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

作者:戴炳 朝代:宋代

原文

自傍青牛種早粳,炊來玉屑滿盆香。

休論服日餐霞事,只此延年第一方。

詩詞問答

問:《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的作者是誰?答:戴炳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2. 原作山,據小集改

參考注釋

牛種

(1).牛與谷種。《元史·世祖紀十一》:“乙巳,賜 合迷里 貧民及 合剌和州 民牛種。”

(2).小牛。《六部成語註解·戶部》:“牛種,小牛也。”

玉屑

(1).玉的碎末。《周禮·天官·玉府》“王齊則共食玉” 漢 鄭玄 註:“玉是陽精之純者,食之以御水氣。 鄭司農 云:‘王齊當食玉屑。’”《三國志·魏志·衛覬傳》:“昔 漢武 信求神仙之道,謂當得雲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 宋 謝翱 《後桂花引》:“修月仙人飯玉屑,瑤鴨騰騰何處爇。”

(2).碎末的美稱。 唐 李賀 《題趙生壁》詩:“大婦然竹根,中婦舂玉屑。”此指米粉。《群音類選·雙忠記·張母憶兒》:“又節屆端陽,酒泛菖蒲玉屑香。”此指香粉。

(3).謂華而不實的文詞。 漢 桓寬 《鹽鐵論·相刺》:“故玉屑滿篋,不為有寳;詩書負笈,不為有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自 元 暨 成 ,降意圖籍,美玉屑之譚,清 金馬 之路。”

(4).轉以喻美好的文辭。 元 許有孚 《觀雪冷然台》詩:“ 坡 詩誦得聚星堂,字字珠璣飛玉屑。”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迭韻詩》:“話舊尚能霏玉屑,延齡端不藉金丹。”

(5).比喻雪末。 金 元好問 《讀書山雪中》詩:“似嫌衣錦太寒乞,別作玉屑粧山川。”《群音類選·升仙記·復度文公》:“萬里雲彤,玉屑銀砂亂灑空。這雪聲敲窗紙,勢壓梅梢,色映簾籠。” 茅盾 《新疆風土雜記》詩:“紛飛玉屑到簾櫳,大地銀鋪一望中。”

(6).紙名。即麻紙。產於 蜀 地。 南唐 李後主 請 蜀 箋工製造,因與玉屑無異,故名。參閱 宋 高晦叟 《珍席放談》卷下。

服日

道教修養法之一。存日象於心中,光照心內,後漸上升,出喉嚨至齒間,再回還胃中。習之者以為可除疾、消災、延年。《雲笈七籤》卷二三:“初服月華,如服日法。” 宋 張孝祥 《醜奴兒·張仲欽生日》詞:“天公遣注長生籍,服日飡霞。”

餐霞

餐食日霞。指修仙學道。語出《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列仙傳》 陵陽子 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黃氣也。夏食沆瀣,沆瀣,北方夜半氣也。並天地玄黃之氣為六氣。” 三國 魏 曹植 《驅車篇》:“封者七十帝, 軒皇 元獨靈。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黃節 註:“《楚辭》曰:‘飡六氣而飲沆瀣兮,潄正陽而含朝霞。’” 唐 馬戴 《送道友入天台山作》詩:“漱齒飛泉外,餐霞早境中。” 明 張居正 《七賢詠·嵇中散》:“少無適俗韻,早有餐霞願。”

只此

僅此;就此;唯有這樣。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一領白衫又不中穿,夜擁孤衾三幅布,晝欹單枕是一枚甎:只此是家緣。”《水滸傳》第八十回:“既承如此相款,深感厚意,只此告回。” 馮善驥 等《鄭成功》第三五章:“客商小販無奈,只得在他身上暗中使銀子,上下打點,只此方能倖免無事。”

延年

(1).延長壽命。《楚辭·天問》:“延年不死,壽何所止?”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五五:“人言願延年,延年欲焉之?”《西湖佳話·葛嶺仙跡》:“縱能於天地之氣吐吞收放,亦不過稍稍延年。”

(2).猶迎年。謂祈禱以求豐年。《漢書·郊祀志下》:“登 之罘 ,浮大海,用事八神延年。” 顏師古 註:“延年,即上所謂迎年者。”

(3).指 西漢 協律都尉 李延年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 延年 以曼聲協律, 朱 馬 以騷體製歌。” 唐 駱賓王 《帝京篇》詩:“ 延年 女弟雙鳳入, 羅敷 使君千騎歸。”

(4). 南朝 宋 文學家 顏延之 的字。 唐 李商隱 《漫成三首》之二:“ 沉約 憐 何遜 , 延年 毀 謝莊 。”

