詩:“我本漁樵 孟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蘇軾 《前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於 江 渚之上,侶魚鰕而友麋鹿。”

(2).漁人和樵夫。 唐 王維 《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攜家石湖賞拒霜》詩:“漁樵引入新花塢,兒女扶登小錦城。” 清 顧光旭 《弓插》詩:“隔水斷漁樵,橫斜壞木橋。” 魯迅 《南腔北調集·聽說夢》:“至於另有些夢為隱士,夢為漁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實也只是豫感飯碗之脆,而卻思將吃飯範圍擴大起來。”

(3).指隱居。 南朝 梁 劉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應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懷漁樵。” 唐 杜甫 《村夜》詩:“胡羯何多難,漁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記·乘醉騎驢》:“乾坤傲,永不踏紅塵向市朝,真喚做聖世漁樵。”

磨衲

袈裟名。《壇經·護法品》:“感荷師恩,頂戴無已;並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鉢,勅 韶州 刺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 國恩寺 焉。” 宋 蘇軾 《磨衲贊》:“長老 佛印 、大師 了元 游京師,天子聞其名,以 高麗 所貢磨衲賜之。” 宋 楊萬里 《嚴陵決曹易允升自官下遣騎歸寫予老醜因題其額》詩:“汝往訪客星,剩挾一磨衲。” 宋 無名氏 《雞林志》:“ 高麗 僧衣磨衲者,為禪師法師衲,甚精好。”

終老

指度過晚年;養老

為終老之計

標籤:廬山

詩詞推薦

望廬山原文_望廬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