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暖原文

今年節比去年早,今歲暄猶去歲同。

一望連林尚餘綠,才看高樹間標紅。

靈山必雨況蒸溽,武帳當秋喜暖融。

設果霏霖宜播麥,願移此澤霈關中。

詩詞問答

問: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暖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

2. 去歲木蘭中亦逢熱曾有詩

參考注釋

今年

指現在的這一年

去年

上一年

我從去年辭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今歲

指今年

今歲是個豐收年

去歲

去年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 邊一望 楚 天長。”《西遊記》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並無客旅。”《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隔牆一望,裡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菸冷落,殿宇荒涼。”

(2).指目力所及的距離。亦泛指較近的距離。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一折:“則見貝闕蓬壺一望中。”《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為緊要。”《西遊記》第九三回:“我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衛國 。”

看高

預測市場價格上漲。 茅盾 《趙先生想不通》:“凡是能夠叫市場人心‘看高’的訊息,--也不妨說是謠言,他 趙先生 總聽著不受用。”

靈山

(1).道家指 蓬萊山 。《文選·左思<吳都賦>》:“巨鼇贔屓,首冠 靈山 。” 呂向 註:“ 靈山 ,海中 蓬萊山 。”

(2).指傳說中的 崑崙山 曾城 。 晉 陶潛 《游斜川》詩序:“若夫 曾城 ,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 靈山 ,有愛嘉名。” 逯欽立 校註:“ 靈山 ,指 崑崙 曾城 。”

(3).借指 崑崙山 。 南朝 梁 沉約 《鍾山》詩:“ 靈山 紀地德,地險資岳靈。” 鍾山 , 崑崙山 的別名。參見“ 曾2城 ”。

(4). 印度 佛教聖地 靈鷲山 的簡稱。 南朝 齊 王融 《淨行詩》之五:“朝游浄國侶,暮集 靈山 羣。” 唐 劉禹錫 《送僧元暠南遊》詩:“ 彭澤 因家凡幾世, 靈山 預會是前生。”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既到 靈山 ,豈可不朝我佛。” 趙朴初 《訪雲岡石窟及華嚴寺》詩:“彷彿 靈山 集海會,弟子或坐或立或語或默或悲或欣然。”原註:“ 靈山 ,即 靈鷲山 ,佛説法處。”

(5).道書所稱的福地之一。在今 江西省 上饒縣 北。《雲笈七籤》卷二七:“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第三十三 靈山 在 信州 上饒縣 北, 墨真人 治之。”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西三·上饒縣》:“ 靈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郡之鎮山也。”

(6).指有靈應的山。《雲笈七籤》卷一二二:“ 江油 舊壤,境帶靈山,自狩 巴 梁 ,屢照感應。”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七九:“急報東方兩星使,靈山吐溜為糧船。”

(7).對山的美稱。 唐 劉斌 《詠山》:“靈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蓋 雲陰遠, 香爐 煙氣多。”

蒸溽

(1).悶熱而潮濕。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今 成都 乃未嘗有梅雨,惟秋半積陰氣令蒸溽,與 吳 中梅雨時相類耳。” 明 宋濂 《題<棲雲軒記>後》:“今年夏六月,客有授予 蘇太史 《棲雲軒記》,記為本庵上士作,其狀 靈岩 之景,亦分明如畫,蒸溽為之頓消。”

(2).濕熱。中醫學上所指的一種病理現象。《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少陽所至,為火生,終為蒸溽。”

武帳

置有兵器的帷帳。帝王或大臣所用。《漢書·汲黯傳》:“上嘗坐武帳, 黯 前奏事,上不冠,望見 黯 ,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今御武帳,置兵闌五兵於帳中也。” 王先謙 補註引 沉欽韓 曰:“帳置五兵,蓋以蘭錡圍四垂,天子御殿之制如此。有災變,避正殿寢兵,則不坐武帳也。”一說,織有武士像的帷帳。《漢書·霍光傳》:“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帳中。”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曹彬 ﹞性仁恕,清慎無撓,強記善談論,清白如寒儒,宅帑無十日之畜;至坐武帳,止衣弋綈紵袍,素胡床而已。” 王闓運 《哀江南賦》:“天子宵衣罷食,將軍武帳開筵。”

澤霈

恩惠普施。 前蜀 杜光庭 《馬尚書醮詞》:“澤霈幽明,事均今古。”

關中

指陝西渭河流域一帶,為陝西的農、工業發達,人口集中之地區

沛公欲王關中。——《史記·項羽本紀》

詩詞推薦

暖原文_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