一方

(1).一邊。多指遠處。《詩·秦風·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鄭玄 箋:“在大水之一邊,假喻以言遠。”《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扁鵲 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 司馬貞 索隱:“方猶邊也,言能隔牆見彼邊之人。”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今果分別,各在一方。” 宋 范成大 《送王仲顯赴瓊筦》詩:“十年五別歲月老,一方萬里音塵稀。”

(2).一處。指所居住的地方。《詩·小雅·角弓》:“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至於己斯亡。” 鄭玄 箋:“無善心之人,則徙居一處怨恚之。”《西遊記》第六五回:“經上言三千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 觀音 在 南海 , 普賢 在 峨眉 , 文殊 在 五台 。” 清 顧炎武 《與人書》之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

(3).一個方面;一帶地方。《漢書·終軍傳》:“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齊書·竟陵王子良傳》:“ 齊 有天下日淺,恩洽未布,一方或飢,當加優養。” 宋 歐陽修 《乞獎用孫沔札子》:“其養練士卒,招撫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邊人思之。”《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昇》:“所以一方懼怕,每年用重價購求一人,赤身綁縛,送到廟中。” 陳沂 《奔襲劉黑七》:“我這下子活捉了他,不僅為我們這一方的老鄉們除了害,我還可以立一個特等功。”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禮·考工記·鮑人》:“信而直,則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則是一方緩、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緩、一方急,則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晉書·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奧,不可以一體守也。” 宋 曾鞏 《請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為書札子》:“況於時異事殊,而可以膠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

(5).一種;一類。《慎子·民雜》:“是以大君因民之能為資,盡包而畜之,無能去取焉。是故不設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無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訓》:“以死生為一化,以萬物為一方。” 高誘 註:“方,類也。”《西京雜記》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藝,居接士之館。”

(6).猶言一種方法。《呂氏春秋·君守》:“今之為車者,數官然後成。夫國豈特為車哉,眾智眾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車也。” 高誘 註:“方,道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養氣》:“雖非胎息之邁術,斯亦衛氣之一方也。”

(7).一種配方或藥方。《南齊書·虞悰傳》:“ 悰 善為滋味,和齊皆有方法……上就 悰 求諸飲食方, 悰 秘不肯出。上醉後,體不快, 悰 乃獻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遊記》第七九回:“朕得一疾, * 日久不愈。幸國丈賜得一方,藥餌俱已完備,只少一味引子。”

(8).指東西南北四方之一。 唐 李賀 《北中寒》詩:“一方黑照三方紫, 黃河 冰合魚龍死。”

(9).數量詞。用於方形的東西。 唐 曹松 《碧角簟》詩:“八尺碧天無點翳,一方青玉絶纖塵。”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壺酒,買一方肉。” 元 曾瑞 《留鞋記》第四折:“將繡花鞋一隻、香羅帕一方,揣在小生懷內。”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湘事記·軍事篇二》:“其時都督印信未刊,隨取草紙一方,上書都督 焦 臨時命令,委任某為標統,某為營官,下蓋四正小印。” 臧克家 《罪惡的黑手》詩二:“有的把巧思運入一方石條的花紋,有的持一塊木片仔細地端詳。”

(10).數量詞。用於田地、土地。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榆白楊》:“種榆法:於其地畔種者,致雀損穀;既非叢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種之。” 唐 王建 《上田僕射》詩:“一方新地隔河煙,曾接諸生聽管絃。” 宋 張載 《經學理窟·周禮》:“井田亦無他術,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畫定,使人受一方,則自是均。”

(11).數量詞。指一個方形,猶言一片。 唐 李端 《送從叔赴洪州》詩:“後夜相思處,中庭月一方。” 唐 劉禹錫 《生公講堂》詩:“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12). 宋 代《方田法》,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見《宋史·食貨志上二》及《文獻通考·田賦四》。

(13).一面。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 魯迅 《集外集拾遺·關於知識階級》:“至於諸君,是與舊的不同,是二十世紀初葉青年,如在勞動大學一方讀書,一方做工,這是新的境遇。”

(14).指事務上相對的兩個方面之一。 孫中山 《民族主義》第四講:“在戰爭的兩方面,一方叫做協商國,一方叫做同盟國。”

