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祈年幽居二首·其二原文
落花飛絮滿西庵,竟日空垂一閣簾。
巷沒雨痕惟見蘚,井吞山氣亦生鹽。
庭柯鳥散知人入,溪岸萍齊覺水添。
自羨嵇生琴韻歇,步兵依舊醉厭厭。
詩詞問答
問:和李祈年幽居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何鞏道
問:和李祈年幽居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和李祈年幽居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鹽韻
參考注釋
飛絮
飄飛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樹、蘆葦等的種子
竟日
終日;從早到晚
竟日默默在此。——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雨痕
雨點打在細砂、泥或粘土上形成的小淺坑,有時保留在沉積岩的層面上
山氣
(1).山中的雲霧之氣。 漢 淮南小山 《招隱士》:“山氣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嶄巖兮水曾波。” 唐高宗 《九月九日》詩:“野浄山氣歛,林疏風露長。” 金 元好問 《僧寺阻雨》詩:“山氣森岑入葛衣,砧聲偏與客心期。”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石牌樓後面的夕陽在西方一抹淡紫的山氣中隱沒下去。”
(2).山中氣候;山中空氣。 明 袁宗道 《夏日小齋雜興》詩之三:“最憐山氣爽,徙榻傍窗紗。” 郭沫若 《游里加湖》:“傍晚在湖邊林際散步,山氣肅穆,沁人心脾。”
生鹽
(1).出產鹽。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作鹹》:“凡西省 階 鳳 等州邑,海井交窮,其巖穴自生鹽,色如紅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煉。”
(2).未經精製的鹽。 元 袁桷 《客舍書事》詩之三:“屋隨冰上下,山趁雪高低。乾酪瓶爭挈,生鹽斗可提。”
(3).即岩鹽。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五·光明鹽》:“石鹽有山產、水產二種。山產者即厓鹽也,一名生鹽,生山厓之間,狀如白礬。”
庭柯
庭園中的樹木。 晉 陶潛 《停雲》詩:“翩翩飛鳥,息我庭柯。” 宋 范成大 《簽廳夜歸用前韻呈子文》:“爐篆無風香霧直,庭柯有月露光寒。”
鳥散
如鳥飛散。《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夫 匈奴 之性,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景。”《三國志·蜀志·張嶷傳》:“ 嶷 度其鳥散,難以戰禽。”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英》:“眾啼曰:‘妖至矣!’倉卒鬨然,殆如鳥散。”
知人
(1).謂能鑑察人的品行、才能。《書·皋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史記·宋微子世家》:“ 宋宣公 可謂知人矣,立其弟以成義,然卒其子復享之。” 宋 曾鞏 《贈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 蘇君 固可謂善知人者也。” 清 錢謙益 《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擇將如擇醫,以知人為能事。”
(2).謂懂人事。《史記·趙世家》:“ 趙簡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
(3).謂懂得人事變化之道。《禮記·中庸》:“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 鄭玄 註:“知天、知人,謂知其道也。”
有智慧的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階者,知人也。” 林堯叟 註:“明智之人,乃能思降。知,音智。” 唐 韓愈 《贈太傅董公行狀》:“公之將薨也,命其子三日歛。既歛而行,於行之四日, 汴州 亂。故君子以公為知人。”
琴韻
1.猶琴音。 2.指琴音的韻味。步兵
(1) 以徒步作戰進行訓練、武裝和裝備的兵種
(2) 徒步行軍和打仗的士兵
依舊
依然像從前一樣
書房的陳設依舊未變
醉厭厭
(1).見“ 醉懨懨 ”。
(2).詞牌名。即《南歌子》。調見 宋 賀鑄 《東山詞》。