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宗放三千,宋祖惟一百。
數匪減前人,三百守宮掖。
怨曠內外鮮,善政光史策。
詩詞問答
問:《題養正圖六十首·其五十五·散遣宮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陌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七十八
參考注釋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一百
(1).數詞。十的十倍。《孟子·公孫丑下》:“前日於 齊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唐 駱賓王 《冬日宴》詩:“二三物外友,一百杖頭錢。”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五:“ 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傳習詩賦者,杖一百。”
(2).泛指多數。 北周 庾信 《對酒歌》:“人生一百年,歡笑惟三五。” 宋 楊萬里 《都下無憂館小樓春盡旅懷》詩之一:“更無短計消長日,且繞欄乾一百回。”
(3).指跨步。 清 郝懿行 《證俗文》卷七:“今人一足引前,一足曳後,謂之一百……又今人履石渡水,將近彼岸,跨步而過,亦曰一百。”
前人
(1) 以前的人
滿意地詳細講述這位詩人與他的前人的不同之處
(2) 具有共同遺產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係
三百
《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刑昺 疏:“按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後以“三百”指代《詩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詩集>序》:“文士得三百之義者,莫如 杜子美 。”參見“ 三百篇 ”。
守宮
壁虎
怨曠
(1).長期別離。《詩·邶風·雄雉序》:“軍旅數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曠。”《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怨曠思歸,流涕北顧。” 呂延濟 註:“怨,別;曠,久也。”《舊唐書·狄仁傑傳》:“越磧踰海,分兵防守,行役既久,怨曠亦多。”
(2).指女無夫,男無妻。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中:“ 大業 已來,巡幸過度……每起離宮,峻宇雕墻,亟成壯麗,良家子女,充仞其間,怨曠感於幽冥,靡費極於民產。”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監·對食》:“皆宮掖之中,怨曠無聊,解饞止渴,出此下策耳。”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人權之自立既明,男女絶無怨曠之苦。”
(3).專指女子無夫。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六:“宮女多怨曠,層城閉娥眉。” 唐 白居易 《新樂府序》:“《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新唐書·李絳傳》:“去官無益於治者,則材能出;斥宮女之希御者,則怨曠銷。”
內外
在數量或時間上接近精確地;大約;近似
五十年內外
善政
(1).妥善的法則。《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2).清明的政治;良好的政令。《書·大禹謨》:“德惟善政,政在養民。”《後漢書·臧宮傳》:“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南史·垣護之傳》:“木連理,上有光如燭,鹹以善政所致。” 明 唐順之 《廷試策》:“要之,官得其人,則善政行而天下蒙其福。”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 唐順宗 即位,下令蠲免民間對官府的各種舊欠……這些,在當時都是善政。”
(3).良好的政績。《新五代史·雜傳·史圭》:“﹝ 史圭 ﹞為 寧晉 、 樂壽 縣令,有善政,縣人立碑以頌之。” 明 宋濂 《碧崖亭辭》:“﹝先生﹞學問富而德行脩,踐揚中外,其善政蓋章章雲。”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場:“他們說,自從 馬老爺 入閣拜相,善政流傳,真是民之父母。”
(4).泛指良好的管理。《紅樓夢》第六八回:“﹝ 尤二姐 ﹞又見 周瑞 家等媳婦在傍邊稱揚 鳳姐 素日許多善政。”
史策
史冊,史書。 晉 葛洪 《抱朴子·時難》:“有陷冰之徒,委積乎史策。”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陳侍御奏摺》:“國初事蹟,載在史策。”
詩詞推薦
雜劇·洞庭湖柳毅傳書
尚仲賢〔元代〕楔子(外扮涇河老龍王領水卒上,詩云)義皇八卦定乾坤,左右還須輔弼臣。死後親承天帝命,獨魁水底作龍神,
名句推薦
- 且盡金尊,遙瞻玉闕王庭珪《鵲橋仙》
- 已曾經草沒,終不任苔封吳武陵《貢院樓北新栽小松》
- 紫綬金章朝路險,青蓑箬笠滄溟浩夏元鼎《滿江紅》
- 不堪往事尋思著
- 相伴竹筇芒履石孝友《謁金門》
- 物色多新識,寒溫減舊遊
- 忠邪佞邪兩無定,一雕一璞異其性
- 有雄玉劍,作鎮金門
- 一醉不敢辭,斗膽破崖岸杜范《十二月初六日棲嬾和方山》
- 年尊二國公,齒序眾君子蘇頌《次韻司徒富公耆年會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