(15).一萬的隱語。詳“ 一乾一方 ”。

詩詞推薦

  • 感懷

    孟郊唐代〕秋氣悲萬物,驚風振長道。登高有所思,寒雨傷百草。平生有親愛,零落不相保。五情今已傷,安得自能老。晨登
  • 至避暑山莊作

    乾隆清代〕夜雨朝晴行路宜,廣仁嶺過眾情怡。山莊避暑上皇合,御騎習勞子帝隨。詎為耽吟智仁樂,每勤示政旰宵為。更思
  • 夜乘航

    吳仙湖宋代〕漁火穿蓬罅,僧鍾到夢邊。水鄉多得月,野境遠連天。敗葦流螢集,荒林宿鳥喧。舟人苦無夜,未曉起炊煙。
  • 襄陽道

    元稹唐代〕羊公名漸遠,唯有峴山碑。近日稱難繼,曹王任馬彝。椒蘭俱下世,城郭到今時。漢水清如玉,流來本為誰。
  •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濟五代〕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終日劈桃穰,仁在心兒里。兩朵隔牆花,早晚成連理。
  • 南亭與首公宴集(一作與群公宴南亭)

    許渾唐代〕秋來水上亭,幾處似岩扃。戲鳥翻江葉,游龜帶綠萍。管弦心戚戚,羅綺鬢星星。行樂非吾事,西齋尚有螢。
    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原文_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的賞析_古詩文
  • 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

    方回宋代〕燕山雪花大如席,豈料江南亦見之。臘前六出知焉往,卻在春風二月時。
    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原文_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的賞析_古詩文
  • 上皇龕

    張耒宋代〕升危躡石梯,已覺毛骨異。玄龕剖山腹,六月霜雪至。佛台磨青瑤,紺滑不留水。巍巍數天人,蒼玉刻冠佩。老僧
  • 春懷十首

    汪莘宋代〕夕陽蓋下西崦,蓋明月出東蓋方。清波蓋如有神,喬木何蒼蒼。簪玉待魏文,趿履從思王。奎壁不在天,西園爛成
  • 家園小酌

    陸游宋代〕旋作園廬指顧成,柳陰已復著啼鶯。百年更把幾杯酒,一月元無三日晴。鷗鷺向人殊耐久,山林與世本無營。小詩
    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原文_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的賞析_古詩文
  • 早春洛陽答杜審言

    於季子唐代〕梓澤年光往復來,杜霸遊人去不回。若非載筆登麟閣,定是 * 伴鳳台。路傍桃李花猶嫩,波上芙蕖葉未開。分明
    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原文_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的賞析_古詩文
  • 中奉大夫直徽猷閣致仕邵及之輓詞二首

    周必大宋代〕廉甚仍知止,高風似孔戣。北歸垂橐日,南省掛冠時。清白傳諸子,安閒閱十期。今誰主文字,好繼退之碑。
  • 雜曲歌辭。雙帶子

    佚名唐代〕私言切語誰人會,海燕雙飛繞畫梁。君學秋胡不相識,妾亦無心去採桑。
    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原文_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的賞析_古詩文
  • 湯泉行宮即事

    乾隆清代〕返蹕駐岩阿,黃花砌齒羅。秋寒波自煖,今憩昔曾過。泉石饒天趣,琴書養性和。數年才一顧,結搆底須多。
  • 陳參政輓詩三首

    張嵲宋代〕徒知天可恃,豈謂病終侵。遽使儀刑意,翻成殄瘁心。開阡賢子力,卜遠外姻臨。墓木看初種,俄悲已茂林。
  • 過馬當祈風

    黎廷瑞宋代〕獨倚危檣數過鴻,家山渺渺楚雲東。吟情不到滕王閣,只乞歸帆一日風。
    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原文_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楊元老召赴闕

    馮時行宋代〕群心周道直,萬國舜門開。咫尺清虛地,精微擇異材。光輝生錦里,合沓上蘭台。霄漢橫高翥,風雲接大來。龜龍
  • 座上復借韻送岢嵐軍通判葉朝奉

    蘇軾宋代〕雲間踏白看纏旗,莫忘西湖把酒時。夢裡吳山連越嶠,樽前羌婦雜胡兒。夕烽過後人初醉,春雁來時雪未滋。為問
    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原文_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魏時中胡才卿還城

    吳潛宋代〕歲晏謝紛務,掩關慕幽居。於道良未親,養真卿自娛。孰謂雙彥來,南征千里余。忻然肯相過,修贄期讀居。媿無
  • 澆花

    方岳宋代〕籬落花無賴,春寒手自治。但留根本在,終有發生時。雨露曾何擇,山林未易移。吾知勤抱瓮,一任化工為。
    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原文_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的賞析_古詩文
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原文_方岩山有仙人田項宜父家其九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