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魚寓言原文
鯤鮞戲盆盎,不思池沼寬。
鰱鯉依菰蒲,安知江海瀾。
長鯨與巨鰲,背聳如層巒。
物苦拘墟見,至人貴達觀。
而我竟何為,倚吟興未闌。
詩詞問答
問:觀魚寓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觀魚寓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
參考注釋
鯤鮞
亦作“ 鯤鱬 ”。小魚。《詩·齊風·敝笱》“其魚魴鰥” 孔穎達 疏引《國語·魯語》:“魚禁鯤鱬。”按,今本《國語·魯語上》作“魚禁鯤鮞”, 韋昭 註:“鯤,魚子也。鮞,未成魚也。”《梁書·孝行傳·吉翂》:“凡鯤鮞螻蟻,尚惜其生,況在人斯,豈願齏粉。”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網》:“必若遇鯤鮞,從教通一目。” 明 劉基 《魚樂軒記》:“鯤鮞登於庖廚,鯫鱻殈於胎卵。”
盆盎
(1).盆和盎。亦泛指較大的盛器。《淮南子·精神訓》:“夫造化者之攫援物也,譬猶陶人之埏埴也,其取之地而已。為盆盎也,與其未離於地也無以異。”《三國志·魏志·管輅傳》“聞 晏 颺 皆誅,然後舅氏乃服”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管辰 《管輅別傳》:“其才若盆盎之水,所見者清,所不見者濁。”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七:“織竹作盆盎狀,貯紙錢。”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飲量》:“後輩則以 葛臨溪 為第一,不與之酒,從不自呼一杯。與之酒,雖盆盎無難色,長鯨一吸,涓滴不遺。”
(2).喻凡庸粗俗之器物。 宋 蔡夢弼 《草堂詩話》卷二:“ 後山 詩格律高古,真所謂碌碌盆盎中,見此古罍洗者。”
池沼
比較大的水坑
菰蒲
(1).菰和蒲。 南朝 宋 謝靈運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淺。” 宋 張元乾 《念奴嬌》詞:“荷芰波生,菰蒲風動,驚起魚龍戲。”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向斷橋西下,疏剌剌秋水菰蒲,冷清清明月蘆花。” 魯迅 《集外集拾遺·<無題>詩》:“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2).借指湖澤。 南唐 張泌 《洞庭阻風》詩:“空江浩蕩景蕭然,盡日菰蒲泊釣船。” 明 孫蕡 《湖州樂》詩:“菰蒲浪深迷白紵,有時隔花聞笑語。” 清 金農 《松陵雨泊》詩:“一夕菰蒲打蓬雨,聲聲引夢入江湖。”
江海
(1).江和海。《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江海稱其大者,以無所不容。” 唐 岑參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詩:“萬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寬。” 蘇曼殊 《本事詩》之三:“ 丹頓 拜倫 是我師,才如江海命如絲。”
(2).舊時指隱士的居處。《莊子·刻意》:“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後漢書·逸民傳序》:“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豈必親魚鳥樂林草哉。” 宋 蘇軾 《臨江仙》詞:“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3).引申為退隱。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中丞聞琴》:“無為澹容與,蹉跎江海心。”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於時 魏特進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並以江海相期,煙霞相許。” 宋 蘇軾 《書諸公送周梓州詩後》:“予既有江海之意,而 正孺 亦慨然有歸歟之嘆。”
(4).泛指四方各地。《後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 吳會 。” 唐 杜甫 《草堂》詩:“弧矢暗江海,難為游五湖。”《資治通鑑·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蘇,干戈暫止。”
長鯨
(1).大鯨。 晉 左思 《吳都賦》:“長鯨吞航,修鯢吐浪。”《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長鯨擊水, 天吳 覆舟。” 宋 陸游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鯨。”
(2).喻巨寇。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論逆臣則呼為問鼎,稱巨寇則目以長鯨。” 唐 黃滔 《明皇回駕經馬嵬坡賦》:“長鯨入鼎兮中原,六龍迴轡兮 蜀 門。” 明 王世貞 《綱鑑會纂·梁元帝》:“ 淮海 長鯨,雖雲授首, 襄陽 短狐,未全革面。”
層巒
重疊的山嶺
層巒疊嶂
層巒疊翠
層巒起伏
拘墟
見“ 拘虛 ”。
至人
(1).道家指超凡脫俗,達到無我境界的人。《莊子·齊物論》:“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 河 漢 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莊子·外物》:“唯至人乃能游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
(2).舊指思想或道德修養最高超的人。《荀子·天論》:“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 司馬貞 索隱引 張機 曰:“體盡於聖,德美之極,謂之至人。”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若夫 鄭 聲,是音聲之至妙。妙音感人,猶美 * 志,耽槃荒酒,易以喪業,自非至人,孰能御之!”
達觀
心胸開朗,見解通達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吟興
指詩興。 唐 劉得仁 《夜攜酒訪崔正字》詩:“吟興忘飢凍,生涯任有無。” 明 莫如忠 《和董紫岡》:“聞道窺園猶嬾性,肯攜吟興過東籬。”
標籤:寓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