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鄒廣道·其一原文
陋學常嗟趣識迷,羨君先得正途歸。
直從前哲評高下,羞與時人較是非。
長憤荊蒿埋杞梓,忽驚沙礫得珠璣。
相從未幾又相去,東望門闌心欲飛。
詩詞問答
問:寄鄒廣道·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寄鄒廣道·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寄鄒廣道·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彭汝礪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參考注釋
陋學
淺薄的學識。 梁啓超 《復劉古愚山長書》:“是故雖有綿質陋學,苟率其不忍人之心,則未嘗不可以有補於天下。”
趣識
旨趣見識。 宋 龔明之 《中吳紀聞·朱樂圃先生》:“ 常公 安民 嘗造先生隱居,愛其趣識志尚洒然有異於人。”
得正
謂得正道。《禮記·檀弓上》:“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 孔穎達 疏:“吾今更何求焉,唯求正道易換其簀而即仆焉。”
前哲
亦作“ 前喆 ”。前代的賢哲。《左傳·成公八年》:“夫豈無辟王,賴前哲以免力。”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仰前哲之遺訓,俯性情之所便。” 唐 李德裕 《追和太師顏公同清遠道士游虎丘寺》詩:“逸人綴清藻,前哲留篇翰。” 清 錢謙益 《刑科給事中薛大中授征仕郎》:“在昔 三原 ,粵有前喆,奏牘流播,炳若丹青。”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
時人
當時的人;同時代的人。《漢書·藝文志》:“《論語》者, 孔子 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 五代 顏紅郁 《農家》詩:“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穀自生。” 孫犁 《秀露集·歐陽修的散文》:“這篇被時人稱為‘天下文章,莫大於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個字。”
是非
(1) 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是非問題
(2) 口舌;糾紛
搬弄是非
(3) 評論;褒貶
不屑隨人是非
杞梓
(1).杞和梓。兩木皆良材。《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晉 卿不如 楚 ,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 楚 往也。雖 楚 有材, 晉 實用之。” 杜預 註:“杞、梓皆木名。”《北史·文苑傳序》:“於時 陳郡 袁翻 ……彫琢瓊瑤,刻削杞梓,並為龍光,俱稱鴻翼。” 宋 司馬光 《送李汝臣同年謫官導江主簿》詩:“良工構明堂,必不遺杞梓。” 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是以自少而至耄老,自恆人而至聖賢,如禾黍自盈寸之苗,而至於有秋;杞梓梗楠自拱把之植,而至於百圍,蓋有可必而不可誣者。”
(2).比喻優秀人材。《晉書·陸機陸雲傳論》:“觀夫 陸機 、 陸雲 ,實 荊 衡 之杞梓,挺珪璋於秀實,馳英華於早年。”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盧諶<感交>》:“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詩:“杞梓無遺用,蒭蕘不忘詢。” 清 劉大櫆 《祭邵開府文》:“如斯人者,國之杞梓。”
驚沙
亦作“ 驚砂 ”。指狂風吹動的沙礫。 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稜稜霜氣,蔌蔌風威。孤蓬自振,驚砂坐飛。” 唐 李華 《弔古戰場文》:“利鏃穿骨,驚沙入面。” 清 丘逢甲 《春感次許蘊伯大令韻》:“驚沙捲塞朝呼鶻,吹浪空江夜有豚。”
珠璣
(1) 寶珠;珠寶
(2) 比喻優美的詩文或詞藻
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淮南子·人間訓》
相從
(1).跟隨,在一起。《史記·日者列傳》:“ 宋中 為中大夫, 賈誼 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從論議。”《漢書·食貨志上》:“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蘇軾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詩:“相從結茆舍,曝背談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類·狸》:“弟與之相從半年,且賴渠拯恤,義均伉儷,難誣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併。 宋 蘇軾 《岐亭》詩序:“凡余在 黃 四年,三往見 季常 ,而 季常 七來見余,蓋相從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兒生了,老在家裡的理無,我將女兒與你兒子,你兒子留在這裡做女婿,兩家相從了。”
未幾
(1) 沒有多久;很快
未幾更進。——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未幾夫齁聲起。——《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未幾敵兵果舁炮至。——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未幾成歸。——《聊齋志異·促織》
未幾他就去了美國
(2) 很少;無幾
(3) 未可幾及,趕不上
相去
相距;相差。《漢書·食貨志上》:“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晉書·王祥傳》:“吾等 魏 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階而已。” 宋 曾鞏 《答范資政書》:“而拜別朞年之間,相去數千里之遠,不意閣下猶記其人。” 魯迅 《書信集·致章廷謙》:“據 達夫 口述,則他們所答應者,和我所提出的相去並不遠。”
門闌
亦作“ 門欄 ”。1.門框或門柵欄。 漢 王充 《論衡·亂龍》:“故今縣官斬桃為人,立之門側,畫虎之形,著之門闌。”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剪彩為壺盧》:“又端陽日用綵紙剪成各樣壺盧,倒粘於門闌之上,以洩毒氣。至初五午後,則取而棄之。” 蕭紅 《生死場》十二:“手電燈發青的光線亂閃著,臨走出門欄,一個 日本 兵在銅帽子下面說中國話:‘也帶走她。’”
(2).借指家門;門庭。《史記·楚世家》:“敝邑之王所甚説者無先大王,雖 儀 之所甚願為門闌之廝者亦無先大王。” 唐 杜甫 《李監宅》詩之一:“門闌多喜色,女壻近乘龍。” 明 屠隆 《綵毫記·團圓受詔》:“草木回春,門闌生喜,報夫君將到,東方千騎。”
(3).猶師門;權門。 唐 皎然 《奉和顏使君真卿修韻海畢會諸文士東堂重校》:“外學宗硯儒,游焉從後進。恃以仁恕廣,不學門欄峻。” 宋 王安石 《賀韓魏公啟》:“瞻望門闌,不任鄉往之至。” 宋 陸游 《福建謝史丞相啟》:“伏念某早出門闌,嘗塵班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